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相关论文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既可发生在结构性心脏病与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不同类型的室性......
目的:分析在现有经济社会条件下符合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应症的低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未植入的原因及进一步改善措施,并评......
年度"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的发布迎来了第10个年度。十年携手相伴,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十年砥砺前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植入术后发生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原因及探讨其......
学位
目的通过对二级预防适应证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发病急救情况、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6......
期刊
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致晕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现况。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
期刊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可为良性、无症状,也可导致明显不适、头晕或黑蒙,甚至心脏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的......
期刊
目的目前临床指南均采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作为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然而基于此标准植入ICD的患者,......
期刊
目的观察新型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A+ICD)心房感知的稳定性、心律失常鉴别的准确性和除颤的......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在植入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进行模拟心电图Q......
期刊
目的分析单中心磁共振兼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1年8月至2016年1......
目的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新方法,但在国内处于初期应用阶段。本文就国内12例S-ICD应用情况进行汇......
期刊
目的通过对心律失常数据库平台中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基线数据的分析,了解我国ICD治疗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心律失常介入治......
期刊
目的指南推荐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同时也有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植入适应证。但在临床实......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电风暴(ES)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阜外医......
期刊
目的初步评价Carelink远程监测系统在国内植入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及满意......
期刊
目的探讨慢频率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在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中的发生率及治疗策略。方法入选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心......
期刊
背景根据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治疗指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已被列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
目的评价全自动远程家庭监测(HM)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访23例植入了带有H......
2009年5月13至16日,美国心律学会第30届年会在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举行,来自全世界从事心律失常学研究的工作者参加了这个最大规模和......
1.背景:为进一步搜集和应用临床数据,改善心血管病的诊治,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于1997年发起了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National Cardiovasc......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措施。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ICD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由美国圣犹达......
导线穿孔是植入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随着植入型器械治疗适应证的拓宽,患者伴随疾病的增多以及......
目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系统通常需要从左侧前胸部植入.但偶见永存左上腔静脉,大多会经膨大的冠状静脉窦流入右心房,异常解剖......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展第一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技术以来,越来越多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但ICD植入后也会有一......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一级预防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1月至201......
目的探讨影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发生电风暴(ES)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9月在南京医科......
研究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植入ICD并非治疗心脏疾病根本方法,不......
过去50余年,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的临床使用有了迅猛发展。随着心脏疾病治疗适......
患者男19岁,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6年,反复晕厥3年,加重5d"入院.6年前因Ebstein畸形行Glenn手术(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房化右心室......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结合,被称为带有除颤功能的心脏同步治疗,或带有心脏再......
误放电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的一个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ICD患者再住院的重要原因.ICD误放电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
患者男,59岁。2010年因发作性胸闷憋气伴加重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Ki-1ip2级,经扩张冠状动脉,调节血脂......
目的对我院20例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进行门诊及家庭监测系统随访。探讨家庭监测系统对植入ICD患者电极导......
期刊
目的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应用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价值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方法......
目的分析植人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浙江医院植入ICD及CRT......
目的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的经验。方法入选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
目的 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回顾......
期刊
近20年的临床研究显示,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显著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但随访研究显示,致命性室性......
接受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患者一旦发生了室性心动过速(VT),ICD将给予正确识别并治疗,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给予ICD的......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伴自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均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I类适应证,但植入ICD后室......
随着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我国近年来植入永久起搏器(PMs)、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数量逐年增加,随访任......
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临床试验均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能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但是ICD放电也......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电风暴是ICD患者所特有的现象,即发生了需要多次转复的快速、成簇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VF)。定义......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预防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或猝死。如何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ICD放电,特别是减少不恰当放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再进行心脏移植的病例特点和原因.方法 选择12例植入器械治疗后进行......
长QT综合征以严重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猝死,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