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相关论文
作为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社会学著作《第二性》一经出版,就为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推动......
法国《观点》周刊(1982年1月25—30日)刊载阿麦特的书评,介绍新出版的萨特全集第一卷——《小说全集》。《小说全集》是由两位大......
琼瑶在76岁时说出了一段话:“爱情是女人的事,你们男人可能一辈子都弄不清楚,就不要勉强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她老人家写了一辈子痴情......
西蒙娜·德·波伏瓦于1954年出版了小说《名士风流》,这部小说荣获法国文学最高成就奖——龚古尔文学奖。这部作品标志着波伏瓦从......
男性作家在写作女性题材时,往往从“他者”的世界看到女性的另一面,或者带着自己的某种眼光去叙述、表达,因此所写作品往往比女性......
玛德莱娜·戈贝尔(Madeleine Gobeil,1936— ):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艺处处长,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创始人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
2006年10月,我陪同波伏瓦的密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艺处原处长戈贝尔女士在中国六大城市的十所大学作关于波伏瓦的巡回演讲。一路......
女人是什么?为了解答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法国女性作家西蒙娜·波伏瓦在《第二性》这本书里对此作出了诠释。 “女人不是天生......
郑克鲁,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同年成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后转外文所)研究生。1965年至1984年,供职于......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roir1908-1986),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西方最负盛名的女性主义者......
2008年11月10-13日由南京大学法语系、上海译文出版社与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
进入巴黎市区,汽车缓缓行驶在塞纳河左岸的圣杰曼大街上,我在街头众多的咖啡馆中寻找那个饰有绿色帷幔的“双偶”咖啡馆,那是半个......
波伏瓦与巴特勒分属于女性主义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理论代表,二者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许多观念在很多......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
波伏瓦存在主义伦理思想奠基在现象学之上,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它要求承认人的存在条件之模棱两可性、自由受境况的制约和他......
“承认问题”是现代社会的难题,由此而引发的“承认话语”成了当今学界的热门话题.波伏瓦从性别的维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承认话......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第二性》引领女性主义从争取政治权利平等转向思考不平等背后的实质......
自从20世纪80年代“思想热”以来,存在主义一直是我国文化界关注的热点议题。萨特、波伏瓦、加缪、梅洛-庞蒂等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
萨特和波伏瓦的文学创作有很深刻的联系,但由于“性别意识”的差异,他们的作品又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本文将通过对他们文学作品中的......
以往学界把波伏瓦的女性主义理论归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一脉,认为她的思想来源仅限于萨特的存在主义。但是,从哲学的视角,深入细致地研......
波伏瓦是位颇为复杂的作家,时至今日,学界对她的评价仍是褒贬不一、争议颇多。在中国作家赵玫的笔下,波伏瓦"毕生附丽于萨特",不是"真......
本文结合了波伏瓦最杰出的理论代表著作《第二性》,以及她的《女宾》、《独白》、《名士风流》三部小说作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文......
《应邀而来》是波伏瓦小说中的成名之作。它将复杂微妙的人类情感植入存在主义哲学的主体—他者二元框架的现象学描述中,探究"三重......
波伏瓦《第二性》中的"女性生存论"这一思想既有理论意义,它从较为全面的角度考察了女性的生存状况,开启了女性探索自身出路的自觉时......
西蒙娜·德·波伏瓦,法国20世纪传奇女性之一,其最为人称道的著作是《第二性》,除此之外,波伏瓦还创作了四卷本回忆录,再......
今年4月是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逝世20周年纪念,对全世界的读者而言,萨特同时具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一种是文学家......
西蒙娜.德.波伏瓦于1949年发表的《第二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该书也因此被西方女权运动者奉为女性的"圣经"。然而,这部......
在道德伦理和政治现实面前,波伏瓦和巴特勒同时选择了站在道德伦理的维度上批判政治的强权和霸道。波伏瓦坚持行动中的生命才是道......
喜欢上赵玫的作品是从她的《我们家族的女人》开始的。这部小说极具个性化的“女性书写”力透纸背,直达普遍人性的深处,读来令人震......
<正>一、《第二性》问题意识的形成(一)时代背景——二战与法国妇女笔者试从两个角度论述时代背景与《第二性》的问题意识的关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作为“女性圣经”的《第二性》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迄今为止,以这部著作为主题的论文近三万篇。法国作家达妮埃勒·萨乐......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大师让保尔·萨特曾这样评论他的终身伴侣西蒙·德·波伏瓦:“我认为她很美,我一直认为她美貌可人,虽然我第一次......
作为存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西蒙娜·德·波伏瓦在西方文学史和世界女权运动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法国现代哲学家之一,波......
<正>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女作家。她一生用相当多的精力研究妇女问题,其作品也多半是以妇女问题为......
<正>厌女症(misogyny)在文化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如中世纪"猎杀"女巫、当代日常现实生活中的性侵犯、性暴力、性骚扰,乃至大......
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大学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攻读法语,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
《第二性》是一本女性主义的当代哲学巨著,尽管饱受批判,是一本倡导女性自由的论战书,其出现激励并启发着全世界女性运动。对《第......
论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曾艳兵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能仅由生自身来展示与证明,因为无论是怎样生,轰轰烈烈也好,默默无闻也罢,潇萧洒洒......
面对死亡的沉思──论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曾艳兵生的价值和意义恐怕不能仅由生自身来展示与证明,因为无论是怎样的生,轰轰烈烈......
本文分析了波伏瓦、萨特及双方情人间的情感历程。波伏瓦与萨特的主体之爱体现了他们的哲学观,弘扬了个体自由,而他们各自主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