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相关论文
摘 要: 李劼人亲历了晚清政治变局与辛亥革命。他的长篇小说,尤其是“大河三部曲”,用文学的手法表现了那个大嬗变时期的社会风貌......
中国铁路初兴之时,因西方列强攫取主权,修路占用土地,使从事旧式运输业的农民失业,破坏庐墓等因,中国农民反对之,欲拆毁之。至二十世纪初......
提起赵尔丰,自然就会联想到他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的罪恶行径。赵尔丰是清末汉军正蓝旗人,1903年随四川总督锡良入川,镇压会党起义。......
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这一年,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推翻了清皇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开启了一个......
书目繁多 各具特色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图书中,如果不算纯粹的史料,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偏重于革......
在整个2011年,所有关于辛亥革命的文本—无论是史料、文章抑或访谈,最终都会落脚在同一个话题:当代中国改革的下一步棋怎么走。重述的......
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海峡两岸都在举办各种活动纪念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中国的诞生。我们对辛亥革命的政治背景、军事因素、制度变革以......
张澜这个名字首次被人们知道,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他英勇地领导了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的一生。1911年,腐败......
粤汉铁路从1896年议修到1911年辛亥革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成为了清末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问题之一。《申报》对此进行了全过程的、较......
铁路是近代中国的新兴产物,清廷对待铁路的态度和相关政策,也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和列强的压力而不断变化。从官督商办到商办,再到......
成渝公铁竞争启示录 王 健 陈忠富 张 冰 张 涛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中国汽车城网站 编辑/本刊记者 熊燕舞 杨辉......
用“文武双全”四个字来形容朱之洪,再贴切不过了。他是当年重庆保路同志会会长,在清朝末年推动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他是同盟会成员......
中山先生曾三次进京,在北京留下了不少宝贵的履痕。在这三次进京过程中中山先生究竟去过哪里?有何历史功绩?而这些遗迹现今安在?本......
百年前的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rn重庆,作为辛亥革命......
1895~1911年,中国共修建铁路近5000公里(约占近代兴建铁路总长的40%),但主要依靠外资修筑的就逾80%,作为交换,清政府不得不把诸多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2007年6月第3版)中对武昌起义爆发背景的介绍共180多个字,其中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包括:保路运动......
四川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前奏和导火线;重庆三三一惨案是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
湖南粤汉铁路总公司是湖南近代资本规模最大的民族企业,对于它的资本额,学术界一直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在对主要的四种说法进行辨......
<正> 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由重庆市政协中共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局主办、重庆市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承办的《辛亥革命在重......
武昌起义后,各地保路军包围了成都。赵尔丰控制不住四川的局面,只得将政权交给四川保路运动的领导人蒲殿俊等立宪派人士。1911年11月......
在四川保路运动中,最先举起武装反清旗帜的是地处四川南部的荣县。荣县革命党人王天杰于1911年8月27日号召全县人民罢市、罢课、停......
张澜(1872—1955)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一生波澜壮阔、精彩纷呈,而起始点则是在邓小平故里——四......
谭延闿(1880~1930),湖南茶陵人,民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著名军事家、书法家。他是清末最后一科科举考试的会元,著名的立宪派首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对轰轰烈烈的四川保路运动之外,学界还对其他各省保路运动也展开了相关研究。按地域来划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正】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的资中县,古称资州,历史上多为川中南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现为四川省首批列为的历史文......
清朝末期实行的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引发了各地的保路运动,最终成了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导致了清朝的瓦解,从公共突发事件的角度......
2001年9月23日至25日,有四川省社科院、成都市社科院、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等科研机构和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共110多名专家......
蜀中耆宿余中英先生是四川现代书法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新时期我省书法复兴繁荣的承前启后的奠基者之一。先生于1899年生于郫县。其父......
为了让群体性事件更为形象化地呈现,本文将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液体沸腾及其发生过程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机制做类比,通过对液体......
<反正前后>更像是一篇政治性的时代读物而不是回忆录,书中作者对辛亥革命那一段历史的看法有其独特的价值.如认为四川保路运动是鸡......
出生于马来亚的黄景棠是清末广东绅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参与地方政治,对办学、办报、慈善事业以及组织商人团体等事项都表现出......
张学良从青年时代起,即热衷于发展东北的教育事业,尤其自从他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后,更是为培养人才而呕心沥血。他不仅重视中小学基础教......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满洲正白旗人,光绪八年中举,历督湖广、两江、闽浙,宣统元年(1909)调直隶总督,后被弹劾罢官。起为川汉、粤汉铁......
一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看见成都平原的感觉。那是一个黄昏,那时我16岁,酷爱文学与历史的我走出龙泉驿大山,在我眼前,突然呈现一片......
一20世纪初的辛亥年,在“死水一潭”古老中国出现的标志性重大事件有:由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在4月27日发生,那是......
小说的题材来源不外乎三种:历史的、现实的、虚构的,不同的小说均是这三种题材的不同组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历史是小说的重......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四川乃至全国的影视界、戏剧界出现过这样一个现象:人们纷纷改编李劼人先生的长篇小说《死水微......
1911年,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拐点。在这个拐点上,布满了很多历史人物,他们的命运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盛宣怀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年,盛......
【正】 由《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和永川地委宣传部、大足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反洋教运动和余栋臣起义学术讨论会”,于六月十日......
魏继新先生作为一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多年来,凭着对历史和文学的极大兴趣,一直笔耕不辍,他的作品,包括大量的长篇、中篇、短篇......
赵尔丰虽然镇压了川南会党和四川保路运动 ,此乃他一生中的污点 ,但他在川边藏区实行改土归流及各项措施 ,促进了川边藏区社会经济......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出台这一政策的初衷基本可以归纳为"要想富,先修路",算是一项惠民......
现代公司制度按股份的大小确定话语权,政府的干预主要是监督,对于具体的运营介入的很少。但是在清末的中国社会,政府的社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