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色原理演示仪演示颜色为什么失真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用小电动机、电池、小轴承,光盘等小工具制作了一个三基色原理演示仪,在刚开始演示实验时发现,该演示仪演示出的颜色总是失真,为了找出原因,我仔细分析了该演示仪的原理和演示过程,终于找出了颜色失真的原因,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三基色原理演示仪依据的原理是:把两种或多种颜色盘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小发动机令其快速旋转,从而看到的新的颜色。
  根据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例如:
  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蓝色=品红,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颜色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我选了三张光盘,表面分别涂上颜色:红色绿色各占50%,绿色蓝色各占50%,红色蓝色各占50%,通过小发动机令其快速旋转,分别用来演示上面的混合颜色,在刚开始演示实验时发现,该演示仪演示出的颜色总是失真,红色加绿色不是黄色而是黄色偏浅,绿色加蓝色不是青色而是青色偏浅,红色加蓝色不是品红色而是品红色偏浅。到底怎么回事呢?
  原来,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我忽略了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也就是:
  白色-红色=青色,
  白色-色=品红,
  白色-蓝色=黄色,
  另外,如果把黄色和青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
  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
  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
  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
  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人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颜料三基色”的混色在绘画、印刷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颜料三基色”中,红绿蓝三色被称为相减二次色或颜料二次色。在相减二次色中有:
  (青色+黄色+品红)=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
  所以,单纯的说三基色是不科学的。因为要看三基色应用的场合,不同的应用场合三基色是不同的:
  加色法原理通常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等主动发光的场合,所用的叫“三基色光”,具体颜色是红、绿、蓝三种。
  减色法原理通常用于印刷、油漆、绘画、彩色打印等被动发光的场合,所用的叫“三基色颜料”,具体颜色是青色、品红、黄色三种,打印机中就是用这三种颜色颜料的墨盒。
  因此:红颜料加绿颜料得不到黄颜料,只有红光加绿光才可以得到黄色光;红颜料加蓝颜料得不到品红色颜料(紫色颜料),只有红光加蓝光才可以得到品红色光(紫色光);绿颜料加蓝颜料得不到青颜料,只有绿光加蓝光才可以得到青色光。
  所以:判断结果时要分清楚是颜色主动发光的场合还是被动发光的场合,我制作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就属于被动发光,所以该演示仪演示出的颜色总是失真,如果用“三基色颜料”来演示,颜色就不再失真了。看来对于颜色知识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探究能
本文表述了在一定条件下,直角三棱镜中存在着新射角与入射角某种规律性的有关结论,然后应用数学知识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几个实例分析与探讨,说明直接通过结论进行推理
问题 人造地球卫星在高空沿轨道运动时,会受到稀薄大气的摩擦作用,这种摩擦作用对卫星速率有何影响?  定性分析  稀薄大气的摩擦作用对卫星做负功,有使卫星动能减小的趋势,但由于卫星处于地球的引力场中,速率减小使卫星实际受到的向心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因而做向心运动,导致轨道半径减小,这又将使卫星与地球的引力势能也相应减小,由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除抵偿摩擦力的负功还有余,从而使卫星的动能反而增大,因而它的
在长为2l,宽为l的矩形导线框abcd的一半区域里,有垂直线框平面的不断增强的匀强磁场,如图1所示。已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B=kt,则导线框中点e、f两点之间的电势差是多大?    以上问题在高三多种复习资料中出现,给出的解答思路及其结果如下两种。  第一种:导线框abcd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物理学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完美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借助一定手段把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解答物理问题。本文举例阐述了几种使抽象物理问题形象化的方法,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形象;抽象;物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9)9(S)-0063-2    很多物理题有严谨与抽象之美,但作为高中生,经常做严密的推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程”是规范的教学内容,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它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科学探究实验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不仅会极大地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也能使学生得心应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