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审美观相关论文
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民宿设计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成为必然。文章将从大理民宿的发展背景及存在问题出发,进一步探寻生态审美观介......
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引发了当代人对于自身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深刻反思,本文提出生态审美观,其所倡导的正是以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园冶》,对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生态审美观进行探索,通过溯源《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渊源以及分析《园冶》中的......
1994年两位中国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生态美学”论题,引起了众多中国学人的热切关注。十年来,生态美学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学术成就。......
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受一定审美观念的影响和支配。笔者以此为切入点,从传......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有所论述。他们的共同课题是创立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即......
当先秦诸子大都以人的理解为中心去看待人与自然万物的存在方式,认为万物只是相对于人来说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时,庄子站在古典存......
目前,"生态"一词已渗入到语文审美教育领域.在实施语文美育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生态审美能力,促使学生......
马克思生态审美观反映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揭示了生态美的本质特点和重要地位,提出了生态美的审美标准,实现了合规律......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二是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人格确立与性......
生态危机全面爆发致使人类意识空前觉醒,生态整体思想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成为主流价值观,随着学术界对于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突破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政治实践方式,塑造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政治......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命运,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cekel)首先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20世纪9......
传统审美观念是基于主客二元论,而自然生态审美观是一种统一整体论,从家园、生命和相互关系的角度重新建构生态审美的基本理念。而......
<正>一个作家的生态审美观,对其文学创作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无论是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刻画、主题表达等方面,都会无意识地表现出来......
《园冶》是中国第1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被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专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重读《园冶》,......
目前中国近郊型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内容聚焦于河流岸线形态、河流堤岸与坡面结构、缓冲带景观植物配置等具体的修复方法层面,综合......
采用服饰博物馆实物考察,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丽江地区纳西族服饰的色彩展现、图案、服饰与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生态文明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以生态审美观的树立和多学科交叉的尝试为原则,从增设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理论知识、设计项目课中引入现代环保工程技术类课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下,以西方现代文明价值观为代表的营造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其中,全球化的水资源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人的文化态度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并进行调整:人对自然的部分"复魅"与工......
造物设计作为人们基于自己的工具、语言、符号、建构系统,进行建立、发生、发展与变化,最终构成了人类早期与环境相关的全部艺术思......
曾繁仁对美育的研究是其学术贡献的重要领域之一,尤其新世纪以来对于生态美育的关注,更是使其整个学术思想得到质的飞跃,不仅是其3......
生态美学将重建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思考的核心,它的兴起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
唐代山水诗是山水诗中最瑰丽的一朵奇葩,它以一种契合诗人内心渴求回归自然的生态取向给我们留下很大震撼,山水自然在唐代的诗人看......
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受一定审美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人类的生态审美观是随着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改变的。在史前时代,人类被动地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其生......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作为依据,结合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批判地吸收中外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精华,运......
近300年来的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难以数计的物质财富。现代化进程以人的欲望最大化为目标,彻底树立了人在地球生态圈中的核心......
进入二十一世纪,绿色的生态浪潮席卷着全球,在这个追求生态的世纪中,中国的生态学科也正在积极的建设当中。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
学位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促使人们警醒和反思,于是生态问题成为全人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起始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态学”(Ecology)研......
采用文献查阅方法,结合生态美学要义对大理地区白族服饰的图案元素、色彩、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大理白族服饰蕴含着“平等”......
曾繁仁先生《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修订版)一书,已与读者见面了。该书共收入作者自2001年至2009年间写作的有关生态美学研究的文章3......
中国古典文论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包括崇尚自然的生态审美观,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向往自然造化的天工之美,追求天地大......
记者:2000年10月您在本刊发表了<生态美学放谈--生态美学论纲>,同年底您的专著<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面世.去年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