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身边数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40-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思考、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挖掘学生身边实际生活中隐藏的数学资源,并把这些鲜活的数学资源巧妙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存在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从而亲切数学,喜欢数学。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利用校园环境中的数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自主学习的程度就越高。学生每天都在校园里学习、生活。他们对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既熟悉又感兴趣。校园里面处处都隐藏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巧妙挖掘,并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第6册)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一说操场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分别有些什么?回到教室后,我再让学生说一说教室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分别有些什么?教室的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西北角分别又有些什么?这样便把本课的方位知识巧妙融入于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之中,学生倍感亲切。这样的教学,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又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6册)之后,我先让学生计算出教室里课桌面、黑板、教室地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走出教室,计算出校园里旗台、沙坑、篮球场的面积。只见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忙着测量、计算。在他们的眼里,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二、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叶澜教授认为,当数学同儿童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时,数学才具有活力,富有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每天除了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外,还要融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只要善于发现,社会生活中蕴含了更加丰富的数学资源,这就要靠我们用心观察、慧眼识别。
  例如,教学《数学广角》(第7册)中的烙饼问题。烙饼对于北方的孩子是非常熟悉的事情,而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却感到很陌生。因此,我依据地方特色,把教材中的烙饼问题改成煎薯饼问题。因为我们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喜爱吃薯饼,煎薯饼是孩子们社会生活中既熟悉又喜欢的事情。而且煎薯饼和烙饼方法相同。课堂上,学生一听说煎薯饼都十分兴奋,他们兴致浓厚,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10册)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现实生活情境:明天是邱老师爱人的生日,老师买了一个长方体的生日礼盒,想把礼物包装得漂漂亮亮的,可又不知道要买多少包装纸才既够包装又不浪费。你们能帮老师算一算吗?学生听了都很想试一试,可一时又想不出办法,急得抓耳挠腮。这时我进一步启发:“需要多少包装纸与长方体礼盒的什么有关?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便把本课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生茅塞顿开,激活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利用时事新闻中的数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事新闻、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如果能将隐含于其中的有价值的数学资源挖掘出来,无疑给数学教学注入鲜活的血液,使数学教学更具新鲜感、时代感。
  例如,教学《年、月、日》(第6册)一课。因为教材中呈现的“申奥成功”情境图在时间上离学生较久远,他们普遍感到很陌生。于是我更换为学生较熟悉的“北京举办奥运会”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间。另外,我还把近几年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制作成动态视频呈现给学生,如:汶川地震、神舟五号、六号升天、“嫦娥一号”绕月飞行等。让学生说出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这样教学,把数学知识自然的融入时事新闻之中,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润物无声地接受了爱祖国、爱科学等相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又如,教学《秒的认识》(第5册)一课。在导入环节,我先播放体育比赛新闻的视频片断:我国奥运健儿刘翔如迅雷般跨过终点时,全场欢呼雀跃、掌声如雷,解说员激动地汇报出他的成绩是12.91秒!然后我问:“刘翔的成绩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的?1秒有多久呢?你想认识秒这个单位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学生在振奋人心的现实情境中体验了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为新知教学作了良好的导入。
  四、利用自然现象中的数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大自然奥秘无限、其妙无穷,自然现象中同样孕育着许多有趣的数学资源。看似平凡的自然规律与数学王国中的知识规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应该敢于发现、大胆研究,使数学教学贴近自然、增添魅力。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第9册)时,我先播放春夏秋冬的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换、周而复始,从自然现象中获得对“循环”的初步理解,接着,我启发学生:“像这样的事例,你还能从自然现象中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第二天早晨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有的学生说:“果树都是每年开花、结果,年年如此。”等等。学生通过自然现象中的循环现象体体验“循环”的规律性。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1÷3、28÷18”等算式,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这样教学,让学生在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
  又如,教学《轴对称》(第10册)一课。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树叶、蜻蜓、蝴蝶等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外形特点,并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获得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感性认识。   五、利用学生身体结构中的数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伟大杰作,其身体结构特点,包括身体各部分大小、比例等,蕴含着鲜为人知的数学资源。学生对自身身体结构、生理发育充满了好奇,从这些方面入手挖掘数学资源,极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第6册)时,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拇指甲的大小约是1平方厘米;把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伸开拼成的正方形大小约是1平方分米;四位三年级的小学生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的大小约是1平方米;等等。这样,学生结合自身身体结构特点感性认识了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他们不但学得有趣,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又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第5册)一课。在认识几分之一时,可以通过对人体各部分比例进行实际测量,使学生知道:嘴巴宽度约占同一水平脸部宽度的1/2;下巴长度约占脸长的1/5;眼睛的宽度约占同一水平脸部宽度的3/10;等等。这样教学,既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历程,同时也是他们探索自身身体奥秘的过程。
  六、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经验的真实暴露。课堂中我们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包容、接纳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巧妙挖掘错误资源,有效地利用它为教学服务。
  例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7册)一课。学生在计算290÷30时,许多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为290÷30=29÷3=9……2。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马上指出错误,而是问学生:“怎样检验这道题是否正确?”学生检验之后都明白做错了,但不知错在哪里?这时我又问:“看看除法竖式中的余数2在什么数位上?它应该表示什么?”学生急忙观察自己的除法竖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余数2在十位上,应该表示2个十,即20。这样,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错误感到惊喜,并痛定思痛,对知识加深了理解,印象更加深刻。
  总之,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乐学、会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善于捕捉、巧妙挖掘,使数学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上、封闭在书本中。应该努力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兴趣盎然,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魅力无限!
其他文献
Some new criteria for the chaotic lag synchronization are proposed. At first, lag synchronization scheme for identical master-slave Lur’ e systems by replacin
涡旋压缩机中的涡旋体精密测量和精密加工是其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其加工制造和测量水平直接决定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效率和整体性能。论文针对国内外在涡旋体加工和测量方面研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走向平等交流,教与学、师与生互动并结合, 因些动态生成式数学课被大力提倡,本文探讨了动态生成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关键词】动态生成 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38-0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是高中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中学生成为了主要的使用群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高中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笔者结合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学思想所得出的启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一些实施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孔子 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目的:探讨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技术对10例原发性心
【关键词】新型教学 主动 交流 探究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42-01  近几年来,为适应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各地学校高中阶段全面完成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后我们每位教师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当前如何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
目前,在表面形貌测量领域,扫描探针测量装置是最直接、最能如实反映被测试件表面形貌的有效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作为扫描探针显微镜家族的一员,在金属导电材料表面形貌测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小测量范围、较弱的深-宽比测量能力这两个缺陷一直是该技术的诟病,也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因此开展大范围、高深-宽比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的研究对现代微
以全球化、动态化和用户驱动为显著特征的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可避免地对现代制造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表现为现代制造系统的运行环境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比如中途不可预知任务的插入以及设备故障等。所有这些不确定因素要求现代制造系统内各组成要素能够更好地配合协作,动态快速地响应来自制造系统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扰动,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达到制造系统运行的整体优化。本文以类生物化制造系统的协调机制为研究目标对
【摘要】当前,所有大学都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因开班人数较多,课时有限,如何使这门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启蒙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更多职场常用的办公操作,是目前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以上一些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方法与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集成电路的存储、处理等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着14nm节点制造工艺芯片完成量产,以缩小二维尺寸提高集成电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