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研究相关论文
《中国新诗流变论》是龙泉明先生的近著 ,也是新诗研究领域不多得的具有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的优秀著作之一。它以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人生教育的至高境界是对艺术和审美的教育。审美教育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人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人的内心情感,培养人的创新......
数学以缜密、严谨、规范著称,似乎与“僵化、刻板、枯燥”搭界,由此看来,数学真的与浪漫诗意“绝缘”了吗?我们说:不!一、“诗”和......
一2006年10月16日下午,蔡其矫做了或许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激情的演讲。那天,由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新诗研究中心联合举......
西方现代语言学关于语言的系统观念,对“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关于语言符号“能指”、“所指”的观念,关于语句“表层结构”和“深......
<正>孙绍振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其学术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我国文艺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了梳理孙绍振先生的学术......
早在抗战前期,吴兴华诗就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随后由大陆至香港、台湾,引起了很大反响。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对吴诗文本的细读......
宋宁刚博士从大学起就热烈地爱着文学,开始写诗和诗歌论评文字。从大学起到博士毕业,十余年中未曾中断。这为他进入大学文学院工作......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新诗研究有其特殊的位置,这大概是诗歌文类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多年来,新诗研究总是在相对封闭的框架中,在......
在学院中生活久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幻觉。幻觉之一,便是以为自己手头的工作,可以心安理得一直干下去。知识讲传承,学科需深化,只要有一......
中国新诗的1917—1949年代,是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相对充分的时期。学界已取得不少成果。其焦点主要集中在:第一,现代诗歌流派与思潮研......
2010年下半年,我任职学校的《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陈浩凯教授与我商议开设学术专栏的事宜。得浩凯主编厚爱,栏目......
我与易彬教授早在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相识了,他致力于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其敏锐的才华、严谨的学风和实干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展现出的叙史方法和诗歌观念,既强调诗歌的本体要求,又关注现代经验对诗歌行程的裹挟,富于创见地打破了习......
"穆旦现象"是指穆旦其人其诗中的不寻常现象.本文认为频繁出现"上席"一词,也是穆旦诗歌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穆旦的不寻常之一.认为......
自新诗陷入危机后,现时代的新诗研究似乎特别强调历史的、客观的态度,希望借此可以扭转新诗的不利处境。现时代新诗研究从微观的视角......
近年来所出现的一些新诗研究著作彰显了新的研究前景,这一前景能否有效展开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于发掘并提取新诗自身发展过程中的......
一 接受史研究,在近一二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已经颇为热门,有不少成果发表。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外国作家作品在中......
本文不仅是洪子诚先生对刘登翰先生新诗研究方面的评价,也是他们作为北京大学的同班同学,相识相知、互爱互重的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
2002年3月29日,“田禾诗歌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本研讨会由湖北省作家协会、华中师范大学新诗研究中心、长江文艺......
<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催发下诞生的中国新诗,迄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在这段并不漫长的历史里,备受争议的新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
检视改革开放30年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尤其是新诗研究成果,总结其经验教训,需要有两个参照系:一是自身的参照,即大陆的台湾新诗......
2018年的中国新诗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为解决当前诗学研究中“批评”与“研究”的分治局面提供了参照,研究者们通过加入自觉的“历史......
李怡多年涉足新诗研究领域,其新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一书,以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
纵观许霆的中国新诗研究,其批评想像沿着两个途径进行:一是从局部到整体,在对局部的分析描述中逐步走向对历史的宏观统摄;二是由具体到......
<正>1月份1.《穆旦诗歌的心灵力量和东西方文化背景》,罗锡文,《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第125-128页。摘要:穆旦是中国新诗的一个......
自白话新诗以降,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论者不断发出“新诗将死”的论调,这就是中国新诗面临的那个“永恒危机”:何为新诗?新诗何为?毫无疑问......
<正>时间:2006年10月20日一、"现代派"背景下的格律探索冷霜:我想先交代一下《分叉的想象》这篇文章的写作情况、基本的思路。这篇......
新诗的合法性,在新诗发生时期就是一个急峻的问题。百年过去,现实芜杂不堪,依然是众语杂生,转型未竟,新诗的合法性或类似问题亟待......
前言 痖弦与张默、洛夫等人筹设创世纪诗社,浇灌台湾诗坛,影响至今;更以一本《痖弦诗集》流传于世,而《深渊》能够激起壮阔的回响,《......
<正>2010年6月2日,我应福建医科大学邀请,做了我个人的,也是中国学者的第一场诗歌疗法讲座。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诗疗讲座成了我六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硕士研究生毕业踏上诗歌教学与研究工作刚刚五年,年龄不足三十的蒋登科,已先后出版三本诗论(《寻找光辉》、《新诗审美人格论......
3年前,北京《诗刊》曾组织一整年新诗标准讨论,百余人参加,说明诗歌标准问题,乃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话题。《海南师范大学学报》“新诗......
在2019年的中国新诗研究中,作为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新诗史"被集中建构出来。一方面,研究者在新诗史写作中重视"问题意识",大多以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格局中,新诗研究的位置十分特殊....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外来文化的吸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因为它关涉到我们对其内涵的认识与对象的选择。闻一多自幼受到传统文......
<正>从1987年发表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北大荒诗与西部诗的美学差异》开始,30年来,罗振亚在汉语新诗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