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地壳能量快速释放而产生的大地震动,还可能伴随一些其他自然灾害的产生而对人类造成危害。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对地震的监测研究之中。各种各样的大地测量观测技术不断发展,被人们用来通过对形变的分析来解读地震。InSAR技术以雷达的方式可进行大范围监测,且监测精度高,可长时间观测,因此逐渐成为地震监测领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发展也极为迅速。2020年1月19日我国新疆自治区伽师县发生Ms6.5地震,本文以此次伽师地震区域作为研究区域。采集Sentinel-1A卫星轨道数据,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获取并分析此次伽师地震同震形变结果。得到同震形变后,再利用弹性半无限空间矩形位错理论模型对其进行约束反演,得到发震断层滑动分布和震源机制参数,探究本次伽师地震的成震机理和与该区域地质构造活动的关系。本文核心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利用D-InSAR技术处理Sentinel-1A卫星的升、降轨两种模式的影像数据,获取视线向同震形变场。得到的升、降轨形变场区域覆盖范围约60km×30km。升、降轨形变场长轴方向均为近东西走向。同震形变场分为南、北两个形变区,南形变区主要表现为视线向隆升,北形变区主要表现为视线向沉降,视线向最大隆升量为7.4cm,最大沉降量为3.6cm。同一区域升、降轨形变方向与形变量大致相同,但南、北区形变分布不对称,结合柯坪塔格逆冲推覆构造特性,推断伽师地震的发震断层运动性质以逆冲为主。2.利用基于弹性半无限空间矩形位错理论模型的SDM程序反演伽师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得到的本次地震震中位于(39.89°N,77.26°E);断层滑动集中区位于沿断层倾角方向10-20km、沿走向25-50km处,断层最大滑动量为0.33m,平均滑动角为91.20°。计算得地震矩1.5831018N·m,换算矩震级为Mw6.1。全球矩阵矩张量中心(GCMT)发布震级为Mw6.0,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震级为Mw6.05,与本文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此次伽师地震D-InSAR数据处理与断层反演结果较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