道德形上学相关论文
牟宗三作为当代新儒家第二代人物,其学以贯通中西著称.他对儒学的诠释立足于宋明儒的传统,以陆王心学为儒家正宗,并引人康德哲学会......
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缜密的道德的形上学体系.牟先......
牟宗三在熊十力先生的当机一喝下即契悟儒家之慧命,从而步入儒家之堂奥。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牟宗三致力于发掘传统文化之精义......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中国20世纪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哲学家。他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上,对于康德哲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现代新儒学思潮中最具关键性的代表人,牟宗三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对中西美学进行了积极地思考,其以“道德的形上学”为哲学基础的......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与时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文化思潮,在长期考、爬疏......
中国伟大思想家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从“孝悌”的自然亲情出发,以推己及人为方法,扩展为“泛爱众”的道德理性,最后上达天......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南宋理学家胡宏原本是个没没无闻的儒者,然而他却在20世纪海外第二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的学术著作中备受推崇,......
对“哲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 ,反映了哲学观的差异甚至对立。中国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坚持从道德形上学的哲学观出发 ,认为哲学在......
"性天思想"是一个以"天-命-性-道-教"为心性论基调的思想模式,重点在"性"与"天".它所要讲的是"性"的起源,所要解释的,是心性问题,......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牟宗三被视为港台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与现代新儒学发展的巅峰。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界虽已开始关注和研究牟......
牟宗三先生是港台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中国哲学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对宋明儒学作出有别于前人之疏解,并一反传统的程朱理学和陆......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从破解以康德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入手,重铸儒家新内圣,认为人有智的直觉,有限的人可以无限(圆善),智的直觉开出本体......
文章考察了牟宗三对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的批评 ,并从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立场对此批评进行了反批评。作者认为牟氏对海德格尔的......
乍看之下不成问题的西方伦理学的范围,细想之下却是一个需要慎思的问题."西方"和"伦理学"各自向人们的理解力呈示多种语义."西方"......
儒学的主旨就是人学,它对于人伦道德给予更多的切实关注,故其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儒学从其发轫(先秦儒学)、发展(汉唐儒......
随着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兴起,国内不少学者试图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论中开掘出生态意义,建构中国生态哲学的话语体系。这一学术主张......
近世诸多“尊戴”、“释戴”性作品对于戴震哲学颇多推重,但现代新儒家对戴震哲学评价很低,认为戴震“达情遂欲”的道德哲学局限于......
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德”往往被视为一个伦理范畴,它所具有的形上意蕴乃至最高本体方面的哲学内涵,往往为论者所忽略.就孟子来说......
牟宗三先生的人性论有三层:最高一层是义理之性,是先验而纯粹的道德理性;较高层是气质之性,较低层是指饮食男女的生物本能之动物性......
“性天思想”是一个以“天-命-性-道-教”为心性论基调的思想模式.重点在“性”与“天”。它所要讲的是“性”的起源,所要解释的,是心......
类比推衍是儒家道德形上学得以建构的主要“逻辑机制”,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南宋的朱熹,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建构都遵循类比推衍这一机制......
现代性造成道德与知识的紧张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牟宗三会通儒家心性之学和康德哲学,用"一心开二门"的哲学架构,重......
牟宗三先生提出的以道德形上学为圆教解决德福一致的命题,不少学者认为这仅是赋予存在以道德意义,主观上的解决等于没有解决。本文......
张岱年先生认为,可以将包括宋明理学在内的中国古代哲学关于道德的本体论基础的学说,以“道德形上学”名之,以此为核心和线索,整理......
牟宗三与熊十力同为当代新儒家,且牟氏作为熊先生的弟子,在唐、牟、徐,三位学者当中其思想继承熊氏处多。1949年,二人分处两地,而......
当代哲学家杨国荣在《伦理与存在》一著中,以历史考察与哲学沉思的交融为前提,系统阐述了道德形上学在当代发展的理论形态。这一理论......
“智的直觉”这一概念在牟宗三的哲学体系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它构成了牟宗三哲学的前提和根基。牟宗三哲学与传统......
牟宗三先生前期的易学专著《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致力于揭示一套中国式的自然哲学,后期的易学作品《周易哲学演讲录》则旨......
在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先秦儒家并不关心这种意义的形上学,但这并不代表先秦儒家没有自己的形上学。先......
"性"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牟宗三以天论性,确立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超越本体;即心说性,奠定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内在根据;贯通性与......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常被视为相对主义者,对此他予以了否认与回应。在否认与回应的过程中,罗蒂发展了其进步与希望的观念......
牟宗三依据自己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分析批判了康德的道德哲学,指出康德只有道德的神学,而无道德的形上学。牟宗三的批判基本上没有......
中国古代哲学自先秦发展至今,已形成为一独特的意义系统。这一意义系统主要由两股气质来支撑:一是深沉、饱满、探求生命意义的儒家......
在语源学意义上,"仁"与"夷风尚仁"、"夷俗仁"的夷人文化有涉。在仁学史上,孔子贡献之一在于将"仁"提升为位居诸德之上的上位概念,......
《大般涅槃经》是涅槃部的首要经典,于421年由昙无谶译出,对构建中国佛教的道德形上学有着重要价值。其涅槃思想以"妙有"的方式为中......
儒家传统的内圣如何开出科学民主的新外王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理论之一,从熊十力到牟宗三,都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两人的致......
新儒学在中国哲学范式现代转型的宏大背景下,以其成熟的理论体系、概念系统、话语转换、学术系谱和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现代哲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