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江涛,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7
内容摘要:明·张岱《陶庵》现较流通的点校、译注本达十余种,其名篇《越俗扫墓》“屋帻船”一语令人费解,现有注解众说纷纭。...关键词:陶庵 屋帻船 夜航船  明末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是其小品名著,其文辞清奇隽永,颇值玩味。然而该书有些语词略显孤僻生疏,解...
[期刊论文] 作者:本萑,,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17
张岱所著《陶庵》一书是明末散文坛的集大成之作,其反映了明末丰厚的民俗文化,其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展示了晚明文人至精至美的品饮之境。本文对《陶庵》中描写的茶...
[期刊论文] 作者:袁佳艳 金萍 杨桑娜, 来源:西江文艺 年份:2017
【摘要】:《陶庵》记录了作者张岱早年经历的浪漫生活,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审美情趣。本文从个体情感内蕴出发,分析张岱“深情痴癖”、“风雅脱俗”、“悲慨忧愁”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张岱;《陶庵》;美学思想  《陶庵》本身并不是美学著作,但却体现出张岱的审美情趣,其中更是饱含了独特的美学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刘倩霖, 来源:写作:上 年份:2017
张岱在《陶庵·序》中深感自己过往的五十年恍若一场大梦一般,而“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但《自为墓志铭》又说道:“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
[期刊论文] 作者:许典雅, 来源:神州 年份:2017
明末清初张岱所著《陶庵》是一本包罗万象,充分反映明末各阶层人们生活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作品。这本书为后人研究当时民俗提供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其中这本书有很多对当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倩霖, 来源:写作(中旬) 年份:2017
前言:张岱在《陶庵·序》中深感自己过往的五十年恍若一场大梦一般,而“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张岱是矛盾的,明知是醒,偏要以来麻瘅自己。但是内心的清明也非简单的言语能够遮掩。因而本文将从《陶庵》中的节庆写作的内容入手,浅谈张岱“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苍凉心境,一窥热闹繁华背后的落寞无奈。...
[期刊论文] 作者:李青唐,吴超颖, 来源:杭州学刊 年份:2017
散文家张岱的代表作《陶庵》记录了晚明江南繁华的生活图景,其中不乏对杭州这个城市的生动描写。在张岱笔下,杭州的园林山水精细内敛,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市井交游真挚情深...
[期刊论文] 作者:许典雅,, 来源:祖国 年份:2017
《陶庵》是晚明散文家张岱所著的散文集,是研究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的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在他的笔下各个阶层,过着各种各样的市井生活。这些不同阶层的人们,既包含过...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波,,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7
弗朗茨·库恩《红楼》德文译本是《红楼》经典译本之一,对于《红楼》海外传播贡献巨大。尽管如此,库恩译本不乏误译。本文参照其他《红楼》英文与德文译本,依据库恩...
[期刊论文] 作者:甘朝晖,吴宇鑫,蒋旻,张士英,,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2017
惠普实验室在发现阻器实物以后,研究人员根据电路理论提出了容器的概念。但是,直到目前,容器的实物还没有被发现。为了研究容器,科研人员往往用其它的元件及电路来模拟容器。...在详细分析了现有的容器模型以后,研究了阻器与容器之间的变换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转换方法以实现阻器到容器的变换,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基于阻器的非线性容器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17
星简介我叫,血型是平凡的O型血,星座是严肃的摩羯座。从社会学专业角度来看,这些标签和刻板印象都是最该被消灭、极易引起纷争的祸根,然而在被要求作简短的自我介绍时,...
[期刊论文] 作者:黄彩霞, 王升远,,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7
《国译红楼》作为日本首个《红楼》全译本,在《红楼》日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中不免存在一定的误解与误译。将《国译红楼》关于中国文化的注解中未译或误译的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臧寿池,王光义,史传宝,,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容器和感器是在阻器基础上定义的两种新型非线性记忆元件,目前未实现实际的容器和感器.为探究容器和感器在非线性电路中的特性,基于其数学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
[期刊论文] 作者:郝迪,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摘要:作为1980年代现代汉诗写作先锋的陆敏,在1990年代以后退出了诗坛,这与其在当代诗歌中的“不介入”姿态息息相关。在时代话语环境中,陆敏选择站在主流的边缘,而反映在诗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根亮,,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7
清人日记透漏了许多关于《红楼》的信息。考察这些日记,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嘉庆至光绪年间《红楼》在上层社会、知识阶层及其家庭、友人之间的具体流传、阅读、批评等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顾春芳,,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7
《红楼》中出现的大量和中国戏曲有关的内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这对于我们阐释《红楼》和戏曲的关系,进一步从戏曲的角度拓展和把握《红楼》的叙事美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项...
[期刊论文] 作者:季稚跃,,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7
1978年,我将《也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本)的底本正文》一文投寄《红楼学刊》编辑部,三月余未见回音,估计是“不拟刊用”。于是,斗胆向主编之一的冯其庸先生写信,...
[期刊论文] 作者:杨生文,童瑶,, 来源:职业 年份:2017
农场娃怀揣飞机能够有一架玩具飞机,是邹芳儿时最大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一直到他结束自己的童年生活,也没有实现。因为,他是一名出生于江西瑞金农村的孩子,父母亲种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天星,,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7
民国期间,《新闻报》共刊载《红楼》研究资料37篇(则),其中34篇(则)未被诸家《红楼》研究资料著录,也未被研究者称引,这34篇(则)为《红楼》研究资料之佚文,属稀见史料,...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丹丹,,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7
针对诸如《红楼》这样蕴含大量深邃中国文化的大部头经典名著而言,好的缩译本是引导域外读者进行全译本乃至原著阅读的有效通道。本文对《红楼》英语缩译本进行了概览,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