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董平,, 来源: 年份:2007
北京先农坛在京城五大坛中最具特色之处,是皇帝在此耕。本文考证"糟"字,系统梳理耕糟的历史发展过程。清代是耕措发展的顶峰,康熙、雍正、乾隆朝耕糟礼制度与祭祀先农...
[会议论文] 作者:卢一华,, 来源: 年份:2004
舟山海绿道是国内文化体验型绿道的首次实践,是对文化体验型绿道模式的一次探索。本文通过构建文化体验型绿道复合体系,提出文化意境选择、文化景观体系、文化产业培育...
[会议论文] 作者:赵满海, 来源:"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本文主要以20世研究的社会科学化为例,就经学的没落与学研究的新生展开了详尽的论述。首先列举了选题依据,然后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最后总结了主要观点。...
[会议论文] 作者:程赟, 李丹,, 来源: 年份:2004
对幼儿社会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30年代,在7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我国对幼儿社会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80年代末,主要探究儿童社会观念和行为发展的规律,近几...
[会议论文] 作者:陆信,夹坤, 来源: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二十次年会 年份:2017
这部语录体的著作中,有一部分是孔子对其弟子、时人学行评论的记述,这些文字也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在被孔子评论的人物当中,有一个人特别值得注意,他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政治家管仲.本文从孔子对管仲的评论入手,就孔子对"仁"""...关系的论述作一点分析.通过分析,作者认为,仁和的关系是统一的.对管仲践仁却违礼的矛盾现象,必须采取历史的观点加以理解和说明....
[会议论文] 作者:李妍,, 来源: 年份:2004
中国是传承了数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其传统文化礼仪——敬老,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于演变,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主要浅述燕、飨和食从上古时代开始,社会的统...
[会议论文] 作者:朱丹丹, 来源: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2015年研究生论文报告会 年份:2015
在《仪礼》的冠礼与昏中,醮总是与醴相对出现.本文主要介绍醮的内容和冠昏中醮与醴的差异,并试分析醮存在的原因.同时对醮的沿革作简单梳理,以求能够历史地把握醮演变的脉络....
[会议论文] 作者:阮敬,宏, 来源:2008第四届海峡两岸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贫困增长主要是指能够使贫困群体参与经济活动并从中得到更多好处的经济增长.本文把影响贫困增长的因素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贫困线变动效应,并纳入贫困...
[会议论文] 作者:赵克生, 来源:“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本文在对清代家书总体估量的基础上,梳理了清代繁多家书的三类主要构成,即前朝刊本、清朝官修家和清人私修家书.由此发现清代家一方面继承宋、明以来的家传统,面对相似的社会环境,担当相似的社会功能,...秉承相似的编纂原则;另一方面,清代家因其统治民族的满洲族性和清代平民宗族发展等社会新情势,在具体仪节和家结构等方面都有一些新变化.与前朝相比,清代家无疑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湮没消隐....
[会议论文] 作者:高明士,, 来源:唐史论丛 年份:2006
一前言先秦经是有《学》篇目,只是秦汉以后已经散佚。今传《礼记·乡饮酒义》、《仪礼·乡饮酒》以及《周礼·地官乡大夫》等典籍,仍可见到有关乡饮酒礼仪等规定,即是...
[会议论文] 作者:张恒,,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13
何启、胡垣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他们提出了一个特色鲜明、系统完备的社会改革方案,而民权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其政治改良思想的核心。...
[会议论文] 作者:张闰洙, 来源: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 年份:2009
@@在东方社会,与儒家文化具有特殊的绝对关联。如所周知,儒者的出现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文化也是与儒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孔子作为仁的实践方法强调了“克己复”,且把看做是实现人的道德性课题和目标。孟子把看作是人性最基本的道德要素之一,具体表现为“辞让之心”2这样的善的情感。...而苟子则把看作是社会规范的客观原则,能遏制人性之恶。正是在这些意义上我们把儒家文化看作是文化。那么,何谓呢?首先...
[会议论文] 作者:王成彦;, 来源: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 年份:2011
  对于“”与法的关系,儒家有经典的概括;出而入于刑。所以“”和刑是互为表里的,“”更多是从人的内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刑则以外在的强制力来贯彻施行。但是,“”与...
[会议论文] 作者:张静互,, 来源: 年份:2004
孟子的""概念有"门"、"心"、"人伦"三重含义。孟子说"是门",暗示""是具体的、规范性的行为模式和在道德实践上的程序;"是心",""作为辞让之心,成为在人心中存在的四...
[会议论文] 作者:林素英,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 年份:2013
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先探讨台湾新“体服务”之服务内容,并论述其意义,再追溯古有关之记载,透过现代与古典之相互对照,理解中国古代丧礼安排与新兴“体服务”二者之关系,进而探讨此新兴“体服务”对于“事死如事生...
[会议论文] 作者:王燕均,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年份:2009
本文是笔者应邀整理《儒藏》(精华编)《家》一书时所写的校点说明(送审稿)。...文中综合近年以来《家》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成果,对《家》一书的作者、内容、历史影响和主要版本进行了简要的综述,故也是一篇有关《家》的最新的解题和提要文字,可供研究者参考。...
[会议论文] 作者:孔令宏,, 来源: 年份:2004
关于孔子对仁与的关系的看法,学者们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王夫之认为仁义必以为德之符,先而后仁,“复而后仁可为也”,实际上就是仁:“者仁之实也。”...
[会议论文] 作者:胡守钧, 王迎春,, 来源: 年份:2004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中,儒家的""对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形成影响最为深刻。儒学也被称为礼教,显示了在整个儒...
[会议论文] 作者:刘鹤丹,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2
先秦儒家的尚思想对当代的生态文明探讨有许多启迪。《左传》记载春秋贤士子大叔在回答赵简子的问中,指出“”乃“天地之经”,“民之所以生也”。...这些阐释实质已蕴含先秦儒家天人一贯的生态文明观,具体言之,这种生态文明观包含三大原则:一,是天地人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共同的秩序法则,恒常不变;二,作为天地之经纬,维系着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和谐长久...,持续发展;三,人以顺天,自觉于大化流行,与天地浑然一...
[会议论文] 作者:王玉珏;成年;任丽红;吴建平;, 来源:首届中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 年份:2010
本文介绍了环境行为的概念,目前对于环境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个体如何面对此种社会困境,进而产生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研究取向分为两种趋势,一种是探究人口学变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