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患者TNF活性及其与病毒复制和临床关系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8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L929细胞杀伤法检测了急性肝炎(AH)、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重型肝炎(FH)和肝炎后肝硬化(H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肿瘤坏死因子(TNF)诱生能力和血浆中TNF活性。[结果表明,正常人MNCs TNF诱生能力为15.38±4.56 U/ml, CPH和FH患者分别为33.23±7.25 U/ml和86.70±24.18 U/ml(P分别<0.05和<0.01),而CAH 和HC患者分别为6.99±1.84 U/ml和4.29±2.17 U/ml(P分别<0.05和<0.01);血浆中TNF活性在CPH、CAH、FH和HC患者均升高。实验还发现血胆红素≥342µmol/L、内毒素血症阳性和患者预后差的FH MNCs TNF诱生活性和血浆中TNF活性均明显高于相应阴性组(P<0.05或<0.01);血清HBeAg、血清HBV DNA或肝组织内HBc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诱生活性和血浆中TNF活性高于相应阴性组(P均<0.05)。上述结果提示,机体内TNF的调节紊乱参与了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且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NF致病作用的机理不尽一致,这对病毒性肝炎的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从新生小牛(未进食前)肝研制的肝细胞刺激物质(Hepatocyte Stimulating Substances, HSS),对大鼠CCl4慢性肝损伤进行实验性治疗,并通过测定受损肝细胞DNA合成及大鼠体内过氧化产物等生化指标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Cl4灌胃24次时,DNA的cpm值在HSS;预防组(3组)(47-10±761 cpm)较CCl4对照组(2组)(1820±496cpm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院自婴儿腹泻患者的大便中分离的一株耐药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抽提菌体内质粒DNA,经部份酶切后,再插入噬菌体DASHII,构建了重组DNA的基因文库。通过重组噬菌体对非耐药受体菌的转化和药物筛选,获得耐氨苄青霉素(Ampr)及耐头孢菌素(Cephr)的质粒DNA片段,最后获得了2.5kb的含耐头孢菌素基因的亚克隆。本实验对阐明头孢菌素及其类似物的耐药机理可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