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原因探讨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自主合作学习背景及概念
  
  课程改革是教育的整体性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是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三个转变”的标志;这次课程改革是对教育领域的全新洗礼,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批判,是对陈腐知识内容的摒弃,是对“机械”学习方式的裁汰;它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改变着人们教学行为。
  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一堂好课,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知识不仅得以巩固,更会有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能力进行自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好,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应试能力得到提升,其综合素质也能上新台阶。
  
  二、探讨低效现象背景
  
  在自主合作的大背景下,本人也对这种全新的模式充满了憧憬,多年来老师满堂灌的现象多少有了些改善。因此,本班课堂进行了大胆尝试,座位进行了编排,按照小组合作的模式就坐,每天的课堂以讨论为主,把大部分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课堂气氛热烈了,以前基本不动的学生也动了起来,积极和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交流,然而考试结果出来了,从所未有的差,大部分学生退步,而且自习课也开始不那么安静了,大家的心仿佛多了些浮躁。
  
  三、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原因分析
  
  1.对合作学习存在错误的认识。在教学计划完成方面: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班级规模较大,通常分组难度较大,必须分成十个左右的小组,而这就给管理带来难度,教师在管理课堂上花了大量时间会影响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其次更多老师关心的是学生成绩:学生考试分数是衡量教学质量唯一标准,分不仅是学生的命根,更是很多老师的命根,合作学习占用教师课堂讲解时间,对知识的讲解会很不全面,光靠学生合作是不可能到位的。
  2.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低效
  1)合作前
  ①小组分组无计划性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班级小组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左右座位自然分成两三人或四到六人小组,而座位编排的时候又基本是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更不乏后面学生成绩偏落后的现象,这样同组人员搭配不够合理,组员长期一成不变,男女生不能进行互补学习,好中差生不能进行互帮,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即便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随机分组,或让小组自由组合的方法,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成绩较突出,表现力强的学生,一直是发言的代表,而表达能力较差,较为内向的学生却一直没有锻炼的机会,渐渐地他们也就不愿意加入到小组互动中来。所以这种分组实质上也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而是滋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惰性。
  ②合作内容的不恰当性
  由于英语这门学科的独特性,教师布置任务不像其它学科那样明确,在课堂讲授和布置任务时要较多的使用英语,如果教师语速较快,生词较多,并且缺乏必要的讲述,大部分学生很难听懂,就更别说去完成任务了。因此,老师一个任务下来有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该讨论什么内容,只能在那装样子,即使听懂了任务,讨论时也难以用英语进行表达,往往在下面母语讨论,在表达时又困难了。而真正低效的原因还在于讨论问题的不适宜性。
  2)合作过程
  ①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我们在听课常常看到有的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便有了松一口气的感觉,因为终于不要自己讲解了,现在就是学生为主体的时候了,学生是主演了,所以在台前开始放松运动,看看时间,看看教案,在看看下面的热烈场面,感觉真好。而有些教师虽也在巡视,但只是看看各小组有没有在讨论,对小组的讨论内容不闻不问,权当散步。
  ②讨论时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每节课时间有限,留出来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多了,教师的任务就难以完成,我们常会发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刚布置任务两三分钟就终止学生们的讨论,所谓讨论只是他们教案的一部分,是课堂设计的表现,学生的讨论刚有个头绪,就被终止,实际是这么短时间是不可能讨论完的。
  3)活动后
  评价单调
  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都会机械性的给出good, good job之类简单的评价,却没有具体的分析,好的观点没有深入阐述或总结,一般的观点也会鼓励性的给出这样的评价,小组相比就没有了对照评比,长久学生对问题答案会有无所谓的态度。还有部分教师喜欢表扬优秀的学生和小组,几乎每堂课都对那些优胜队加以赞扬,而忽视了对其他小组的鼓励。
  
  四、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合作意识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克服教师和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对策,才能真正实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呼吁世界人民行动起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广东是海洋大省,保护海洋的任务非常繁重
近年来室内环境污染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针对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室内环境保护知识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室内环境保护知识不够全面,因此,加强
有好多人总对我说,做老师真好,面对着一个个活泼可爱,天真有趣的学生,不像其他工作,不是去面对冰冷无趣的机器,就是去面对尔虞我诈的生意“朋友”或是病怏怏的患者。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我只能淡淡的一笑。做老师的都知道:教师的工作真的是甜中伴着苦,因为学生似乎也能分成三六九等,有成绩好表现好,有成绩一般但人还不错,也总有一些成绩不行表现还特差的后进生,让做老师的花了大量的精力,教育的结果往往还差强人意,因为
伟大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反对工农运动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个人思想的局限性,也有国内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导致陈独秀思想上产生误区,认为只有靠压制工农运动来应和大
期刊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录了从春秋到清代的六十多首古代诗词,这些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对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作了丰富多彩的描绘,构成了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
一节历史课要想上得成功,良好的开端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新课”对一堂课的重要作用正在于好的导语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它的设计效果、知识性、趣味性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是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导入法。  一、单刀直入法  用解释标题的方法导入新课,这也是最传统的导入方法,历史课每一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改革,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灌"得太多,常常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
研究权力的内涵、特征、类型、成本,以及权力与机构、权力与政党等关于权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能更好地理解与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