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顶岗实习是中职养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阐述了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认识,分析了目前养殖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职;养殖专业;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
顶岗实习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中等职业学校要适时地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习对学校、实习单位、尤其是实习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养殖专业来说,顶岗实习更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既可以向学生完整地展现真实的企业场景,使学生了解企业情境和岗位要求,不断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学习;又可以使学生在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增强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以及合作创新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获得健康、全面的人格发展。
二、养殖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目前中职养殖专业实行的是"2+1"或"2.5+0.5"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或两年半,然后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根据学生就业的意向不同,可选择的实习场所主要有畜禽养殖场、畜场、养殖站、家畜繁殖改良站、饲料生产加工厂、动物疾病控制中心等。这些场所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问题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在养殖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一些问题。一是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够。二是学生适应能力差。三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管理难度大目前养殖专业顶岗实习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另一种是学校统一安排,实践证明统一安排效果比较好。由于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地点分散、远离学校,学校受师资、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对每个学生做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学生在生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
(三)学生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有些企业局限于眼前利益,忽视对实习学生的安全、报酬、劳动和生活条件等权益的保障,学生感到不被企业尊重和重视,就会找各种理由离开实习单位。
(四)考核不严格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地点分散,学生的考核工作基本由实习单位负责,很多企业对学生的考核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体现严格、公平、公正,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管理。
(五)实习岗位技术含量低
有的企业担心学生的能力,也有的企业本身规模小、效益差、管理不规范等,他们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技术含量低,而且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学生不能真正学到需要的专业技能。
(六)工学不能很好结合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顶岗实习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或半学期,这很难和实习单位的生产活动相衔接。如春秋两季的动物防疫、孵化等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由于受教学计划的影响,学生往往会错过良好的实习锻炼机会。
四、应采取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中职教育理念的理解
通过日常渗透使学生尽快理解中等职业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知道学生到企业一线生产实习不会降低是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特别是校内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
(二)做好顶岗实习前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
第一,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第二,进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守劳动纪律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教育。第三,进行岗前指导,让学生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帮助并指导学生提高与人沟通的协调能力。第四,进行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提升实习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五,进行学生安全和法纪教育保证学生实习安全。
(三)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校企要签订实习协议,学校与学生要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这样既能规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又能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加强学生的监控和考核工作
选用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比较集中的企业,指导教师可以轮换蹲点,对学生分散的实习点,实习教师可定期现场指导,平时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积极利用网络、通讯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辅导答疑,校企共同制定严格的考核考评办法,包括对实习纪律、操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学生的实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五)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证明,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六)进行岗位轮换实习
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养殖专业的技术、生产、管理、推销等工作岗位,可进行分组轮换实习,根据不同岗位性质及工作要求,分别安排数周时间,如在猪场实习的学生几周后调换到奶牛场或其他场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了解岗位的性质、任务和职责,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七)校企共同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受企业生产状况的影响,顶岗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人数都很难预测,为了更好地与企业衔接,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就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编写实用教材等。与企业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本校内完成的课程,可放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总之,顶岗实习作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另外,中职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也需要因势利导,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把握实习指导过程
的每个环节,落实具体的实习计划,完善顶岗实习机制。
参考文献:
[1]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尚志平.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陈桂芳.中职生就业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张建平.职业素养训练系列教材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中职;养殖专业;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
顶岗实习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中等职业学校要适时地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习对学校、实习单位、尤其是实习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养殖专业来说,顶岗实习更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既可以向学生完整地展现真实的企业场景,使学生了解企业情境和岗位要求,不断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学习;又可以使学生在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增强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以及合作创新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获得健康、全面的人格发展。
二、养殖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目前中职养殖专业实行的是"2+1"或"2.5+0.5"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或两年半,然后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根据学生就业的意向不同,可选择的实习场所主要有畜禽养殖场、畜场、养殖站、家畜繁殖改良站、饲料生产加工厂、动物疾病控制中心等。这些场所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问题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在养殖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一些问题。一是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够。二是学生适应能力差。三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管理难度大目前养殖专业顶岗实习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另一种是学校统一安排,实践证明统一安排效果比较好。由于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地点分散、远离学校,学校受师资、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对每个学生做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学生在生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
(三)学生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有些企业局限于眼前利益,忽视对实习学生的安全、报酬、劳动和生活条件等权益的保障,学生感到不被企业尊重和重视,就会找各种理由离开实习单位。
(四)考核不严格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地点分散,学生的考核工作基本由实习单位负责,很多企业对学生的考核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体现严格、公平、公正,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管理。
(五)实习岗位技术含量低
有的企业担心学生的能力,也有的企业本身规模小、效益差、管理不规范等,他们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技术含量低,而且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学生不能真正学到需要的专业技能。
(六)工学不能很好结合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顶岗实习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或半学期,这很难和实习单位的生产活动相衔接。如春秋两季的动物防疫、孵化等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由于受教学计划的影响,学生往往会错过良好的实习锻炼机会。
四、应采取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中职教育理念的理解
通过日常渗透使学生尽快理解中等职业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知道学生到企业一线生产实习不会降低是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特别是校内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
(二)做好顶岗实习前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
第一,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第二,进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守劳动纪律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教育。第三,进行岗前指导,让学生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帮助并指导学生提高与人沟通的协调能力。第四,进行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提升实习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五,进行学生安全和法纪教育保证学生实习安全。
(三)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校企要签订实习协议,学校与学生要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这样既能规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又能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加强学生的监控和考核工作
选用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比较集中的企业,指导教师可以轮换蹲点,对学生分散的实习点,实习教师可定期现场指导,平时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积极利用网络、通讯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辅导答疑,校企共同制定严格的考核考评办法,包括对实习纪律、操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学生的实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五)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证明,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六)进行岗位轮换实习
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养殖专业的技术、生产、管理、推销等工作岗位,可进行分组轮换实习,根据不同岗位性质及工作要求,分别安排数周时间,如在猪场实习的学生几周后调换到奶牛场或其他场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了解岗位的性质、任务和职责,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七)校企共同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受企业生产状况的影响,顶岗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人数都很难预测,为了更好地与企业衔接,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就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编写实用教材等。与企业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本校内完成的课程,可放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总之,顶岗实习作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另外,中职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也需要因势利导,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把握实习指导过程
的每个环节,落实具体的实习计划,完善顶岗实习机制。
参考文献:
[1]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尚志平.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陈桂芳.中职生就业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张建平.职业素养训练系列教材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