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社论相关论文
媒介记载是了解社会各阶层重要的历史记录,通过发掘媒介材料,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发现这一阶层的媒介诉求。就知识分子而言,考察相关......
作为官方主流媒体每年在元旦定点发布的政治理论宣言,《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是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整合,已成为当前学界的一大趋势。历史学研究的领域、方法和理论运用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决定了当时媒介的形态和特点。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报刊是反映特定历史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
这个标题所表达的当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新年到了,总要许个愿,说点吉利的话。大家都知道,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1966年底,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一伙加紧了向上海市委夺权的步伐,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激烈地进行着.1967年发表之后,夺权的......
党史研究中年代称谓的习惯用法值得推敲.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陶铸引火烧身一月风暴初起rn1966年底,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一伙加紧了向上海市委夺权的步伐,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激烈地进......
本文从博克新修辞理论的视角出发,以1979-201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语料,结合社会语境,从祝福模式、篇幅变化、高频语词、时间......
元旦社论是一种具有劝说功能的特定体裁。从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的视角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各语步的元话语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与......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央决定在华北解放区新创办履行中央机关报职能的党报。在新的《人民日报》定名前,......
《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正式创刊,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在元旦当天发表的社论,被称作元旦社论,其在语言运用上有一定的特点......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元旦社论,提出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列为1953年的三项伟大任务之......
社论话语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公共话语之一,不仅具有传递信息功能,还具有教育劝说、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等功能。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
隐喻是普遍存在的,政治语篇也不例外。本文从批评隐喻分析的角度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2007-2016)中的隐喻进行分类,并分析隐喻在......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叙事方式的批评性分析,总结了其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趋势,将微观文本语言分析和宏观社会语境......
人民日报社论代表党中央发声,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政治传播的重要载体,它见证时代风云、书写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提升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方式由此前的政府“一维强势”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二维互动”转变。这一历程在1979—1......
一、引言。笔者曾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自1956年八大至1997年十五大,以下简称“党代会”)政治报告......
本文将数理统计中的词频统计法运用到党史研究中,以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文本素材,选取符号人物这一核心要素,通过对毛......
本文以建国以来65篇元旦社论文本为素材,采用语言学的隐喻分析框架,通过分析隐喻中源域与标域间的映射关系,构筑以A喻B的联系空间,厘清......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语的变迁历程。运用费尔克拉夫批判话语分析法的三维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
谭其骧日记选之五(1969年10月11日至1970年12月31日)葛剑雄整理10、11上下午皆在图书馆搞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名单,同搞者潘明友、张修桂。四点三刻又到室搞图......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省、市、自治区及其以下各级政权和各基层单位领导机构的基本组织形式,曾在新中国的政治体
T......
在体裁及体裁分析的理论框架下,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一体裁语篇进行了语言层面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该体裁的显著语言特征,在一定......
<正>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这是林彪的“发明”。林彪的这一“发......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人民日报》在每年元旦都发表一篇辞旧迎新的社论,即“元旦社论”。元旦社论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权威性......
<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如今,只要有基本的电子设备,人人都能把自己在键盘上敲下的文字变成字形端庄的黑体字。......
概念隐喻是建构政治话语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为政治话语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历时的角度考察60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
两千多年以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研究。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途径和思维方式。人类的......
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主流政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
本文以《人民日报》1949年~2009年61年的元旦社论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本文以《人民日报(1949~2008)》六十年间的元旦社论为研究对象,以社论中出现的14种概念隐喻为切入点,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共时与历......
与以前相比,朝鲜2010年元旦社论透露了许多新的信息,对朝鲜的内外政策做出了新的指示。从元旦社论看,朝鲜在2010年将致力于经济建......
在政治话语中,隐喻是将观念和意识形态传播与表达的重要方式。文章以莱考夫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西藏日报》半个多世纪以来元旦......
根据体裁及体裁分析的相关研究理论,探讨了《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交际功能和交际目的,进而归纳出该体裁的宏观语步结构并加以验证......
随着语篇在后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篇的身份建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性语篇分析学家的重视。本文以《人民日......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共官方三大喉舌之一,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思想舆论工具。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
<正>关于把彭德怀从四川揪回北京的事在1965年9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考虑到战备形势,彭德怀等人不宜留在首都,并提议把......
"国家角色"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自我定位,是国家对自身实力与外交关系的审视,也是国家对自身国际形象的建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