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帝国相关论文
帖木儿帝国初期帖木儿曾短暂地向朱元璋纳贡称臣,随着帖木儿统治的巩固,他不仅断绝了这种不平等的朝贡关系,还试图发动东征征服明......
6月21日,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总理米尔济约耶夫的陪同下来到布哈拉古城,参观这座被称为“丝......
痕都斯坦这一名称所涵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献记载所指并不完全相同。来自印度的莫卧尔王朝风格的玉器,之所以被称为......
莫卧儿王朝是帖木儿后裔进入印度征服德里苏丹而建立的政权。其玉雕工艺远承帖木儿帝国玉雕传统,并在加罕格尔(Jahangir,1605-1627年......
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是世界航海史上绚丽的篇章。隆重纪念这一盛事600周年之际,不禁令人无限感慨、浮想联翩。郑和下西洋发生在一个......
《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明陈诚、李暹撰,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集,明抄本影印本。陈诚(1365-145)......
本文主要论述了明朝前期在官员中倡行理学伦理以打造循吏队伍的几个卓有成效的个性化举措及其得失,包括大举倡行忠孝、旌表贤能;奖......
610年前,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由郑和率领从中国江苏太仓刘家湾的港口启航。此后的28年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
研究有明一代之中西交通,明与同时期崛起于中亚的帖木儿王朝的关系不能不提及.今人为此问题,曾有数名学者专门撰文论及过.关于此研......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明朝与亚洲诸国交往史的研究,一般侧重于明朝与东亚的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的研究,则很少涉及与中亚......
《福乐智慧》的赫拉特抄本于伊斯兰教历843年(公元1439年6月17日)现阿富汗赫拉特城抄写完成。这年代恰好是帖木儿帝国时期,当时帖......
帖木儿自中亚崛起后,建立了继蒙古帝国以后的又一个庞大的游牧帝国。然而,1405年2月18日,帖木儿在挥师进攻中国明朝途中,撒手归天,帝国遂四分五......
帖木儿帝国(1370—1507年)在其130多年的统治中,成功采取了多种手段维持社会稳定。帖木儿帝国采取的统治制度有以下特点:一,在察合......
<正> 察合台汗国在元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西部发展为明代称雄西亚的帖木儿帝国;其东部,则发展为察合台后裔所控制的各“地面”。......
波斯文化对中亚以及小亚细亚的伊斯兰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当回族文学家、史学家张承志在新疆考察时不由得感慨突厥的伊斯兰文......
通过对15世纪初欧亚大陆三部行记作品的比较研究,探讨当时外交活动的时代背景,进而分析其传统和现实影响的双重性。就不同类型文明的......
作为自称成吉思汗后裔的帝国创造者,帖木儿没忘记,自己的最终目的是“远方”的中国。1404年11月,这位冷酷无情的刽子手挥师往东,不过最......
<正>在金庸先生笔下,撒马尔罕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以金刀驸马的身份随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一为报养育之......
中外诸多学人认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是中华文明,亦即意味着当代中国文化与3000年前古中国文化没有截然的区别。与埃及......
<正>国内波斯釉陶的发现和定名古代波斯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分布范围也相当广泛,尤其是釉的使用远远早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
蒙古人西征之初,马蹄所到之处,生产力遭破坏,居民遭杀戮,文化遭摧残,表现出历史上游牧民族对农耕定居民族侵袭的野蛮性.但是,随着......
明朝与帖木儿帝国双方最高统治者的努力,使得中西交通路线得以再次贯通;双方使节的往来,是明代中西交通路线再次贯通的具体表现.这......
陈诚西使是15世纪初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但至今仍存在不少隐匿不清的问题.本文根据近年新发现的陈诚自述材料,对陈诚西使......
<正>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与其子太宗朱棣,屡派使臣四出宣扬国威,欲重修与邻近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招致各国来朝。对于郑和及陈......
<正>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一三六七年)十月,朱元璋命诸将北取中原。《明史纪事本末》卷八载其谓徐达等曰: “自元失其政,生民......
<正> 一帖木儿一生,不仅军功煊赫,而且长于外交。在撒马尔罕,他曾热忱接待过西班牙使臣克拉维约。并致书法兰西国王查理六世,要求......
为了对国情复杂的庞大帝国进行有效统治,帖木儿帝国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来加强对国家各个方面的控制:他保留察合台后裔作为傀儡汗以维......
14世纪中期,蒙古人建立的西察合台汗国日渐衰弱,成为河中地区的突厥贵族的傀儡。帖木儿便是这些突厥贵族中的一位。帖木儿夺取政权......
明朝初叶,以朱元璋—朱棣为首的统治集团一直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为了稳固边疆,维护国家安全与统......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大阅兵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让我们“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