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之于教育的价值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互联网 ”以席卷一切的气势影响着各行各业。当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2015年5月23日,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于中国青岛开幕,会议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共同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研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更加广泛的实施应用;7月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
  “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已建成多年,网络课程也建了一茬又一茬,但现在的中小学课堂,除了PPT替代了传统的板书,与十几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上网查找资料、传递信息,这也仅仅是教育对信息化手段的初级应用。
  “互联网 ”之于教育的核心价值还需要教育人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互联网”或许只是一项技术,一个工具;“互联网 ”却可能是一种思想,一条策略。“互联网 教育”是大数据时代教育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发展,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式。“互联网 教育”,提倡的是资源整合,“世界是我的学校”成为可能。近几年新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等就是一种尝试。
  本期策划探讨“互联网 ”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试图通过一些实验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E动课堂”建构、行政管理信息化及区域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的经验,寻找学校管理的新思路新方式。可视化、智能化、科学化,这或许是“互联网 ”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目标。这也就需要教育人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观和价值观,改变教育行走方式,提升信息素养。
  “互联网 ”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深入骨髓,但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不能技术化或技术至上——更智慧的是人!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3所小学的集中调研,从科研的视角发现学校教学管理所呈现出来的质量主体系统、支持系统、保障系统、目标系统样态。在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基础上,提出需要正确处理好学校的课程规划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管理的刚性约束和教师的弹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操作的具体举措和成果的系统提炼之间的关系,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关键词】教学管理;质量样态;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
【摘 要】培养终身阅读者是语文教师的独当之任和重要使命。我们要在阅读课程的开发中漫游,在书籍的文字世界中徜徉,要通过自己手不释卷的行动和对阅读课程孜孜不倦的开发,影响和带动自己的学生、身边的同事。  【关键词】终身阅读者;阅读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71-03  【作者简介】李洪祥,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关键词】9的乘法口诀;问学;发问;追问;叩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3-0056-02  乘法口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除法计算的必备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二上《9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当学生凭借已有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独立编写出9的乘法口诀后,和学生展开了深度交流。   【教学片
【关键词】唤醒经验;操作体验;建构概念;认识厘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1-0053-05  【设计理念】  经验是指在已发生事件中获得的知识。小学生知识理解的“内因”和“内在图式”大多隐于经验之中。无论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还是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都应该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因”和“内在图式”,只有将之真正把握好,才能使学生
【关键词】问题;导引;探究;圆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3-0055-04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从数学家的角度看,圆的美可能不仅指美学意义上的平衡、对称、和谐、圆满等,还在于圆较之其他图形蕴含着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涉及更多数学对象,对数学发展的作用更大。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看,圆是小学阶段
【关键词】英语;单元复习课;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1-0065-03  复习课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避免陷入枯燥的“炒冷饭”的局面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目标、资源和方法上进行整合,从而为学生的语言生成
【摘要】近年来,为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集团化办学蓬勃兴起。名校通过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推动着教育集团分校的发展。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分校的由弱变强,除了核心校的专业引领外,自身的有效作为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价值认同;融合创生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66-0031-03
于永正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是啊,于永正自己就是这样一本书,是一本敞开的关于如何堂堂正正做人的教科书。他的妻子说:“老于他,行!”他的女儿说:“俺爸是个好人!”他的学生和徒弟说:“我骄傲,我是于老师的学生!”他的领导和同事说:“人如其名,永正!”打开于永正这本书,一如走进他的课堂,我们同样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于永正,一个风铃般响亮悦耳的名字。在江苏,甚至在全国小学语文界,只要提起他,
聆听了李洁老师的课,让我相信:课堂,也是有格局的。  一、仁爱的情怀,营造自由的心理氛围  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教学的软环境,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悄然反映,要营造这样的心理氛围,需要教师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宁静致远的涵养,更需要教师有仁爱的情怀。  你看,李洁老师选的Monkey, Monkey,What are you doing?这首歌,内容和课文完全贴合,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跟唱中悄然打开了心扉,
【摘 要】集团化办学形态很多,教育联盟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浙江省义乌市各教育联盟以优质均衡为目标,由多所独立法人学校组成,以松散型集团办学模式呈现。一直以来,该教育联盟坚持求同存异、因校制宜,探索适合各校特点与发展的办学道路,形成“四圈辐射、扇形覆盖”教育协作发展格局,学校间实现“四同三共享”。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联盟从组织架构、运行方式、发展路径三个方面展开探索,形成一“会”三“组”、四“化”四“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