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太平洋相关论文
本文基于观测、再分析和模式模拟结果,在分析热带太平洋盐度年代际特征和温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热带太平洋盐度和热带太平......
一、金枪鱼案与海龟,海虾案案情简介(一)金枪鱼案情简介海豚是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在东热带太平洋地区,海豚和金枪鱼存在一种奇妙......
研究发现在1989年前后北太平洋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而这次气候突变与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增强有关。本文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和大......
利用1975~2013年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和1954~2013年多种再分析资料以及表征太阳活动强度的10.7厘米太阳辐射通量(F10.7)指数分别分......
太阳活动变率影响着地球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变,在其准11年周期中,峰年相比于谷年对热带太平洋气候变率产生的具体影响仍存在争议。......
本文基于2004~2017年Argo网格数据集(BOA_Argo),系统分析了热带太平洋障碍层厚度的特征、演变机理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联。在年平均......
据报道称,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有极大可能将重新出现,将会给环太平洋国家带来严重危机。 近来,热带太平洋海水温度正在显著变暖,厄尔......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因此,“厄尔尼诺”造成极端天气的出现,一般是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
针对LASG/IAP发展的耦合系统模式FGOALS-g2和FGOALS-s2,评估了其对热带太平洋沃克环流气候态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沃克环......
海洋盐度变化为研究气候变化的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比1997/1998年、2015/2016年两次强厄尔尼诺(El Ni?o)事件和2014......
本文源于国家海洋局海洋三所申请的中国大洋协会环境项目(DY105-02023)和科技部“973”项目(G2000078504)。搭乘“大洋1号”和“海......
近年来,地转流中的混沌输运混合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而在动力特性与中高纬海区存在较大差别的热带海区,关于此问题的研究......
本文采用1951年1月-2010年12月共60年的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数据,计算不同经度、纬度的经向和纬向质量流函数,表征大气垂直环流......
北太平洋和热带太平洋的海洋一大气相互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占重要地位,是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近50年来海洋......
本文利用1980年1月~2009年12月GODAS的海洋多要素逐月资料、NCEP/NCAR850hPa风场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90年代初,热带西太平洋上持续出现较暖的情况,出人意料.我们认为不应把它看作厄尔尼诺现象的延续,而是一种受各种物理机制支配的十......
基于 TOGA- TAO锚定于热带太平洋海区的 53个浮标站 1994年冬季海表温度 ( SST)资料 ,采用多种分析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方法。如谱分......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 国际 Argo计划国际 Argo计划提出施放 3 0 0 0个剖面浮标组成一个海洋观测网 ,以便实时观测全球海洋上层的温、盐度结构。每个......
利用GISST和NECP/NCAR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IndianOceanDipole,IOD)和太平洋之间在对流层上的遥相关模态并对......
利用大气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等,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内在联系. 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尺度上经过热带海气系统......
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温跃层和海面风应力年际变率主要模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ENSO循环的可能形成机制,得到如下结果:(1)热带......
在现今的气候条件下,热带太平洋西部(WTP)的表层水盐度偏低,向该盆地的东部有增加的趋势.热带太平洋表层水的盐度被认为受大气层对......
利用1980--2008年Godas的逐月海表面高度(SSH)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不同季节海表面高度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海表面高度异......
本文使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海洋同化资料,系统分析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
利用复EOF分析,将热带太平洋10月份的大气环流风场和大洋上层环流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作了动力统计诊断,用以考察热带太平洋10月份大......
利用美国NCAR-CAM3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两个不同的热带海表温度重建方案中,北半球冬季热带中、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及大气......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2月19日发布消息称,最近接到科技部通知,由该所承担申请的气候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
理论、实验的研究建议了那一 ENSO 不对称现象的 underestimate 可以被一个 climatologically 更小、更温暖的西方的和平的温暖的......
The equatorial response to subtropical Pacific forcing was studied in a coupled climate model. The forcings in the weste......
Experimental outputs of 11 Atmospheric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AMIP) models from phase 5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
...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热带太平洋(30°S-30°N,130°E-80°W)1992年10月3日-1996年10月9日期间的海平面高度资料从振荡......
用 Kaplan等重建的 1856~ 2001年全球海面水温距平( SSTA)资料 , 分析了热带太平洋 SSTA气候态变率 , 其主模态以热带西太平洋和赤......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CM-1.0)100年......
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M),结合观测资料,讨论了热带太平洋强迫对北大西洋年际气候变率的影响.研究表明,BCM能够相对合理地模拟......
采用1948-2010年NCEP/NCAR再分析潜热通量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分析了夏季热带太平洋潜热通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中国东......
采用复EOF分析方法,对全年热带太平洋海域的上层洋流异常做了统计动力诊断,主要结论有:热带太平洋上层洋流异常复EOF分解第一、二模......
用Nino3指数、印度洋单极、偶极子指数表示热带两洋SST的年际异常,分季节分析表明:冬季Nino3区与热带印度洋SSTA相互关系表现为单极,......
描述了对热带太平洋西部(1991年11月WOCE调查)及赤道暖水区(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的TOGA-COARE调查)的叶绿素a分布和初极生产力(C),及其......
从2001年春、秋季于热带太平洋区采集到的深海样品中共分离到110株微生物,从中挑取31株进行形态特征和对环境理化因子适应特征的研......
本文利用1970—1979年COADS2°×2°格点月平均资料,计算了30°S—30°N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洋面上的有效长波......
利用Godas的逐月混合层深度(MLD)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热带太平洋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异常特征,初步探讨混合层深度......
6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已出现了今年进入汛期以来第12轮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安徽、江苏、上海、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更是暴雨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