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学思维 培养空间观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以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为例,论述在数学课堂如何激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圆柱;表面积;空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72-0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把抽象的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化解几何图像的抽象性,助力学生更快、更好地建构空间观念。下面以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为例,论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
  一、把握知识联系,激活空间观念
  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基础。教师要注重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讲授新知之前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空间观念:一是要从学生已有的旧知中寻找切入点,这样不但能温故知新,还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空间观念;二是借助生活中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初步建立图形表象,激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片段1】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请拿出长方体学具,说说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生1:长方体有6个面,它的表面积指的是把这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师:长方体的6个面有什么特点?
  生2: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平平的,而且都是长方形。
  生3:也有可能有两个正方形。
  师:拿出圆柱学具,说说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生4: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两个底面的面积加上侧面的面积。
  师:圆柱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生5: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平平的圆形,但侧面不是一个平面图形,而是一个曲面。
  师:如果要制作一个圆柱形纸盒,接口处不计,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呢?
  生6:这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生7:它的底面是个圆形,面积很容易就能求出来,可是它的侧面怎么求呢?
  生8:求圆的面积时,是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现在或许也可以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吧!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相关知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探究圆柱的表面积奠定了知识基础;接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起圆柱的空间表象;最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制作圆柱”的情境中,学生利用“旧知”无法解决新的问题,学生达到了“ 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的“ 愤悱”状态 ,从而产生了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引导数学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促使学生建构几何概念,发展空间观念,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操作中观察;二是在操作中思考;三是在操作中想象。
  【教学片段2】
  师:我们通过讨论得知,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底面积的2倍。
  生1:圆柱的底面积很好计算,问题是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不容易计算。
  师:是不是可以尝试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生2:对,我们以前经常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卷起来,你有什么发现?
  生3:可以卷成一个圆柱。
  师:如果沿着它的侧面剪开呢?
  师:请拿出圆柱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师:圆柱的侧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是如何转化的?
  生4:剪开后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师:长方形与圆柱的侧面有什么关系呢?
  生5: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因为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增大或者减小。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师:那如何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呢?
  生6: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Ch=2πr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 底面积×2=2πrh 2πr2。(如图1)
  师:对,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我们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就可以直接求出它的面积了。
  生7:我们组有新的发现。我们不小心剪“偏”了,却意外地发现,圆柱的侧面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
  师:平行四边形与圆柱的侧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8:圆柱的侧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Ch=2πrh。圓柱的表面积=侧面积 底面积×2=2πrh 2πr2。
  生9:我们剪开后得到了一个正方形(如图3)。正方形的一条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另一条边长等于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Ch=2πr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 底面积×2=2πrh 2πr2。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才是一个正方形呢?
  生10: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时,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师:条条大道通罗马。无论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是正方形,都能得出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 底面积×2=2πrh 2πr2。
  通过数学操作,学生逐步发展了空间观念:一是在图形转化中发展空间观念。求圆柱的表面积的关键点在于求圆柱的侧面积,学生在操作中虽然将圆柱的侧面分别转化成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但是殊途同归般地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新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到了图形转化的奥妙以及“化曲为直”的魅力;二是“做”与“思”相结合。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问题 “转化成什么?”“如何转化?”“新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领学生,赋予数学操作更深刻的思维意蕴,从而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上,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实现思维创新,强化空间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操作等方式,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创新,强化空间观念。
  【教学片段3】
  生1:尽管我们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但是这样的公式看起来并不简单,计算起来也很麻烦。
  师:有更好的办法让计算公式变得简单吗?
  生2:可以借鉴圆形转化成长方形的经验,把圆柱的两个底面也转化成长方形,合并在圆柱的侧面转化成的长方形中,从而得到一个大长方形,只要求出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了。如图4,大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C,高就是(h r),圆柱的表面积S=C(h r)。
  生3:把整个圆柱的表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办法真奇妙呀。
  利用常规的图形转化得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后,不少教师就会认为教学目标已经完成。实际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把圆的面积推导经验迁移至圆柱当中,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通过把圆柱的表面转化成长方形,实现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无缝对接”,还进一步强化了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非朝夕之功,而需要滴水穿石的韧劲和坚持。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感性的素材,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数学思维,在图形转化中发展空间观念,实现“数学思维”与“空间观念”的“双丰收”。
  (责编 童 夏)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解决问题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四基”与“四能”出发,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深化知识体系、有效解决问题。为照顾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多交流算理,多总结数学建模方法,进而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有效解决问题,其中,数学建模对学生数学学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建模;数量关系;组织引导  [中图分类号]
[摘要]由周长到面积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提质”的认知之旅。以“认识面积”的教学为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使学生通过多元的操作,外化面积的本质,认清面积的本质含义。  [关键词]面积;平面图形;含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02  人教版三年级教材“认识面积”是学生在已经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结合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多设计一些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教学中适时地辅以有效性提问,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活动经验;数学思维;角的初步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里,有一类内容被通俗地称之为“规定性”知识,即经过简约化提炼和符号化表达的结果性数学知识。为了在几何测量单位的学习中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到亲切,就要把教材中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现成知识按其前人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进行还原,使“结果形态的知识”通过还原加工转化为“过程形态的知识”。  [关键词]规定性知识;结果形态知识;还原;过程形态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对“烙饼问题”教材编写和教学的研究与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教材的二次開发设计,并给出了该设计在教材中的位置安排和教学目标,阐明设计的思路与意图,以及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关键词]烙饼问题;二次开发设计;教学目标;说明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4-0013-04  一、教材的二次开发设计  周六,妈妈将和好的一
[摘要]“鸡兔同笼”是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教学内容。分析多个版本教材的“鸡兔同笼”,解读教材编排的意图,从学生的调查问卷、访谈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难点,提出了“鸡兔同笼”重组后的学习路径,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关键词]鸡兔同笼;逻辑;单元重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6-0009-04  “鸡兔同笼”
[摘要]“课程整合”“课程拓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关注和积极实践,已经成为深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理念。平时的数学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习题的练习,显得有些枯燥与无趣,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数学情感、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的培育,让数学变得好玩、好学、可亲、可近。  [关键词]特色课程;课程整合;数学素养;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传统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是:确定单位“1”——确定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方法。教师根据课堂实际,从学生出发,另辟蹊径,勇于探索,用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教学,取得了意外收获。  [關键词]整理数据;初步架构;熟能生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22-02  本文所谈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
[摘 要]针对传统数学作业枯燥、单一、封闭及学生不感兴趣等弊端,适当设计形式多样的体验式作业。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性,设计作业时可抓住以下关键点切入,即抓兴趣点,为新知学习蓄势;抓夯实点,为知识内化助力;抓拓展点,为学生思维助燃;抓差异点,为学生成长蓄能;抓创新点,为学生创造添彩;抓整合点,为学生素养添翼。  [关键词]体验式作业;第一学段;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摘 要]數学课,应该有数学味,有数学思考;要摒弃课堂的热闹,脱掉华丽的外衣,追求复杂中的简单。借“比的化简”来给课堂“化简”,“化简”其形式,“化简”其问题,“化简”其方法,让教学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关键词]教材;整合;化简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36-02  现在的课改可谓轰轰烈烈,一轮之后又是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