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管理领域研究概貌与热点分析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和文献计量方法,对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中1936篇科研管理主题文献进行分析,识别该领域发展的整体发展态势、研究主体、研究热点及演进路径。研究发现,关键词“科研管理”“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中心性,研究热点可划分为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评估与评价、科技创新等,并以时间轴变化探讨了研究热点的演进历程。最后,从四个方面归纳该研究对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科研管理;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G353.1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1.01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管理提升专项课题(BZ2019034)
  0引言
  科研管理是对整个科研或科技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总称,是为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所开展的设计与开发研发流程、管理研发团队、促进知识与技术转移的活动,是国家创新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1-2]。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科研活动的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也为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确理解和把握科研管理的本质与内涵,围绕新时期我国科研管理的整体目标与发展定位,完善科研管理的组织体系与流程设计,优化科研管理内容结构,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一直是科研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与紧迫任务。然而,当前以高校为主的我国各类科研机构在科研管理上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管理工作大多停留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以及科研成果统计层面,而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科研管理效率低下、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长期存在。同时,多数科研管理人员偏重事务性管理工作,对学术理论类研究的投入和关注较为有限,未能全面系统了解我国科研管理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概貌,导致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与科研管理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对推动科研管理向更高水平和层次发展的支撑不足。因此,本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视角,对我国科研管理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梳理国内科研管理研究的发展概况,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路径,为科研管理部门和相关学者开展管理或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为保证获取文献的科学性和质量,选择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AJD)作为数据源,文献来源限定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主题词为“科研管理”,时间范围为“不限—2018”,检索时间2019年7月24日。经检索,得到2325条记录,去除征稿公告、会议通知、书评、讲话、随感、活动记录、动态、新闻等,筛选得到1936篇相关文献。
  1.2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一种用于揭示学科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特点的图形,其将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计量学的共词分析、引文分析等结合,形象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程、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3-4]。当前,科学知识图谱在多数学科领域得到了实践应用,以CiteSpace和VOSviewer两种可视化工具应用最为广泛。
  本文选择CiteSpace作为分析工具,CiteSpace是美国Drexel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可视化软件,能够将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过程以图谱的形式直观展现,让科研人员有效了解该学科领域的知识全景,准确把握该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5-6]。将1936篇文献导入Cite Space 5.3.R4.SE,时间跨度为1992—2018,时间切片为2年,阈值设置为Top30,网络节点关联强度默认Cosine,节点类型分别选择“author”“institution”“keyword”,绘制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识别我国科研管理研究的研究主体,揭示该领域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
  2我国科研管理研究的概况描述
  2.1科研管理研究文献年分布
  文献年分布可以反映学科的发展特征和受关注的变化情况。图1显示,我国科研管理研究发文并未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部分年份发文量起伏较大。1992—1994年呈上升趋势,并在1994年出现第一次阶段性高峰(38篇);1995—2000年发文量存在一定起伏,年发文量保持在22篇以上;自2001年开始,年发文量开始上升,并在2003年迅速到达阶段性峰值。此后,年发文量基本保持70篇以上;2008—2011年,科研管理研究迎来爆发期,年发文量在116篇以上;2011年以后,科研管理领域依然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年发文量持续在100篇以上,并在2015年到达峰值。由此可见,2008—2015年是我国科研管理研究的稳定发展期,国内更多学者进入该研究领域,保持较高的研究热情;2015年以后,年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年均发文量下降为83篇,相关研究迎来深化变革的重要转折期。整体看,我国科研管理研究年发文量虽有起伏,但整体上以上升趋势为主,大致经历了起步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成熟期-深化变革期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发文量保持相对稳定,科研管理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

  我國政府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同年,国家教委推出了“211工程”,受此影响,1994年,科研管理研究发文量达到阶段峰值。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得到保持。2001年,国家计委与科技部联合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时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科技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科研管理研究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进一步明确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方向。随后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未来5~10年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发展方向,对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学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科研管理研究迎来蓬勃发展期。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为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指出应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净化科研环境,科研管理逐渐向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管理转变。由上可知,我国科研管理研究的发展与科技政策的阶段变化紧密相连,宏观性政策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2核心作者分析

  2.3高发文机构分析
  分析我国科研管理领域高发文机构(见表1),其中高校占主导地位。高校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场地,也是我国科学研究与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从机构分布看,发文较多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均为国内知名高校,在科研資金、人才团队、基础条件方面,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不仅在重要学科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而且对科研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视,成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发文55篇,排名首位,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研究优势显著。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务院主管的科研机构,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基础设施,拥有大批科研院士和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有着突出贡献,在科研管理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陆续构建了中国科讯、ARP资源中心、机构知识库网格等管理系统,为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要求,又推出了基于科技大数据知识资源与关键技术的慧科研数字平台,以实现各类型数据的相互关联。

  图3显示,机构合作网络中共生成159个节点,29个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机构间虽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强度较弱,合作子网络仅有5个,且以2~3家机构为主。合作机构多分布在同一地区、同一机构内部,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跨区域合作较少,仅出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南京大学这一子网络。从合作类型看,出现了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部门三种不同类型,以科研管理为纽带,搭建政府相关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动沟通与协同,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推广将产生积极影响。
  3我国科研管理研究热点及演进分析
  3.1高频关键词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和学术观点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揭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1936篇文献共有关键词3619个,出现5次以上的关键词有225个。表2为我国科研管理研究出现频次10次以上的部分高频关键词,“科研管理”作为检索主题词,出现频次高达656次,“高校”“科研经费”“创新”“管理”均出现60次以上,“科研项目”“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人员“高校科研管理”等关键词也是代表性术语,表征了我国科研管理领域的研究主体、管理对象和热点方向。
  3.2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将数据导入CiteSpace5.3.R4.SE,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高校”“对策”“科研经费”“科研项目”“高校科研管理”“科研管理体制”等关键词的字体较大,表明其出现频次较高,与表2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连线的深浅也可表示关键词出现的年份,高频关键词大多出现时间较早,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近些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协同创新”“过程管理”“机构知识库”“精细化管理”“成果转化”等,说明研究人员在科研管理的相关研究中越来越重视科研管理的过程管理、协同创新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关注科研管理的质量、模式创新以及各环节的协同,研究不再局限于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的单一视角。
  根据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合文献的二次解读,可以该领域研究热点主题划分为以下几类。
  3.2.1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对科研活动进行全流程的管理,内容涵盖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和档案保存等,与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团队建设、能力提升等紧密相关。代表关键词:“科研课题”“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过程管理”。该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风险防控、质量控制展开。在动态管理方面,王艳玉[7]认为应根据项目内容、合同双方及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对项目全流程实行动态管理。风险是在项目执行和实施过程中无法准确预见和控制的因素,学者们围绕风险产生的原因、管控现状、风险防控对策与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质量控制是科研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高标准、高强度的管理有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形成,符合项目承担方自身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满足项目投资方预期的高质量成果的外在要求。陈华杰[8]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维,从全覆盖、持续改进、主动参与3个方面论述其对科研项目管理的支撑。张宝生[9]在分析科研项目实施过程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实施情况、管理水平、实施保障三个维度构建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   3.2.2科研经费管理
  规范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支出,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代表关键词:“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管理”。该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科研经费管理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管理模式与监管机制、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因此,围绕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钟灿涛[10]深入探讨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认为经费管理与现行政策与制度脱节、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是造成当前经费管理问题迭出的重要原因。王丽丽[11]从风险识别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并指出应以资金为核心,围绕经济责任、预算管理、合规性使用、加强监督和绩效评价建立科研经费的防控机制。万丽华[12]对防范科研经费腐败的四个争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为项目承包制、获取劳动报酬、经费合理性监督、科研奖励机制将有助于防范经费腐败。

  3.2.3科研成果管理
  科技成果是研究人员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或生态环境效益。科研成果是科研机构绩效考核和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评价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激发科研人员科研热情具有重要作用。代表关键词:“科研成果”“科技成果”“成果转化”。科研成果管理的核心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国内学者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从科研数据采集、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困境、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展开。据悉,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高校被转让、许可的专利占比仅为3.0%、2.5%[13]。闭门造车和低层次的科研重复问题突出,有效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成果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我国科研活动的主战场,承担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成为我国科研成果的供给主体,因此,国内学者围绕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科研成果管理应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尤其解决科研成果后程管理缺失的问题。科研成果转化效果需要通过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评价,因此,开展科研成果评价是保障科研成果转化质量的重要措施。
  3.2.4科研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科研管理工作实施的准则和依据,由于科研管理涉及科研机构、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科研团队等多方利益主体,需要通过制度加以约束、调节。代表关键词:“科研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课题制”“科研诚信”。该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激励机制、科研学术诚信、科研课题制度、档案管理等细分方向展开。政策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反映社会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机关)建立的调整社会活动主体及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14]。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与发展事业,强调科技在我国发展中的突出地位,陆续出台了多项针对科研管理领域的制度与条例,涵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人才计划、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诚信及创新体系建设等,为我国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保障。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科研管理制度的发展现状,从国家、地方和机构等多个层面探讨科研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科研诚信与学术不端是近年来在社会公众和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的热点话题,有学者对学术不端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行政化是学术诚信问题的制度根本,并对其它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孙平[15]总结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与实践,提出了明确科研不端行为界定、完善科研诚信制度与标准、推动制度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等相关制度措施,并对其可操作性进行分析。
  3.2.5科研评价与评估
  科研评价与评估是科研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科学、客观的科研评价与评估是检验实施主体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代表关键词:“科研评价”“绩效评价”“学术评价”“评价体系”“绩效评估”。国内学者通过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文献调研、网络调查、现场调查、专家评议等方法,围绕绩效管理、科研能力、管理效率、科研诚信、过程质量、科研成果等进行了多维度的评价研究与实验分析。绩效管理与评估是项目主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李新荣[16]认为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包含绩效产出和绩效评估两个方面,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激发科研人员能动性,辅助完成管理决策。刘多[17]针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提出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机构互评与上级评价相结合、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的对策。其它评估领域方面,刘书雷[18]以科研团队为视角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建立了由人员队伍、条件基础、文化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5个维度构成的团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模型。张春光[19]根据软科学研究的特点、理论和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了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地方软科学项目管理。王恒昕[20]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群组决策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两个维度构建科研管理效率评价体系,实现对高校科研管理的动态评价。
  3.2.6科技创新
  科研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科技创新,通过管理创新、能力创新、团队创新、协同创新的体系创新等,实现科研管理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代表关键词:“创新”“科技创新”“协同创新”“技术创新”等。该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产学研协同、管理协同、科技创新能力、科研协同、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等展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兴起,全球尖端领域的技术和学术成果迅速发展,创新霸权问题在全球愈发突出,安全问题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在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领域加快布局,尤其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等影响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科研管理创新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通过变革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使科研管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协同创新的优势在于专业人才与基础研究能力的结合,而科研管理工作包含了决策、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内容,这为协同创新融入科研管理,实现科研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能。国内学者主要从协同创新视角下科研管理现状、国内外对比等对科研管理模式、机制和路径进行探讨。俞俊毅[21]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主导、加强项目管理、完善科研评价、强化学科协同的对策。孟祥利[22]分析了科研管理与协同创新的关系,认为科研管理提供协同创新动力,是实施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协同创新推动科研管理向开放、流动和协同的方式转变,并提出科研管理革新发展的发展路径。此外,有学者深入剖析科研质量管理与科技创新的辩证关系,认为科研质量管理的计划性和控制性与科技创新的自由和创造性存在冲突,科研质量管理应遵循PDCA质量循环的自我完善与持续改进,尊重科研活动的内在特点。
  3.3研究热点的演化路径
  利用CiteSpace绘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图5),关键词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反映了研究热点的演进路径。
  1992—2002年,我国科研管理研究主要围绕科研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展开,如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管理人员、科研管理系统及科研管理组织等。2003年以后,随着我国科研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渐从基础性研究转向科研管理的制度化与质量控制,学者们从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科研过程的质量管理、绩效评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维度探讨科研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从2007年开始,我国采取多举措推进各领域科技创新,科研项目、经费、成果产出快速增长,研究转向针对科研活动的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管理工作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强化科研人员科研诚信意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成为研究焦点。研究不再局限于科研管理自身,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等使科研管理更多体现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需求。2013年以后,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研究转向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科研管理数据服务平台,聚焦科研数据的管理与服务。在此背景下,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促进了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技术使信息化过程中的科研数据管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科研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构建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实现各种科研管理数据的相互关联,推动科研数据内部流动和外部共享。

  4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整体发展趋势、研究主体、研究热点及演进过程等方面对国内科研管理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概貌进行全面梳理,有助于科研管理人员和相关学者对该领域发展有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对于科研决策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科研管理部门提升科研管理效率、相關学者进行创新性探索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整体看,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环境变化和阶段性要求,及时调整科研管理相关政策,为科研管理创造良好的政策氛围。20多年来,我国科研管理研究经历了起步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成熟期,每个时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与科研管理宏观层面的政策引导密不可分。当前,国家、地方和机构等围绕项目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转化、学术诚信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政策体系,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方向指导。随着科研管理进入深化变革期,加强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成为科研管理的新任务,因此,对政策层面进行细化和调整,强化质量控制与条件约束,将是科研管理实现创新发展的新诉求。
  (2)高校等科研主体应加强科研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营造科研创新的环境氛围,推动人才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重要推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研究角度看,高发文机构多为国内知名高校,显示出其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但机构、学者的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并未形成代表性的合作群体。此外,一些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的高校,对科研管理的重视往往不够,导致科研管理工作未能很好地支撑科研,因此,不同机构、学者间在该领域应加强交流与协作,形成研究合力,将科研管理作为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首要任务,聚焦前沿方向和关键问题,推动科研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3)从科研管理的未来趋势看,科研数据管理将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管理的重要内容。科研数据是科研活动中产生的数据,如实验、社会调查、观测数据、网络采集等科研过程数据,这类数据的获取、保存、管理和共享一直以来都未引起足够重视。大数据时代,充分挖掘科研数据的学术价值,最大限度推动科研数据的共享,可以有效避免重复选题,减少不必要的科研失误,提高科研效率。科研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将建立健全科研数据管理的规章制度,将规范科研数据的管理与共享作为其重要职责,使科研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4)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一直是该领域持续关注的重点。多年来,针对科研成果转化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科研成果转化率得到明显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当破除束缚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约束,加强科研成果的质量评价,使科研成果产出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拓宽成果转化的渠道和路径,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效益惠及广大科研人员;加强国际交流,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丹盈.科研管理的不确定性及其定量化方法[J].科研管理, 2002(1): 103-108.
  [2]Chiesa V. R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辩证法十六要素”并不是列宁有意识地主动建构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成果,而是对其哲学研读的收获所进行的归纳,并且仅仅是对关于主观辩证法(认识论)理论所得的一些小结。离开这个特定语境而人为地将其抽象拔高,特别是把“十六要素”直接作为客观辩证法的结构,并不符合列宁的初衷。  关键词:列宁;黑格尔哲学;伯尔尼笔记;辩证法十六要素  作者简介:张一兵(1956-),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
主持人话语:思想从来不是孤立的,理论的形成总有来龙去脉,离不开它居于其中的历史现场。理论的兴盛与衰落根系时代精神与思想情境的内在逻辑演变。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重要来源之一的德国古典美学,其诞生、兴起和衰落就在思想的历史联系与中断过程中,以理论的逻辑持续与断层方式出场,经历着自身生机与危机并在的文化历程。今天我与两位有着德国学习背景和一位有着英国学习背景的青年学者在徳国古典美学生机与危机视域中就德国古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5年至2006年,山东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会同省环保局,邀请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专家教授参加,开展了世界发连国家、印度以及国内兄弟省市的环境资源立法与可借鉴的研究。通过学习研究国外和省外的先进经验,为山东省“十一五”以及之后几年的环境资源正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该研究由立法机关牵头,行政执行部门
摘要:基于知识流动范围的视角,将区域知识溢出与区域知识转移划分为本地知识溢出、外地知识溢出、本地知识转移与外地知识转移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使用2011年~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探究了上述四个维度的知识流动强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区域技术吸收能力在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就直接影响而言,提高四个维度的知识流动强度均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就调节影响而言,区域技术吸收
2011年9月,为褒奖我军应急专业力量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苦练打赢本领、自觉锤炼战斗精神的进取意识,以及他们在执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与国际救援等任务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发出通报,对31个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彰。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榜上有名,并荣获“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先进单位”。
创新求变,是企业家口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亦是百度永远坚守的文化。  当云计算和大数据这股浪潮席卷而来之时,笔者有幸走进了这家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穿梭在落地窗包围着的办公区内,感受着日光的洗礼,聆听着众多技术人员坦陈自己的心路历程,百度的创新精神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其实,在很早以前,百度人就预见了数据激增、开放平台 应用的产业形态、云平台与终端结合等趋势。基于这样的预判,这个
王树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8年生于山东博兴。2000年和2003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到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2010年3月入选中科院化学所“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率先提出“结构识别与分子识别”协同的生物识别粘附效应,并用于癌症检测,因此获2010年世界科技奖提名。曾获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
摘 要:科技创新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而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山东省资本市场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山东省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一是完善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二是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三是加强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四是鼓励高科技企业场内市场融资。  关键词: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
摘 要:刑事调解是刑事司法体系整体性的进步要素,也是保护公众利益的利器。对于被害人而言,刑事调解的意义尤为重大。之前被害人几乎生活在法律真空中,在关乎诉讼主体的程序设置框架中处于劣势地位。尽管重新发现和恢复被害人身份的运动更多地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发生,但它之后逐渐向大多数欧洲国家扩展。被害人通过刑事调解制度变得“可见”起来。应该最大限度扩展刑事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这应该以限制国家公权力,扩展个人
摘要: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全面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山东乡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与群众期盼、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本文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总结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对推动山东乡村文化振兴、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