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隈重信相关论文
宣统政局虽仅三年,却是清季预备立宪的关键时期。在对宣统政局的研究中,日本因素所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不能不被纳入考察的范......
学位
发生在20世纪中叶长达数年的中日战争,使中国大半国土沦丧,时至今日,日本右翼政客依旧认为,日军对中国残暴的战争行为,是值得大和民族骄......
高田早苗将中国视为日本对外进行帝国主义扩张的主要舞台,但又主张用和平手段,促进中国教育改革,通过日本来接受西洋近代文明。190......
从近代日本对中国革命的看法入手,阐述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轨迹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明治维新后不久,中国便爆发了辛亥革命,同时代......
摘要:改历是日本明治初期“文明开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在此之前,旧历在日本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分为使用汉历与使用和历两个阶段,体......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如是说。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此,对一个族群来说亦如此。慈不掌兵义不......
“东西文明调和论”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是“东西文明调和论”产生的基本条件。江户时期到明治......
板垣退助是日本第一个政党自由党的创立者,日本宪政之路上的代表人物。文章通过板垣退助从事民权运动的经历,揭示日本宪政之路对我......
早稻田大学的创立者是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他一生致力于日本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致力于完善日本的教育。大隈重信意图打破明治藩阀政府......
明治十四年政变是日本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此次政变中以大隈重信为首的自由主义官僚被排斥出局,而以伊藤......
大隈重信(1838-1922)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政党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在日本社会迄今仍颇存争议的人物。大隈的人生经历曲折复......
目前,世界各国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办学精神作为高等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作为高等教......
19世纪末,由于西方近代化的冲击,东亚的传统秩序发生动荡。日本内部,幕府体制难以维系,传统朱子学遭遇怀疑、抨击与改变;佐贺藩《......
戊戌政变发生后,日本朝野对中国维新派君臣开展了大力营救,康有为、梁启超东渡日本后继续为维新事业而奔走。日本援助中国维新志士......
大隈重信 ,原是肥前藩武士 ,明治初期 ,凭借自身的才干官居新政府要职。 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中被罢官后 ,一直致力于倡导政......
"支那保全论"是甲午战争后在欧美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下日本"对外强硬"派提出的对华政策主张,大隈重信是代表论者之一。日俄战争后,......
东西文明调和论是日俄战争后在日本思想界兴起的一股带有文明使命观性质的思想潮流,其代表人物是大隈重信。该理论是作为解决当时......
明治十四年政变是日本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导致此次政变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变中两位主角伊藤博文与大隈重......
本文根据国家第一档案馆馆藏大隈重信致其时四川总督赵尔巽的一封未刊函件引发思考。一方面,由此函件探讨了中、日近代教育发展过......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所藏"大隈文书"中,存有康有为致大隈重信书札四通,未被《康有为全集》及《康有为往来书信集》收录。四札作于1918......
<正>自2012年1月始,本刊以书信体形式,连载上海学者郑飞先生关于日本宪政史的研究心得,以飨关注此类问题的各方读者。此为第8封书......
18 96年《中俄密约》签订后 ,日本政府为对抗俄国 ,开始对华“修好”外交 ,对清朝内部的各政治力量消长十分关注 ,注重培养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