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相关论文
明朝中后期内政变乱、边务松弛,北部边防是明朝中后期的急务,明朝中后期北部边防的演变发展也对明朝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探析......
“九边”防线是明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制度。明朝九边军镇体制受到军事形势、内部斗争以及政治背景变化的影响而呈现一系列的变化。明......
距西安700公里,地处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处,也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大沙漠的交界处。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河套人”......
一早从大同出发,汽车沿着平坦的公路向北行驶。路旁的村庄里家家户户的院墙、裸露的黄土层断面、土崖上闲置不用的窑洞、乡村土路上......
本文以明长城军事聚落为时空研究范围,采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有关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历史地理信息资料,建立明长城军事聚......
谈起明朝的著名将领戚继光,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抗倭的英雄业绩。然而,戚继光事业的开端和辉煌时期其实是在北京,他和北京有着深厚的情......
赵现海著《明长城时代的开启——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一书于2014年6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正文7......
明代的武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五府及都司卫所有关的武职官系统,另一类是营伍及守城系统。本文侧重于考察后一系统中的操守、把总......
[关键词]庞尚鹏,出生,家世 [中图分类号]K23 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1-0073-03 庞尚鹏(1524-1581年),......
生活用水和明初北征、土木之变、九边经营等有着重大关联,这不仅涉及到明代历史发展,而且涉及到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面向......
明代的军事体制,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班军就是一项很有特色的新制度。但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大大影响了对明......
以明长城军事聚落为时空研究范围,采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有关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历史地理信息资料,建立明长城军事聚落历......
绪论明中期在榆林构建之营堡纵深防御体系,与在河套实行之“搜套”攻势防御体系,皆在仁宣以后明朝边疆收缩政策大背景下,在蒙古逐......
“她从南美古文明走来,魅力四射、使人兴奋,却又充满欺骗、暗藏杀机;她被爱过、恨过、禁过,却仍有着过多的魅惑……”——[英]伊恩·盖......
吴晗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明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对中国烟草历史也颇有研究。1935年3月28日,吴晗在《益世报》“史学”副刊上发......
九边是明朝北部边疆的九个军事防御区域,是抵御或进攻边外部落的依托和支撑.明末,建州女真崛起,开始女真内部的统一战争,并逐步控......
明朝在其北部边墙沿线构筑了庞大的边防体系,使得军饷供给成为明代财政的一大负担,民运粮、军屯和开中法是明中前期解决北部边防军饷......
【正】雄浑壮美的黄土高原,浩瀚无限的毛乌素沙漠,奔腾怒吼的黄河,蜿蜒千里的古城墙,向你展示着陕北独特的塞上风光;众多的文物遗......
<正>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一词中,脍灸人口的名句。但这首《满江红》在宋元两朝,却均不见经传。......
本文从军事策应和救援的物质基础构建、基本力量构成,以及边际之间策应、协防和救援的基本范式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九边军事策应和......
中国古代地图上绘制长城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古地图上绘制的长城,除展现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之外,还表达了古人心目中所......
《四镇三关志》是在明代中期明蒙紧张关系背景下修纂的边关志书。著者刘效祖曾担任兵备副使,又以文学著称,受邀主持编修此志。该书......
明代镇守内官最初在明仁宗即位后设于甘肃等边,其后各边逐渐设置,嘉靖时期曾全部裁撤。到天启、崇祯时,由于后金崛起,辽东局势日益......
长城是中国最古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历史遗产之一,明朝长城是中国古代长城修筑最多、保存最好的一部分,而位于北部边隅的大同镇作为......
我国北方长城地带,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混合交错带。由于长城地带涵盖范围漫长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对其......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明代长城资源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内容主要集中于对明长城的界定和明长城资源内涵的探讨,并对明长......
张廷玉本《明史》呈现两种九边说法并存的局面。其中《地理志》九边说法继承王鸿绪本《明史稿》而来,而后者又继承万斯同本《明史......
本研究以明朝与蒙古的双边政策和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体制为中心,探讨明蒙关系发展演变问题。 正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明朝对蒙......
明朝持久的恶劣气候不利于"九边"地区作物生长,高发气候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成为军屯土地抛荒的重要原因;"九边"有限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