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王元龙,张旗,金惟俊,李承东, 来源: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大幅提高,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已经十分紧迫,并且、已经和即将引发国际战略资源的激烈竞争.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对矿产品需求的成倍增长,而我国主要矿产的储量增长速度远低于矿产量的增长速度.其......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王元龙,金惟俊,李承东,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年份:2008
中国东部中生代是否存在过一个高原有争论.笔者多年的研究表明,中酸性岩浆岩的形成与压力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可以按照其形成压力的大小区分为4类:高Sr氐Yb的埃达克岩、低Sr低Yb的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低Sr高Yb的浙闽型花岗岩和非常低Sr高Yb的南岭型花岗岩,它们各自......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王焰,李承东,金惟俊,贾秀勤,,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7
研究表明,中酸性火成岩如果大致按照Sr=400μg/g和Yb=2μg/g为标志可以划分出4种类型,即:高Sr低Yb(Sr>400×10-6,Yb...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王焰,李承东,金惟俊,贾秀勤, 来源: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6
花岗岩的分类历来受重视,迄今已报道过20多种花岗岩的分类方案,如I型、S型、A型、M型、H型,海西型、加里东型、安底斯型,碰撞型、火山弧型、洋中脊型、板内型,以及徐克勤教授...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金惟俊,王元龙,李承东,贾秀勤, 来源: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研究拆沉作用(delamination)是地球科学中最令人难以捉摸的问题之一.拆沉作用至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大洋岩石圈拆沉,与板块俯冲有关;另一类为大陆下地壳拆沉,与板块俯冲无关.大洋岩石圈拆沉作用和下部陆壳拆沉作用的机制是不一样的,所引发的地质效应也不......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1]王元龙[1]金惟俊[1]李承东[2],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年份:2008
中国东部中生代是否存在过一个高原有争论.笔者多年的研究表明,中酸性岩浆岩的形成与压力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可以按照其形成压力的大小区分为4类:高Sr氐Yb的埃达克岩、低Sr低Y...
[会议论文] 作者:王元龙[1]张旗[1]金惟俊[1]李承东[2], 来源: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大幅提高,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已经十分紧迫,并且、已经和即将引发国际战略资源的激烈竞争.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金惟俊,王元龙,李承东,王焰,贾秀勤,,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7
下地壳拆沉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指出下地壳拆沉必须满足至少三个条件:1,地壳加厚使其下部达到榴辉岩相是拆沉的前提。2,大规模岩浆活动使大量低密度的中酸性物质移出下地壳...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王元龙,金惟俊,李承东,王焰,贾秀勤,韩松, 来源: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5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时期(主要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出现大量的中酸性岩浆岩,分布在北起大兴安岭、南达海南岛、西至山西-陕西东端-鄂西-湘西-桂西、东抵东海和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从北向南可以大致分为3个岩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和华南区.华北区和东北区大致以华......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1]潘国强[2]李承东[3]金惟俊[1]贾秀勤[4], 来源: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6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
[会议论文] 作者:张旗[1]王元龙[1]金惟俊[1]李承东[2]王焰[3]贾秀勤[4]韩松[4], 来源: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5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时期(主要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出现大量的中酸性岩浆岩,分布在北起大兴安岭、南达海南岛、西至山西-陕西东端-鄂西-湘西-桂西、东抵东海和朝鲜半岛的广大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