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收获成长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ander_g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熙琄叙语——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一书讲述了吴熙琄老师在心理咨询这条路上的成长经历。她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对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渴望,从初接个案的焦虑、害怕到不断磨炼自己,一路成长,一路收获。这本书强调的主题是: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咨询师,需要踏踏实实地学,大量地做个案,参加同辈督导小组,不断研读自己做咨询的逐字稿,自我成长和在关系中成长。
  读《熙琄叙语——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时,感觉乐观、亲切的熙琄老师就站在面前,娓娓叙述着她初学心理咨询时的困惑、接受督导时的紧张、不断探索前进中的惊喜……作为一名新手咨询师,读这本书,就像导师在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咨询。
  一、倾听
  熙琄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倾听”的话题。可见,倾听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如“随着自己的成长和调整,也让倾听有更多的元素,可以在倾听中发声,可以在倾听中发挥引领角色。”“倾听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建立信任关系极重要的元素。”“我也提醒自己对聆听要带着更谦卑的态度。”
  笔者在倾听来访者讲述他们的烦恼时很容易焦虑,总希望尽快帮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他们能尽快摆脱痛苦。熙琄老师分享的倾听话题给笔者的收获是:你要相信来访者的自愈能力;倾听不只是倾听,你在思考,你在寻找,你在回应;倾听也是咨询,你给了来访者一个倾诉的机会,你的耐心和陪伴,能让来访者的感觉好起来;说话也是为了聆听,你的开口是引领来访者去寻找问题根源,去突破问题困境。
  二、沉默
  咨询中,有的来访者会滔滔不绝,有的来访者会沉默不语。如何面对沉默?熙琄老师的分享:“沉默背后也许是有故事的,先不着急让沉默立即变成表达。去和他的沉默同在,让来访者觉得他不是失败的个案,想办法创造对话的空间,让沉默变得自在而不被贴上病理化标签。”“沉默的原因其实很多,有的情况可能也是超乎我们咨询师理解之外的。所以接纳沉默甚或缓缓去理解沉默背后的想法以及总带着善意也是我们咨询师可以练习去做的。”
  的确,沉默背后都会有故事。学生被班主任推荐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他们会茫然、会抵触、会防备……笔者一般先跟他们玩游戏、玩沙盘,跟他们聊班级的其他同学或老师。等建立了信任关系,他们放松下来了,再来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往往都能接受,都能打破沉默。
  三、照顾自己
  想要成为一名好的心理咨询师,照顾好自己很重要。熙琄老师在生活中探索着自我照顾的方式:“每个人都在探索自我照顾的方式,对我而言,打坐能够提供更大视野的自我照顾,包括自我观照和自我觉察。打坐也帮助我去承接复杂的人生议题,它也训练了我聆听的能力。现在我仍需不断地在打坐中去学习更多的东西,这种学习是一件一辈子的事情。现在的我十分珍惜食物、水、运动时间、打坐的收获及大自然。我有空就做些家常菜,买新鲜的食材,对食物说出感谢的话。也喝很多水,有空就烧开水,泡些热茶来喝,会感谢茶叶、水和壶。运动时珍惜有这样的机会,谢谢自己的脚能走路,谢谢身体。”
  读着熙琄老师的分享,很羡慕她这样的生活状态。打坐冥想也是咨询师的必修课,所以笔者会努力去练习。每日入睡前想一想一天中的经历,感恩给自己支持的人、事、物,那样睡眠也会更好。不管是打坐还是感恩,熙琄老师提醒大家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更有能量。
  四、是否可以为朋友、家人做咨询
  新手咨询师经常会讨论“是否可以为朋友、家人做咨询”这个话题,熙琄老师介绍了她的美国同学Julia的经验:“她说,她会先问朋友想不想和她谈,还是想找咨询师谈。如果朋友很想和她谈,她也会说她可以试试看,但如果有更多的需要,她的朋友就必须另外找咨询师。所以一开始她会厘清她的角色,以避免朋友对她不切实际的期待。”
  的确,当身边的亲人朋友知道我们学习了心理咨询后,常常会抱着期待来找我们。而我们坚持心理咨询的一些原则,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为了让亲人朋友得到更好的帮助。
  五、你会问话吗
  熙琄老师在书中谈到了很多在咨询过程中面对来访者的问话方式,反复读着这些问话方式,让笔者对叙事疗法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如,面对一个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来访者,熙琄老师会这样问:这个困难对你的影响是什么?这个困难会让你如何看待自己?你会为这个困难取个什么名字?这个困难,对于你的人生梦想、渴望、希望、目标计划又有什么影响?从经历困难的自己身上,你看到什么是以前没看到或不知道的?
  熙琄老師认为,叙事治疗会引导人们通过困难去看到背后的价值、信念和宝贵的地方,会超越困难去看人们在经历困难时的付出、挣扎和难处。她也希望在困难中,陪伴人们去看到更多以前没看到的自己。
  《熙琄叙语——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细细读,咨询方法常常用,你会收获很多惊喜。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交往;冲突;个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6-0026-04  【作者简介】刘秀英,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江苏丹阳,2123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凸显,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他们在面对与同伴、父母、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开始有了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
【摘要】《马氏文通》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成系统的语法专著,学界对《文通》的作者、版本、性质、语料观以及《文通》以前未产生语法学的原因等方面都有深入和广泛的探讨和研究,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史料挖掘等原因,造成人们至今尚对《文通》研究涉及的大多数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旨在通过对《文通》中“名字”及其分类等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并结合前人观点与今日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对《文通》“名字”卷进行梳理和探讨。 
2017年6月,贾春峰同志打电话告诉我,他整理过去的信件,有胡绳三封信。随后他把信寄给了我,附信述说原委和感念,还送我一本《贾春峰文稿新集》。这是意外的惊喜。胡老病逝后,我们虽曾广为征集他的书信,但所得甚少。这三封信捡拾了一段难得的记忆。  “文化大革命”之初,胡绳在红旗杂志社被打倒,被批斗,开始不断地写检讨和交代材料,被惩罚性地劳动改造。1969年6月,他下放到河北石家庄郊区的五七干校,视为另类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仍有不少未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窘境。上杭县泮境乡的竹椅制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上杭县城有一定知名度,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受到现代工业及互联网销售的冲击,其面临失传,如何传承下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闽西客家; 泮境; 手工技艺 ; 竹椅  【中图分类号】TS959.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
【关键词】正直;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8-0063-03   【作者简介】冯越丽,浙江省杭州市惠兴中学(杭州,3115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正直”是一种遵从良知与自我约束的高贵品质,也是初中生人格发展的重要目标。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易
【摘要】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在学校朋辈辅导员培训工作中,从培训的角度出发,采用精微咨询训练的方式,结合心理咨询的理论培训,以“会谈模拟—自我觉察与反馈—评价与督导—再模拟—讨论与自我检核—再练习”的流程进行操作训练。  【关键词】朋辈辅导员;培训;九年一贯制学校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0-0010-02  【作者简介】吴凡,江
【摘要】革命文物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材。本文就以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就新时期如何挖掘馆藏品潜力,架起与公众之间沟通、学习的新型桥梁,让藏品成为提升纪念馆公众服务的重要媒介略作探讨。  【关键词】革命文物;文物征集;藏品数字化;陈列展览;讲解服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245 【文献标识码】A  革命文物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
【关键词】人际交往;交朋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6-0026-03  【作者简介】杨乃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江苏宝应,2258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学会交朋友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却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摘要】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以及不同时间,与不同的人相处和对话,其所表现出的外在形态是极为复杂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外部语言只是内心语言呈现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冰山一角。因此,鉴于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来源关系,身为艺术重要门类的戏剧,演员要想细腻和完整地诠释角色,就一定要从生活当中寻找灵感、挖掘素材,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协调;内心独白;外在表演  【中图分类号】J802
【摘要】卢卡奇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人物,或者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创立阶段的主要人物。他在去世前夕曾被人称做“在世的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它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而对于物化问题的分析则是卢卡奇哲学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分析。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物化理论,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对其基本思想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