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总量相关论文
风云三号(FY-3)是中国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其星载遥感仪器探测全球资料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FY-3卫星臭氧总量产品已实现业务化生成......
重力波和臭氧是中高层大气中研究的两大热门课题,本文分别从理论模式和仪器研制两方面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在第一部分的工作中,利用全......
在卫星遥感大气臭氧总量的地基验证过程中,针对空间异质性特征问题研究的不足,文章以SBUV/2传感器的大气臭氧总量产品为例,选取多......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WMF)提供的近38a(1979—2016年)ERA-Interim再分析月平均臭氧和温度资料,依据温度递减率插值法,计算......
本文选取TOU、OMI、GOME2A、SBUV、MLS及AIRS六种不同卫星反演的臭氧资料,Brewer 和 Dobson两种地基观测的臭氧资料,ECC球载电化学......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臭氧总量的减少已经被很多观测证实。臭氧总量的减少会对气候和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对臭氧......
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紫外分光仪进行辐照度观测获取生物有效UV辐射、臭氧总量和云的光学厚度的方法。这些量是观测的辐照度与辐射传......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发现全国臭氧总量都在不断被消耗,同时发现青藏高原6~9月形成了大气臭氧低值中心。拉萨地区上空臭氧总量比同纬度......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平流层臭氧总量减少已经被许多观测事实所证实,中国地区也不例外。臭氧层减少导致的最直接后果......
基于欧洲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近37a(1979-2015年)ERA-interim臭氧总量月平均资料,并结合美国宇航局(NASA)由臭氧总量测绘......
为什么只在南极有臭氧洞?臭氧洞是怎么形成的?南极臭氧洞和北极臭氧异常能给我们哪些启示?臭氧层:地球之盾臭氧是一种由3个氧原子......
该文根据1998年6~10月上旬在拉萨地区进行的臭氧总量及臭氧垂直廓线的观测结果,并结合同期同纬度其他两个臭氧站数据资料,证实了以......
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紫外分光仪进行辐照度观测获取生物有效UV辐射、臭氧总量和云的光学厚度的方法。这些量是观测的辐照度与辐射传......
利用1996年9月至2004年9月卫星观测臭氧总含量TOMS(第8版)资料,对全球60°S至60°N和北半球0°~60°N大气臭氧总量分布进行了分析,......
通过5台UV仪器的野外观测,获取到昆明2003年4,5月份地面紫外辐照度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仪器、波段进行比较分析;在我国首次较......
期刊
为研究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1979年1月-2018年12月的MSR2臭氧总量月平均资料,通过气候统计学方法,对青藏高原上空......
从亚洲地区100hPa位势高度场与臭氧预测站的臭氧总量资料中,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南亚高压移动与大气臭氧总量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当臭氧......
将卫星观测的TOMS臭氧总量资料应用于区域气候模拟中.在不同纬度的地区采用随季节变化的臭氧总量.以中国地区为例,对比模拟了考虑......
在云南丽江(26°52'N,100°13'E)和勐腊(21°29'N,101°34'E)两地分别对以254 nm和297 nm为中心......
采用1979—2011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的臭氧总量资料和分层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FY-3A)上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tal Ozone Unit,TOU)每天可以提供一次覆盖全球的臭氧总......
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宜昌是响应大尺度环流变化的敏感区域,能灵敏捕捉到大气臭氧的纬向输送过程。从近80年宜昌地表温度和Arosa大......
新型高光谱大气臭氧传感器大多计划搭载地球静止轨道平台,其对大视场范围和时间范围内的臭氧总量提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TOMS V8算......
选用SBDART模式作为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式,通过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探讨无云的晴天、垂直对天顶观测的紫外前向散射反演大气臭氧总......
根据1979-2008年青藏高原地区14个探空站对流层项气压资料以及同期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温度资料,分析了不同季节高原上空两类对流层顶......
利用1979—2005年TOMS(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和2006—2007年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的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中国......
利用1979—2018年太阳后向散射紫外辐射计SBUV(/2)星下点臭氧遥感资料,结合ERA-Interim和MERRA-2大气温度再分析资料,考察青藏高原......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OMS臭氧总量资料,分析了1979~2003年4月份平流层行星波1波和2波的变化,及其对北半球中高纬臭氧总量分布......
臭氧作为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带来......
基于总臭氧测绘光谱计TOMS和太阳向后紫外线散射仪SBUV结合得到的30年(1979-2008年)全球月平均臭氧总量资料,首先分析了近30年青藏......
本文探索了在预测臭氧含量演变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将臭氧总量分为三到五个状态,并用状态间的转移频率近似地代替状态间的转移......
利用Brewer#054光谱仪1991~2001年间在青海瓦里关山地区以及1998年6~10月在西藏拉萨观测的UV-B和臭氧总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的U......
学位
臭氧作为大气中一种重要的微量气体,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物,由于其在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所产生的效应......
本文主要有五章组成。第一章简述了大气臭氧对人类的意义,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二章介绍了大气臭氧总量探测的基本理......
大气臭氧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其在大气中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大气温度。青藏高原特殊的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形成、变化有着重要影响。通过......
依据臭氧生消与紫外辐射(UV)能量利用相互作用的观点,考虑与臭氧有关的主要因子UV、大气中物质在化学和光化学反应中对uV能量的吸收、......
对我国河北香河、云南昆明、青海瓦里关及黑龙江龙凤山地基观测臭氧总量与不同时期、不同卫星反演的产品差别特点进行比较,评估地基......
通过对1993年9月~2003年11月瓦里关地区(36.17°N,100.53°E)Brewer资料和TOMS资料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瓦里关Brewer臭氧光谱仪......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瓦里关站1997年3月—2009年11月十多年的臭氧总量地基观测资料,对臭氧总量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频数分布......
FY-3气象卫星上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是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首台用于全球臭氧总量定量测量的探测仪,自发射以来已成功在轨运......
本文利用1979-2012年太阳紫外后向散射辐射仪SBUV(/2)合成的全球5°纬度间隔的月平均数据序列,以及1979~2013年卫星对流层臭氧遥感......
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很敏感,可以作为分析气候变化的指示器,而臭氧的分布变化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论文基于1979年以来臭氧总量探测......
利用ERA-Interim 和MERRA-2 再分析资料,考察1980-2017 年青藏高原大气温度变化趋势和规律,年、季、月不同时间尺度分析结果均揭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分析研究了位于我国低纬地区不同经度的昆明与香港两个站点上空的臭氧分布与演变状况,得出了中国低纬度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时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