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以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研究。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途径和思维方式。人类的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可以通过构建跨域映射帮助人们理解复杂抽象的概念。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在政治语篇中也不例外。批评隐喻分析是Charteris-Black在2004年提出的一种跨学科隐喻研究方法,旨在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隐喻进行研究,用以揭示说话者潜在的意识形态、情感及态度,并进一步探究思维、语言及社会的关系。现有的政治隐喻研究大多以英语语料及共时研究为主。《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是对去年工作的总结和来年工作的安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本文通过结合批评隐喻分析方法和概念隐喻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隐喻进行了历时分析。批评隐喻方法分为隐喻识别,隐喻阐释,隐喻解释三步。本文首先识别元旦社论中主要的隐喻模式,然后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隐喻模式进行阐释和分析,最后通过绘制出的隐喻频率变化趋势图,探究影响隐喻使用和频率变化的因素,进而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研究发现:(1)在元旦社论中主要有八类隐喻模式:旅途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有机物隐喻,机器隐喻,航行隐喻,写作隐喻,及家庭隐喻,其中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使用频繁。(2)旅途隐喻,家庭隐喻的使用频率趋势较为稳定,建筑隐喻和有机物隐喻的频率波动较大,战争隐喻的变化趋势为由高到低直至平稳,航行隐喻的使用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机器隐喻和写作隐喻的使用呈波动上升的趋势。(3)各隐喻模式的使用和变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旅途隐喻,建筑隐喻,航行隐喻,和机器隐喻的使用及频率变化和社会现实变迁相契合,战争隐喻的使用和变化有其历史原因,家庭隐喻的使用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有机物隐喻和写作隐喻的使用与人的自身体验有关。(4)元旦社论中隐喻模式的使用和频率变化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理念和意识形态。旅途隐喻、建筑隐喻、机器隐喻、写作隐喻的使用及频率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中国共产党以实现经济腾飞、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为目标。战争隐喻,航行隐喻,家庭隐喻,有机物隐喻模式的使用及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通过隐喻的使用引导、鼓励中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本研究对中国政治语篇中的隐喻历时研究做出了贡献,彰显了概念隐喻理论的解释力,体现了批评隐喻分析方法在中国政治语篇分析中的适用性,从语言学角度窥探了思维、语言、社会的关系,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话语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对政治语篇教学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