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分布相关论文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W7.4地震作为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一次强震,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强烈关注.本文基于震......
运用升、降轨Sentinel-1A卫星的差分干涉影像,获取2019-06-17四川宜宾长宁MS6.0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场。在此基础上,以升降轨同震形变......
地震灾害破坏力极强,给世界各地带来了重大损失。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可对......
近年来,随着大地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地震领域的广泛应用,结合新兴InSAR技术进行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不同阶段的运动变形特......
地震是地壳能量快速释放而产生的大地震动,还可能伴随一些其他自然灾害的产生而对人类造成危害。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对地震的......
地震会引起地表形变,利用地表形变观测数据可反演地震的滑动分布和破裂模型。本文使用GPS同震位移观测数据精确反演了尼泊尔Mw7.8......
利用大地测量数据研究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同震形变场特征和发震断层参数,基于DInSAR技术处理升降轨Sentinel-1A数据获......
2017年11月13日伊拉克北部地区苏莱曼尼亚省发生了Mw7.3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升降轨的Sentinel-1和降轨的ALO......
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地壳形变观测数据,为研究地震断层错动等地球物理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角度。震源参数反演不仅......
利用Sentinel-1A卫星升轨、降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数据,提取了2016年门源Mw5.9级地震的高精度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同震形变场,利用单纯......
采用D-InSAR技术得到2018年云南墨江Ms5.9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以此为约束,利用SDM程序反演同震形变场和发震断层面的滑动分布,并讨论......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获得格仁错断裂高空间分辨率的地壳形变速度场,并以此为约束,利用深浅部震间断层位错模型反演断......
文中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获取了2016年新疆阿克陶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形变场以水平运动为主,形变主要发生于断层南盘;升、......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地区发生了Mw6.3级地震。本文利用EnviSat卫星升降轨SAR数据和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提取了同震形变场,基......
2015年7月3日在新疆皮山县发生了Ms6.5地震,该地震使当地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欧空局提供的Sentinel-1A卫星差分干涉数据......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GPs;精密水准;同震位移;有限断层震源模型;滑动分布 中图分类号:P315.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2)0......
采用D-InSAR技术得到2018年云南墨江M_S5.9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以此为约束,利用SDM程序反演同震形变场和发震断层面的滑动分布,并讨......
基于约束条件下最小二乘原理及最速下降法,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拟合后的震间期GPS速度场作为约束,对安宁河—则木河断裂断层面滑动分......
为深入了解2010年玉树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及发震断层的细节情况,对玉树地震震前、震后的PALSAR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并针对轨道不精确......
本文首先利用二轨法对欧洲空间局Sentinel-1A雷达卫星影像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覆盖2017年伊拉克哈莱卜杰(Halabjah)M_W7.3地震......
2008年10月5日在新疆乌恰地区39.50°N、73.64°E处发生Mw6.7地震,用ROI—PAC软件处理4景日本ALOS卫星数据得到乌恰地震的三维......
文中以Sentinel-1A升、降轨为数据源,利用"二轨法"获取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门源地震以抬升形变为主,其抬升形变值明显大......
利用大地测量数据研究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_S6.0地震同震形变场特征和发震断层参数,基于DInSAR技术处理升降轨Sentinel-1A数据......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块体与戈壁-阿拉善块体、鄂尔多斯块体强烈相互作用的地区,也是高原向大陆内部扩展的前缘部位,在吸收和调节......
采用1923年仁达M_S7.3地震和1973年炉霍M_S7.4地震地质考察的同震破裂数据,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和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历史地震破......
利用于田震中300km范围内的1个GPS连续站和12个GPS流动站数据,解算得到了2014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并反演了发震断层......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了7.0级地震,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网络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GNSS连续观测共同监测到了此次地震的同震......
利用四川省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反演了由汶川地震造成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从余震效应与断层相互作用的......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1)我们首先介绍一种高分辨率的地震精确定位新方法(命名为hypoRelocate)以及这个方法在芦山地震余震重定位中......
利用欧空局提供的Sentinel-1A卫星差分干涉数据为约束,对2015-12-07塔吉克斯坦Ms7.4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反演。首先运用两轨法对卫星......
利用欧空局Sentinel-1A卫星的升轨观测,基于InSAR技术获取2016-10-17青海杂多地区MS6.2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分别采用最速降法和三......
以InSAR技术获取的高空间分辨率震间形变速率场作为约束,利用最速下降程序包(SDM,steepest descent method)反演了广义海原断裂带中......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隆升一直存在挤压造山模式和下地壳层流模式之争.下地壳层流模型认为,龙门山隆升与水平缩短关系不大,山前......
利用InSAR技术与ENVISAT ASAR雷达数据,获取了2008年3月21日于田7.1级地震同震形变场;结合野外考察优化了于田地震三分段破裂模型;......
合成孔径干涉测量(InSAR)作为一种新兴的大地测量技术,在获取地面形变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InSAR获取的一维位移信息存在视......
基于InSAR技术,利用欧空局升降轨Sentinel-1A/IW宽幅数据,获取了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并以升降轨InSA......
期刊
强地震动研究是工程科学与地球科学交叉的基础研究领域中一个关键的科学问题,也是保障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减少地震灾害的迫切需求......
地震属于破坏力惊人的自然地质灾害。一旦爆发,就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地表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对此......
通过陆地GPS连续观测网,伴随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发生,观测到了在宫城县牡鹿半岛东南东方向最大达5.3m的地形变。东北......
当地时间2015年4月25日14点11分(UTC2015-04-25 06:11:26),喜马拉雅南侧尼泊尔境内发生了Mw7.9级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震中位......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区发生了Ms 7.0级地震。利用GPS三维同震形变数据获取地表形变场,基于位错模型反演芦山地震的断层几何参......
2015年4月25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区的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发生了尼泊尔MS 8.1级大地震.震前GPS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显示,喜马拉......
2013年4月20四川省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南段,但地表未发现明显破裂.本研究利用InSAR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