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蔡华,,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日前曾就汪榕培先生“以诗译诗”的诗歌翻译路线发表过一篇文章,先入为主地提出“以韵促译”的翻译认识,以此梳理与定位汪译陶渊明诗歌翻译行为。解读汪榕培英译吴歌后得出新论...
[期刊论文] 作者:卢晓娟,许永娜,,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本文着重介绍汪榕培、王宏教授《中国典籍英译》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该教材在典籍英译总标准"传神达意"下,采用对不同典籍文本应用不同的翻译原则与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玲,, 来源:中国外语 年份:2010
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枫桥夜泊"因其对"传神达意"理论的实践而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汪教授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出"传神达意"的理论,并在"传神达意"的原则下推出大量质量...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性峰,,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翻译家汪榕培先后将《诗经》、《老子》、《易经》、《邯郸记》、《陶渊明集》、《墨子》等翻译成英语,并赢得了普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欣,,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2010
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培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力图在两...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欣,,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10
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
[期刊论文] 作者:赵恬,,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0
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后来,贾...
[期刊论文] 作者:黄中习,,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章阐述了《庄子》英译与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庄子》英译历程的三个特点,认为当代典籍英译大家汪榕培在《庄子》等典籍中"以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
[学位论文] 作者:鄢莉,, 来源: 年份:2010
本文运用当代翻译研究学派重要学者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通过对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典籍《庄子》的两个英译本(理雅各译本及汪榕培译本)的比较研究,探讨文化翻译在《庄...
[期刊论文] 作者:周风云,, 来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本文以理雅各、林语堂和汪榕培三译者的《庄子》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根据阐释学的翻译理论,以语言为视角,从词汇层面,对三译本尤其是理氏译本中的误译进行剖析并修正。这些误译...
[期刊论文] 作者:霍跃红,,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以典籍英译译者汪榕培教授的译本为主要研究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柯,, 来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章以汪榕培和方重对饮酒(五)的英译为例,讨论陶渊明诗...
[期刊论文] 作者:黄采苹,,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本文以白芝(Cyril Birch)和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为例,通过分析两位译者对戏剧中典故的...
[学位论文] 作者:秦洪庆, 来源:聊城大学 年份:2010
汪榕培就曾指出对词汇的任何研究都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新词研究作...
[期刊论文] 作者:周韵,,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西里尔.伯奇、中国学者张光前和汪榕培曾先后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传奇剧本《牡丹亭》译介到西方世界,功德无量。以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意美、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欣,, 来源:长城 年份:2010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的不朽剧作。该剧以浪漫主义笔法叙述了女主人公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凄婉悱恻的生死至情,揭露了封建礼教压抑人性的罪恶,反映了...
[期刊论文] 作者:周韵,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西里尔.伯奇、中国学者张光前和汪榕培曾先后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传奇剧本《牡丹亭》译介到西方世界,功德无量。以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意美、音美...
[期刊论文] 作者:汪榕,, 来源:金沙江文艺 年份:2010
一玉腊出生的时候,她的妈妈正在烧土锅。在傣族寨子里,烧土锅是神秘而庄严的活动,做土锅的妇女们将前些天做好晾干的土锅胚子拿出来,一层稻草一层土锅,在露天码放整齐,...
[期刊论文] 作者:汪 榕 许文昆, 来源:户外探险 年份:2010
宜居地  云南大理双廊镇    双廊在洱海的东岸,背靠鸡足,西望苍山。白族人的传说中有这样一段话:“神说,这样的双廊还不够美丽。于是,清澈的洱海水在双廊转一个弯,再转一个弯,萝莳曲和莲花曲就像两条走廊,将苍洱间最美的风光蜿蜒到极致。玉玑岛和小金梭岛,像一双巨......
[期刊论文] 作者:姜欣,姜怡,汪榕培,,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茶典籍文本的互文主题集中体现于茶著共同的思想内涵上,即通过饮茶活动修身养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主题含而不露地隐蕴于茶著的字里行间,文本语言编码表现为简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