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相关论文
奕訢(1833~1898年),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1861年任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奕訢是晚清朝廷中位......
洪钧是晚清外交家,著名学者。在晚清中外交涉、西北史地学和蒙元史研究中,均有所建树,占有一定地位。学界以往对洪钧的研究,相对集......
陈季同(1852~1907),字敬如,号三乘槎客,侯官(今福州)人。晚清外交官,通晓法文翻译与写作,对中国文化传播与文学观念更新等颇有贡献,是“中国研......
关于晚清外交官曾纪泽首创国歌之事,国内外学者已有所提及。但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人目睹过曾氏所创的《普天乐》、《华祝歌》,更......
19世纪后期,德国对华政策受其世界政策以及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影响而变化,清政府为因应这一变化开始正式派遣驻德公使.荫昌早......
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在19世纪以前,基本上是正面的。而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叶,随着西方社会相继完成社会革命和工业革命,不再......
19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国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它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传统的宗藩体制。而这时的世界已经进......
甲午战争之前中国驻外公使是中国近代较早走向世界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活动远远超出了外交的范畴,与晚清的政治法律变革紧密相连。早期......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接踵来华,中外交涉频繁,“外交局势波谲云诡,机缄互用,实吾国往史所未觏”,成为左右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之一。在与......
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慈禧接见各国公使夫人变得频繁了。日本记者和美国公使夫人分别描述了某次谒见的情景,为我们留下晚清外交的一......
李鸿章是近代外交的代表,他的外交思想对近代前期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外敦和好、内要自强”外交理念。
Li......
19世纪中叶以来,博览会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日益成为欧美各国彰显综合国力的竞技场。在近代博览事业蓬勃发展之际,尚处于前近......
外 交官三字可以称得上是国际政坛上的弄潮儿。体面、绅士、有腔调,作为一国脸面的外交使节,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影响力。但在一......
晚清南洋涌现了一批粤籍客侨领事,因其既是清政府派驻的外交使节,又是殖民地的成员,还与当地华侨社会紧密相连,故独具特色.本文拟......
左宗棠狂,一生以诸葛亮自诩,大话连篇,连左夫人都听不下去而取笑他;左宗棠“二”,骂一手提携自己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对着干,连亲家......
甲午战争前,基于战略选择的局限性、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与成功的实践经验,晚清对日采取的“以夷制夷”战略具有必然性与可操作性。可......
传统对外观念对晚清外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古代没有近代外交观念,实施的是所谓羁縻之道,其"羁縻勿绝"观念成了清政府议......
<正>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赵树好所著《晚清教案交涉研究》,2013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
期刊
李鸿章与晚清外交崔萍李鸿章的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宦海沉浮而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臣,参与朝政长达......
1906年中国试图收回威海卫,是一件在晚清不无历史意义的外交事件。日俄战争后,俄国此前向中国强租的旅顺地区转手日本,中国外交官......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之初,清廷以速结教案的方式解决争端,电报是其主要的通讯手段,电奏与电旨的时效性与突发事件的紧迫性......
档案史料是开展晚清外交史研究的基本资料,但其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涉及外交类官书、衙署档案、官员奏议文集、日记笔记等类型。对......
晚清外交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开启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晚清外交人才群体在中国近代外交舞台上占有特殊地位,他们的思想和活动体现着中......
文祥是晚清早期清政府中央枢府重臣,作为这一时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文祥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直至1876年去世,参与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
1839年广东禁烟期间,林则徐引进近代国际法用以指导禁烟运动.从禁烟政策的必要性到禁烟政策的可行性,再到禁烟文书的拟制以及禁烟......
在内忧外患的晚清年代,经世之风浓厚的湖湘文化催生了一大批以救时为己任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外交思想与实践领域发挥了突出作用。......
19世纪末,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盲目地下诏发动对列强战争,在上海,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却与各国商订了维持东南和平......
“合作政策”是19世纪60年代在华西方列强提出的政策,结束于70年代中后期。该政策内容主要有两点,一为西方列强在华扩张问题上的相......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作为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是晚清外交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要理解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与实践,就必须了解其外交性格,而要了解其外......
<正>毋庸讳言,由于大势趋移及资料瓶颈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研究方向开始发生转变,近几年来几乎看不到扎扎实实有些深度的早期中、......
鸦片战争之前,晚清政府根本没有国家主权观念,之后,随着国际公法的传播逐渐产生了国家主权观念,并学会运用国际法在中外交涉中维护......
总理衙门是晚清新设的办理外交、总揽洋务的重要机构,官员分为堂司两层,前者称大臣,后者为章京。总办章京为章京之首,一般从办事干......
赫德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作为晚清海关的外籍总税务司,他不仅控制着清政府的财政命脉,而且直接左右着晚清的内政外交......
薛福成曾多年追随李鸿章襄办外交事务,后又任清政府驻英、法、义(意大利)、比公使数年,为晚清著名外交官,对晚清外交多有赞画。19世纪以来......
“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主要内涵体现在“尚中”、“时中”、以礼为标准的“中正......
<正>19世纪,清王朝国力明显衰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却蒸蒸日上。以武力为后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触角伸到中国。可是,面对西方的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