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记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这些年,几乎每一次离家都是去下乡。
  此次下乡是去一个叫仁山的村当新农村指导员,要去一年的时间,第一次去在早春二月八,倒春寒。经过澜沧江边,见到青山绿水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路边一棵棵攀枝花热烈地绽放,心一下子热了起来。这些攀枝花,还没有长叶,一开就是一树,给这早春带来无边的暖意。看着青山、江水、红花、村庄在眼前交替,心也随着江水荡漾起来。送我进村的同事开心地聊着天,沉醉在一路的诗情画意中。到仁山境内,已经是另一幅景象,青青的麦田,吐芽的柿子,与画有民族标识的阿昌族民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有着独到的山村味道。这里的阿昌族协会正举办首届祭祖文化活动,盛装的德宏州阿昌族同胞应邀参加,组委会还邀请了附近行政村的白族歌舞队参加,演出有独唱、歌舞、舞狮、舞大刀,集中展示了这一个民族勇敢向上的民族精神。来自粱河县的阿昌族同胞们德昌对我说:“一个村的人能组织这样有规模、有质量的演出很不错,这里的人们不简单,我们以后还要来。”我到仁山村以后,同事们离开回城。镇上给我与一位教育局的下乡队员提供了行李,在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安排给我们一间房,饭在镇政府食堂吃,住的地方没有电视与互联网,一下子的改变我们难以适应。从住的地方到仁山村有四公里,由于自己没有配置交通工具,每天都步行到村,有时搭一下“摩的”。这样的日子特别单调,已经完全脱离了热闹与繁华,抬头,就可以望见白云在西山之上飘浮,低头就见麦田由绿变浅,看不见热闹的图景,也没有见到失望的情绪,人们的生活就这样地自然而然,但这就是在农村生活的真实。
  与很多村一样,这个村的人出门打工的很多,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一部分年轻人做工就在附近的镇上和怒江州的六库,早晚二时这里可以见到许多年轻人,骑着摩托出门与回家,在奔忙中支撑起一个个家庭。
  曾与村里一位老石匠聊天,问他:“您正雕刻的是什么图案?”他对我说:“串串莲,代表吉祥!”坟墓上刻上瑞兽与芝兰莲花,体现的是人们对于吉祥幸福这一生存理想的永恒追求,每一个民族都一样,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一位大叔对我说:“我们这里是阿昌族的发祥地,有很多学者都来这里进行田野调查,保留了很多阿昌族语的老地名,比如山墩子叫‘整’,你们白族语中的‘整’为树,比较一下,是不是特别有意思?”我点点头,认可他的说法。阿昌族人在这里生活了两千年,这是他们的万代之根本,这里的人文都是他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在生存中积淀下来的,其中有这个民族豁达勇敢乐观的民族精神。
  有一个周末,与村书记左骏一行人到灌溉全村的响水河大沟渠头,一树树杜鹃花粲然如霞,水冬瓜树发出嫩黄的新芽。有一家人住在这里养着蜜蜂,有几只羊在山坡上晒着太阳,溪水在阳光下清澈透亮。这家人的房子,独立在森林之下、溪水之边、石头之上,很简陋,但很干净,有着一种过简单日子的满足。在居家人看来,生活的满足,不在于得到的多少,而在于有着希望的源头。生活在这里人们有着山水的依靠,有着最美蓝天的关照,有着果木花蜜的给予,还有草儿的馈赠,在主人微笑里我看到了满足于简单的幸福。到仁山村之前,有人告诉我:“仁山不山”。意思是仁山村属于坝区,村子集中,水源充足,是一个难得的居家福地,对于这一说法,我很认可。
  初到仁山村,曾经一起在职中教书的老同事何中武知道后,特地在仁山村的岳父家请我吃了一顿丰盛的家常饭,并邀请到村支书、社长、一位教师、一位当地文化研究者,目的是让我对村情有一个了解。他岳父家种植附子,岳父还开“摩的”,收入还算不错,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这个寨子叫丹梯,居民主要以阿昌族为主,大家在言谈中都透出一种达观。他们告诉我:“我们一直致力于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与保护,阿昌族的舞狮、大刀舞都有自己的传人。寨子中近年修建了阿昌族文化广场,每天都有村民有组织地跳广场舞,用优美的舞姿展示出了农村的活力与希望。”这让我很激动,这是如今许多寨子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们做到了,且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村庄与村社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乡土的爱其实在无声的坚持中,这是村庄永远的魅力之所在。
  走在仁山田园里,心里很踏实。乡间小路上不时有几头慢悠悠行走的老水牛,地垄中忽隐忽闪点缀着几个勤劳的农人,村庄在曼妙的轻烟下发出道道白光,光滑的水泥路连通着每一个村民小组,一幅山水田林路的写意画悄然出现在眼前。进入农家,洁净的地板、荫蔽的庭院、古朴的摆设悄悄吐露出温情,悬挂的全家福照片、腊肉、玉米无声展示着团聚与丰足的幸福。这样的时候,最喜欢坐在火塘边与这些乡亲烤火,听着外面的犬吠与鸡鸣,看着烧着“汩汩”的开水,在清醇回甘的茶中回味,内心有一股自己不能言说的温暖滋生。坐在农家,我会经常想起已经离世的父亲,他一生行走在泥土之上,在深山的校园勤心耕耘,没有一次到过繁华的都市,一生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回归乡土是他本来的愿望,他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已经与山村连为一体,体现了他这一生的价值。而我,这些年来亲近土地,即便不是我本来的愿望,但已经在泥土清香的包围中融入到田园,成为其中的某一种作物,受其土壤的滋养。
  日子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不变的标记是村子的名字,还有蓝天、白云、高山、河流、梯田,变的是火塘、炊烟、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生活图景,但无论变与不变,最不可改变的是人们心中对田园的依恋,以及无时不在心中升腾起来的悠悠乡愁。
  在仁山,让我体味到了一种来自泥土的亲切,让我体验到了行走村间小道的踏实。想着来之即安之,任何人融入一个地方都需要一个过程,就让时间静止一回,让来自地气的乡情浸洇一下空空的灵魂,披一身绿色的苔衣。
  二
  到一个地方,总是要对环境进行观察。早晨的漕涧坝子是特别宁静,但街上却不同,铺面开门都特别早,不到八点,几乎所有铺面都陆续营业。
  告诉我,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准,就先从菜市场开始。我进入菜市场,听见一对中年妇女在交谈,其中一个说:“我的孩子很孝顺,在外3000元左右的工资大部带回来,但必须帮她攒着,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我们自己的生活自己淘得下。”另一个说:“我的孩子也不错,正读大学,拿到了奖学金。”两位母亲的对白,都流露出一种无私的母爱,让人听着心情愉悦。菜市场菜品不算多,但摊位数量多,人流量比县城还大。   沿着开发区的方向走,只见新建的住宅小区整齐归一,宾馆到处都是,漕涧的确比县内任何乡镇驻地繁华。漕涧,地处大理州、怒江州、保山市的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有州际柏油公路过境,交通便利,商业发达,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具有加快发展的区位优势;漕涧,已经成为云龙县的经济开发中心,有许多的工矿企业,具有加快发展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漕涧,属于高原坝子,坝区人口稠密,漕涧村及附近的仁山村、仁德村合起来有2万多人口,人流、物流集中,具有加快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
  走过开发区,是一层层的梯田,有一片近百亩的油菜花,开得金黄灿烂。漕涧坝子海拔在1950米以上,处于太平洋季风与印度洋季风的交汇带,雨量充沛,但气候冷凉,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作物普遍要比周围的地方晚熟,大小春的茬口矛盾突出,小春必须栽种些生长期短的农作物才有利于大春的增收。由于耕地以梯田为主,机械化的生产已经具备条件,古老的生产方式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一幢幢的砖混房逐渐代替了土木老房,家家种树,户户养花,居家洁净安逸。
  最有特点的是老街。漕涧老街的形成历史应该已经很久,人口最为稠密,整条老街接近两公里,原来的青石板路已经变为水泥路,安上了太阳能路灯。曾经听人说,这里有上、中、下三个戏台,春节特别热闹。我走到了茶山的玉皇阁,正殿高大气派,金碧辉煌,在云龙的玉皇阁中最为巍峨,显示出一种凌云的气势。附近有漕涧白族的本主庙,本主神是明代三征麓川的明朝将领王骥,这位明朝将领是云龙白族普遍信奉的本主神,被白族人尊为“三崇建国鸡足佑民皇帝”,传说云龙民间的白族“吹吹腔”的表演就是为了纪念他,漕涧有三个古戏台足以证明明清时期这条老街的繁华。关于老街,流传着一句俗语:“漕涧街街两头尖,上卖豆腐下卖鸡”,形象地表述了街道的轨迹,古街顺山岭走向而建,有一定坡度,民居以街为中轴线,两边依街而建,尽管拥挤,但错落有致。古街上依旧店铺林立,依稀可见旧日的繁华。
  漕涧 ,一个让人进入便难以忘记的地方。
  三
  初到一个环境,人生地不熟,且要停留一年的时间,心里会有某种焦虑和不适。但这一路到漕涧,不论是在镇上,还是到村组,都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心慢慢安定下来。徒步走在乡间的小道,看见一垄垄的麦田中麦苗正青,群山环抱的坝子中到春分时节油菜花还在开放,远处山岚如画,近处炊烟袅袅,阳光澄澈,蓝天白云向你点头,似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像是回到生我养我的家。有这样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在计生服务站有了一个窝的原因。计生服务站有4位医生,每天都微笑着迎接那些病人,热情地为病人服务,门诊的流量不少,证明她们赢得了当地人的信赖。一位医生对我们说:“这里环境不错,出门就是广场,傍晚很热闹,夜晚这里人少,很安静,时间长了,你们会爱上这个地方的。”她们对于我们离家不适的理解,她们对我们言语上的关心,让我们享受到了人间那股春风。
  有一个晚上,她们收治了两位病人,需要加班。只见她们每个人都端着一盒盒饭,围在一起吃,不时端着饭去查看病人。我拿着一杯茶坐在院心,边喝茶边看她们工作的情景,检查、打针、手术、观察、安慰,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负责与关怀。这个时候,她们眼里只有病人,忘记了家中还有需要关怀的年幼的孙子、儿子、女儿,她们的敬业态度让我们肃然起敬,“白衣天使”的赞誉不是凭空取得。时间已经到子夜,她们的工作才得以完成,留一人值班守着夜,其他人才消逝在夜幕中。看到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种温暖直抵人心。人间的真情,普世的爱,时时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只是平时不为人关注而已。一直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同样的一种工作一天复一天的重复着,时间长了一定会有职业的倦怠,如我们做文字工作的人,周而复始的校对,就会觉得枯燥疲倦,但几个月过去,我并没有在她们的身上看到过一丝的懈怠。
  每隔几天,我都要看看那几张蒲公英的照片,每一次都仿佛看见一朵朵飘落的“降落伞”正着地、生根、发芽、开花,正以“吾心安处即故乡”的态度,用金黄的小花传递着无法停止的爱。
  四
  漕涧人是云龙人当中的“家乡宝”,将自己的家乡看得特别重。与我一起在旧州一起教过书的漕涧籍的老师绝大多数人回到故土安家,其中有我们的老校长邢正良。
  得知我到漕涧下乡,这些曾经的同事先后都给我电话,集体聚了一次。已经七十岁的邢校长精神很好,这位当过大队、公社干部,援过藏,并为实际负责人组织创办了云龙县农业技术中学的老人,曾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职工劳动模范”,荣获“人民教师奖章”。他妻子菊娘几次打电话给我,邀约我到他们家聚聚。邢校长两口子恩爱甜蜜,庭院中栽满果木花草,站在房顶的晒台上就见层层的梯田,有着老有所养的满足感。他们两口子,每天都要去广场练习唱歌,有着集体欢聚的快乐。看到我,菊娘就对我讲:“你变化不大,还是那时小娃娃模样!”说完大家都笑出了声,一起回到了在山村学校教书的激情岁月。
  看着这一群回到乡土生活的同事,看到他们有滋有味带有满足感的生活,内心似乎有一条小河在涓涓流淌,濯去了心上的蒙尘。我写下了几句诗:“看见你们,心音颤颤,即便命运是永无规则的山道,牵引青春的路标,依旧矗立在崇山的路口。”这是一群乡土的守望者,一生为着桃李的芬芳而无悔。
  与同事相遇,让我想起了我带过的那个班的学生,我给其中几位打了电话,请他们组织一次毕业二十年的同学聚会,借此了解一下他们在山村的生活状态,他们家园的绿色梦是否还在延续?结果特别让我满意,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去,没有一个人没有结过婚,没有一个人处在最贫困的阶层,觉得那时的教育算为成功,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
  这次下乡,让我对乡土的爱又深了一层。
其他文献
奶奶坐在屋檐下,又开始说起她记忆里的往事来。淡蓝色的暮霭开始把她的身影融化在屋檐的阴影里,映衬着她所见到过的那些罂粟花。村庄外面的田野里,有风不断地吹过来,潮湿、粘腻、温暖。村庄里流动的风,仿佛还是七十年前的神情,滇西北依然没有改变它的湿度和温暖,可以让一切有根的植物,茂盛地生长出叶子,绽放大朵大朵的花。奶奶说,春天来的时候,村庄外面的田野里,到处都会弥漫着罂粟花的香气,滇西北的阳光炽烈地暴晒着深
“顶头上司”的问题,就是我们对堆负责的问题。我们要求官员对党负责,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就是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福祉负责。衡量我们的工作的唯一标准,是是否对我们党的事业有利,也就是是否对义民负责。人民群众才是我们每一个官员的顶头上司。  在回答笔者的提问的时候,东北一位官员说出了这样的话:作为人类一分子的良心,作为一个有机会受良好教育的衣家子弟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激之情,作为一个共产党的官员对于自己
一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为的只是城里的一道风景,一段青梅往事,一座古旧老宅,一株枝蔓绵延的花朵,或许,就只是一泓碧蓝的湖水。  爱上大理,爱上下关那座四季刮风的城,很大程度上,缘于那一面高原之上的湖水——洱海。  儿时到下关,总要争着坐在临车窗靠北的位子上,只为在客车翻过崎岖山路,越过高高的“三台坡”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眼看到那天水一般
我校是一所二星级普通高中,除去我县两所四星级高中收去近4000人,还有一所民办高中的激烈竞争,我校生源基础普遍较差,学业水平测试过关成为我们老师和学校的头等大事。对于我们政治学科而言,需要我们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效益上做足文章,实现高效课堂,达到全部合格的目标。回顾执教高二几年的经历,我认为注重方法指导是提高政治学科合格率的重要途径。学生掌握了方法,拥有了金钥匙,便会增强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制英语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教学场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课堂教学 效果  跨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广泛进入中学课堂。这为一直努力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教师们开辟了新天地,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把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这篇文章是关于土耳其塞浦路斯最大的黏土制品机械生产商之一,位于莱夫科萨的Gurdag Tradingand Industry(GTI)公司的螺旋挤出机的优化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各种方式
<正>为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缺少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它将动态、形象、美观、科学的信息、高效、便捷的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