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所相关论文
作为“南港学派”的奠基人,郭廷以早已在学术史上确立了崇高地位。由于研究资料的极端匮乏,目前学界尚无一本年谱、传记付梓!本文......
<正> 一般人认为《文通》的作者是马建忠,因为各种版本的《文通》的作者署名都是马建忠。1979年又有人认为是马相伯写的。朱星说:......
<正> 《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著(张振鹍、沈予负责,近代史研究所内外部分学者参加合作),59.7万字,中......
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近代中国与世界”,这是包含宽广内容的主题。与会的学者们将从各个角度讨论有关这个主题的各方面的......
<正> 本书的编辑倡议于50年代,当时中国史学会计划出版一套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曾是其中的一种。嗣后,《鸦片战争》、《太......
中国近现代史/胡勋明主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282页:19cm.-成人高等师范教育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ISBN 7-5352-......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内地难民问题张丽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内地难民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但又研究甚少的问题。本文拟对当时难民的数量......
战时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新收获——读《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徐万民1996年出版的《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以下简称《......
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集体编撰的十卷本《中国近代通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里第一部完整大型的近代通史专著,是史学......
1979年10月,署名“汪士汉著”的《五四运动简史》(以下简称《简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前研究“五四”运动的专著,主要有......
《静晤室日记》为前辈学人金毓黻先生的长篇读书治学札记,亦为半个世纪学术史料之汇集。日记卷帙浩繁,达500余万字,荟萃了金氏毕生为......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2011年12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安阳师范......
顾名思义,回忆录是作者个人经历的回顾,无论是沉吟独语,还是宏大叙事;无论是以正入手,还是从侧旁及,写作的主题只有一个:重在亲历,尤重真实......
郭沫若主编、刘大年负责定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集体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稿》(共分三册)第一册,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2006年10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史学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武汉顺利举......
2014年12月21日,商务印书馆与山东大学联合为新书《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召开发布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致辞,商务印书馆总经......
谈到中共诞生的历史时,毛泽东曾经有一句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共在1922......
上网时偶然发现2000年第6期《博览群书》杂志刊有林涤非先生的《我写 (章乃器传)的遭遇》一文,叙述了林先生“被拖延十五六年之久的......
江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3卷本,120万字,系统而深刻地考察了中国现代......
毛泽东爱读史,也最善于读史。他和许多著名历史学家往来密切,注重帮助指导历史学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和研究历......
在夹杂着憧憬、兴奋和依依不舍的哭喊声中,列车还是开动了。站台上送行的父母,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含泪告别。火车满载着平均年龄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有一批晚清名人稿本钞本。在已经出版的第一辑中,对“秋墅”简介云:“秋墅(一八二一—一八六九),名姚仰云......
刘大年先生学术事业的根基无疑在中国科学院(1977年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他与近代史所颇有渊源。近代史所承接延安史......
2016年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和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山东师范大学......
“十七年”间共和国史研究的发轫和草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充当了相当关键的角色.因诸多有形无形的制约,“厚今薄古”的......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编辑的集刊,由张海鹏、李细珠分任主编和执行主编......
他信守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坚持了他所能坚持的,放弃了他所能放弃的,过着抱负之外的平淡生活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
随着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的改善,特别是当下随着国力增强,社会发展,国人自信心强了,敢于对历史反思,突破了过去几十年宣传......
我父亲刘大年从50年代初调人中国科学院,在郭沫若院长直接领导下工作,至郭老去世,前后二十七年,除“文化大革命”最初几年外,一直与郭老......
2015年9月13-17日,我校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张晓刚教授应邀赴台湾参加了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迈向和解之路:中日战争的......
近年来关于抗战财产损失的研究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卞修跃博士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的损......
走进国民党党史馆 戴着白口罩,戴着半透明的塑胶手套,我不是在做化学实验,而是在台北党史馆里小心翼翼地翻阅毛泽东档案。 2014......
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历史语境中,通过学科建置而明确以1919年至1949年这30年间的历史作为"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对象。中科院近代......
荣孟源先生笃信马克思主义,对唯物史观有深入钻研,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从事近代史研究,勤勉治学,多有建树,同时对版本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者自建所以来,即在近代史学科的框架下,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指导义和团运动的研究,并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