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聘请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现象研究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聘请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现象较为普遍。采用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民办高校聘请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初衷、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民办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聘请;离退休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4.029
  我国自从1984年在浙江成立第一所民办高校至今,民办高等教育已走过了31年的历程。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成人高等学校296所(包括民办成人高校1所)。[1]民办高校的数量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19.77%,民办高校自2010年以来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显示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一些问题的制约,如土地、经费、师资等,特别是比较突出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的不合理已影响到了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研究以当前民办高校争相聘请公办院校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这一现象为切入点,探讨民办高校解决师资问题,推动民办高校稳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 民办高校专、兼职体育教师现状
  截至2014年7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为121所,其中民办高校的数量为29所,民办高校的数量占到全省普通高校的23.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和全国其他民办高校一样,河南省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其中师资问题尤显突出。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29所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专职教师,兼职和代课体育教师较少,而兼职体育教师中多数为从公办院校离退休的高职称体育教师。通过对专职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除去刚入职大学生未获得职称外,讲师职称教师是主体,人数比例最多,助教和副高、正高的比例均较少。可见民办高校专职体育教师队伍的职称明显偏低,而这种现状是由于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流动性强、年轻人多、科研条件相对较差、职称晋升难等多重原因造成的。
  2 民办高校聘请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多重原因分析
  2.1 迎评需要
  民办本科院校高薪聘请从公办院校离退休的高职称体育教师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本科评估,而民办专科层次高校则是出于升格的需要,因为本科评估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国家对教师的职称结构有严格的硬性规定,高职称教师比例达不到要求就是不达标或不合格。因此,从公办高校退下来的高职称体育教师就成为了各民办高校眼中的“香饽饽”,而一旦本科评估过后或者过了当年的专升本评估后,部分民办高校为了节省开支就会裁掉部分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所以,民办高校聘用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合同一般都较短,多采用短期兼课、临时代课或短期专职的聘用形式。
  2.2 以老带新需要
  民办高校高薪聘请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本校专职青年体育教师的快速成长。特别是对于在公办院校有较高知名度和科研水平的老教授,民办高校都视之为可以再利用的“珍宝”而诚心聘请,并希望这些老教授能在本校多干些时间,以提升本校的知名度和体育教学、体育科研实力,带动本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特别是作为学术带头人和行业专家的身份引领本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被民办高校应聘的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一般都安排很少的课,主要是希望将他们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为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2.3 解决师资力量薄弱需要
  职称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知识水平和职称级别的科技人员之间的构成比例和相互关系,它是科技人才群体队伍的质量和效能的重要标志[2]。调查发现,在河南省9所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专任体育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体育教师比例不到15%;在公办本科院校将引进体育教师的门槛提高到博士学位时,河南省民办本科院校很难引进到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专任体育教师中35岁以下年轻人所占比例超过60%,35至55岁的体育教师群体数量明显不足,骨干教师队伍呈现“塌陷”式稀缺。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民办高校寄希望通过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到校兼职或代课弥补存在的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因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流动性强而造成的骨干教师群体数量过少的问题。
  2.4 节约经费开支需要
  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尚未建立起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学校基金会运作等经费筹措和运行机制,因此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生养学”的模式。[3]经费的短缺造成民办高校在运营的过程中处处考虑压缩和节约经费开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培养一名高职称体育教师不但周期长、费用高,还要承担培养成之后“跳槽”的风险。而聘请公办院校离退休高职称体育教师就节约了培养费用,而且聘用过来后就可以成为科研带头人,非常的经济、划算。
  2.5 提高体育管理水平需要
  民办高校的体育部、系多受建校时间短、人员流动大、青年教师多的影响而缺乏高水平的体育管理人才,通过聘请从公办院校体育行政管理岗位上离、退休的高职称体育教师可以提升民办高校的体育行政管理水平,满足民办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攻坚的需要。
  3 民办高校所聘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管理
  我国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民办高校办学独立的、宽松的自主管理权,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独立自主的管理体制,结合合理的聘用制度,构建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科学、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4]。外聘高职称离退休教师是弥补民办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推动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各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经费投入、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各民办高校对所聘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管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各校主要的管理方式有两种,一是由校人事处或教务处统一管理,一是由聘用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体育系或公共体育部等承担管理任务。高职称退休体育教师被民办高校聘请相当于自己的二次就业,与大学生就业有相似之处,就是依据“双向选择”的方式相互满意对方的条件后,多采用短期兼职和临时代课的方式签订劳务合同,当合同期满后视双方意愿尤其是校方需要、学生满意度等情况续签劳务合同或不再继续聘任。如果合同有效期内出现一方违约会依照合同有关违约的条款规定处理。相对于民办高校对青年专职教师的管理而言,对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要求就没那么严格,尤其是在时间方面,民办高校多给予老教授们足够的人文关怀,多不再要求他们像年轻教师那样采取“坐班制度”,并依据他们的意见分配教学、科研及指导青年教师等任务。民办高校对高职称退休体育教师要求较高的是他们授课的学生满意度以及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如果这两方面不能满足学校的要求,高职称退休体育教师就会被校方按照合同中的有关条款解聘。   4 民办高校聘请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
  4.1 易导致专职中、青年体育教师心理失衡
  民办高校聘请从公办院校离退休的高职称体育教师多采用的是高薪聘请的方式,这种方式极易造成民办高校中专职中、青年体育教师心理失衡。我们知道,民办高校专职中、青年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干力量,而他们的薪资水平往往因职称较低而远不及外聘的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这样就容易打击中、青年专职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民办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4.2 民办高校对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管理弹性过大
  民办高校对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管理水平普通较低,管理方式不健全,过于急功近利。特别是对待为了迎评而短期聘任的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部分民办高校更是过于商业化和简单化,把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学历证、职称证、学位证等证书当作了商品,不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而是为了迎评过关,过关后就会很快为了节省开支而将外聘教师辞退。有的民办院校则对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疏于管理,对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得过且过,不及时处理,这样就让学校专职教师感觉不公平,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3 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资源仍短缺
  从河南省民办高校聘请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实际状况看,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等公办院校离退休的高职称体育教师特别是具有较高科研和教学水平的知名教授往往在临近离退休时就会接到多家民办高校的邀请。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这些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老教授是稀缺的人才资源,对于提升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与科研能力非常重要。但这部分知名教授属于稀缺资源,每年从公办院校离退休的知名高职称离退休教授非常少,民办高校要聘请到高水平的知名教授非常不易。
  4.4 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往往具有非常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进入民办高校后,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不如公办院校,而且民办院校关于教学、科研的奖励力度偏低,所以影响了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在民办高校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还有就是部分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在公办院校已经功成名就,向更高目标迈进的进取心已经不足了,如果民办高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也会影响到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作用的发挥。
  5 解决民办高校聘请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相关问题的对策
  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有着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和科研工作能力,有些在公办院校中还担任过体育部系领导或学术带头人,是民办院校体育教学和科研亟需的人才资源。但民办院校与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之间共赢关系的实现需要处理好一些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其中主要的策略包括:规范民办高校对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引进与解约机制,依法依规签订劳动合同,避免矛盾的产生;民办院校在不影响办学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年轻教师待遇,这是调动教师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方法。[5]同时,采用目标责任制调动外聘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中、青年体育教师向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学习,使外聘老教授与专职中、青年教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民办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加强外聘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管理,从不同侧面开展外聘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阶段性评价并配之相应的奖惩制度;民办高校还要从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听取外聘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人员、资金、时间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外聘高职称离退休体育教师的余热。
  参考文献:
  [1] 各省市高校数量比较:39所“985”北京揽8所河南河 北吃零蛋[N].南方周末,2014-08-20.
  [2] 李福科.科技人才品格结构[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 社,1997:134-175.
  [3] 王庆如,司晓宏.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 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1):48-54.
  [4] 金川江.21世纪民办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 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826~828.
  [5] 谢冬兴.广东民办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J].安 徽体育科技,2009,30(6):81-84.
其他文献
非常有幸能成为宁波团队的一员参加浙江省五区(县)同课异构以足球(正脚背踢球)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除了再次感受教研活动高效、实效外,活动后有些思考想与同行们交流。  一、同课异构教学过程分析  1、从五位上课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分析:五位教师设置的目标都体现了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的重要价值,他们或从认识脚的部位入手,或直接进行正脚背踢球的技术教学,通过认识正脚背或正脚背踢球时支撑脚的站位及脚与球的接触部位
摘 要:运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为期3年的足球大课堂教学实验,并对学生进行足球综合素质抽测。研究结果表明:足球大课堂教学模式,对缓解中小学校足球专业教师短缺;加快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的提升;完善学校体育科组建设;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足球;大课堂;特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  中图分
“我亦飘零久”。四月梨花如雨,片片随风,落入江流浮沉入水向远方去。岸上花影绰约,满山是叩首祭祖的人。父亲穿行其中走走停停,叹息着感慨着。  每一个离开故乡的人,都是飘零的人。思念着故乡,感恩着故乡。  父亲年少时跟随祖父母离乡入城,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祖辈的基业。一切从零开始,如浮萍的异乡客只有夜深时在梦里勾画描摹故乡的一草一木,那条故乡绕村的小河,温柔地流淌过梦境,抚慰着少年游子的心。  慢慢开始
摘 要:在体育教学单元设计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主线,往往容易出现单元内课时之间关联性不强以及层次性不明显的问题。以“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单元设计为例,提出体育教学单元的设计以“动作(技术)组合”为方向构建主线,能简化单元构建难度,加强单元内课时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层次性,拓宽思路,开阔教学视野。  关键词:单元主线;动作组合;设计;优点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知人论世】  郑板桥(1693-1765年),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因为官清明、心系百姓著称于世。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摘 要:泰勒课程评价模式是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形成的,在世界课程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以泰勒课程评价模式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泰勒课程评价模式以及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本末倒置;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价值异化;评价方式单一等,为深化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改革,需要从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评价标准
摘 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通过对传统体育课堂有效性的评价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指出有效体育课堂应是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创新课堂,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创新课堂教学实施进行了探讨,指明了创新课堂有效性实施策略,以期促进学校体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堂;体育教学;有效性;创新;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
摘要: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现状,分析影响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培养的原因,提出对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并给出改进策略,希望通过优化活动来更好地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19.03.024  1 研究目的  近年来,在体育
摘 要:从镇江市润州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实出发,总结青年体育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所体现出来的功利性、盲目性和投机性,同时从正确树立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如何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合理规划人生和踏实求学四个方面,提出要加强青年体育教师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青年体育教师;功利性;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6.01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考察广州市中职学生生活学习及参加体育锻炼等情况。结果表明:中职学校场地、设施、师资质量大幅提升;多数学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够适度参与各种社团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育参与特征鲜明,体育认知客观而又科学,锻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伴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同时就家庭背景、学校体育安全机制等不利因素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