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会相关论文
读了杨祖恺先生发在《贵州文史天地》上的《北京贵州会馆始末谈一文后,获益不少。现就我所知,略作补充。会馆之建,盛于明、清二朝。贵......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光绪帝的评价众说纷纭。50年代时,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提出: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十三日(9月28日)下午3时,年仅49岁的杨深秀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神态自若,慷慨就义,同时被杀害的还有......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仍坚持改良立宪主张,决心保皇。晚年时,因复辟梦想不能实现,康有为不免萧条悲凉,转而沉溺于收藏书画古董。......
在讨论戊戌时期(1895—1898年)的学会以前,先对“学会”一词加以界定。学会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学会,指知识分子为某些共同兴趣而组织的团体,参加团......
日记是用来记录每天活动内容的载体,历史研究深入开展,离不开日记这一重要史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日记很早就已出现,“简策之文,......
对具有并列关系的知识点进行变换角度设问,是历史原创选择题设计的最基本的思路与方法。反之而论,它又是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与知识系......
2007年第9期《博览群书》杂志发表我写的《藏书家李盛铎》一文后,引起一些朋友的兴趣,与我谈起李盛铎的一些轶闻往事。一位老先生说,......
(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教材在提到戊戌变法时期爱国救亡团体保国会时,说它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如何理解教材的这一提法呢?......
他曾师从康有为,立志变法维新;戊戌政变后东渡日本,机缘巧合,得以深入考察邻邦的启蒙教育,就此立下“教育救国”的志向。归国后,他办学塾......
考察、分析康有为在保国会第一次集会上的演说以及何启、胡礼垣对其演说内容所作的批评可以发现,同属维新思想家,何启、胡礼垣所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收藏的梁启超若干未刊书札表明,在甲午战后维新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李盛铎、陈炽与梁启超等人曾有过......
<正> 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县人,生于一八五七年(清咸丰七年)。一八七五年(光绪元年)入张之洞在成都创立的尊经书院肄业......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通过上书皇帝,创办报刊、组织学会。设立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维......
明清以来,众多广东会馆陆续在北京建立。这是民间同乡会自发组织的驻京机构,因而在文化上为北京飘入熏风南来的粤韵。会馆不仅是进京......
戊戌维新与国家观念的转型李华兴“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自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中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两千......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清光绪帝颁布国是诏书,宣言变法。九月二十一日,西太后发动政变,囚光绪帝于瀛台,搜捕维新志士。百日维......
<正>杨锐(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因留下的史料不多,一些不符合实际的......
发生在百年前的“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是一次一般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而且是我国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