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之问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正直;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8-0063-03
   【作者简介】冯越丽,浙江省杭州市惠兴中学(杭州,3115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正直”是一种遵从良知与自我约束的高贵品质,也是初中生人格发展的重要目标。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对“正直”的认知比较模糊,只知道做人应该“正直”,却不知道什么是“正直”,应该如何做到“正直”。本课的辅导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正直”的含义,将班级比作一辆公交车,以情境变化为主线,让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做出选择,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破冰游戏:是非颠倒
   PPT展示游戏规则:6人一组,每组选出主持
   人、裁判各1名,其他成员依次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回答必须言不由衷、颠倒是非,如果按事情真相回答就“出局”。
   教师事先预设一组问题装在信封里,如:教室里的窗户是长方形的;今天外面阳光普照;你喜欢被别人欺负;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行
   为;教室里的大黑板是黑色的。游戏开始,学生回答问题。一些学生因不能“言不由衷”而“出局”。
   教师:游戏结束,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我们一起交流。
   学生小组内分享,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的回答:这个游戏让我注意力集中;生活中违背自己心愿说假话的人挺多的;我们要尊重事情的真相,不做颠倒黑白的人。
   教师:不管外界压力多大,如果一个人能够据实说话,我们称这样的人“为人正直”。“正”是刚正“,直”是耿直。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以对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三问“正直”
   教师:假设班级为一辆“正直号”公交车,正朝“未来城”行驶,各位是车上的司机或乘客。乘客的身份各不相同,可能是司机的亲友、上班的公务员、赶考的学生,还可能是孕妇、弱女子、彪形大汉、幼童或者行走困难的老人,还可能是个性冲动或胆小的人。途中,乘客会对司机产生干扰,制造各种麻烦,引发全车乘客思考。
   1.一问“正直”:我自己能“行得正、立得直”吗?
   教师:假如你是乘客,坐过了站,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学生可能的回答:我会要求司机停车;我会等到下一站再下车;我会和司机商量,他同意停车最好,如果他不同意,我就跟他吵。最后,司机也许会让步。
   教师:你认为车上的乘客会支持哪种态度?
   学生可能的回答:大多数乘客会支持听从司机意见并坚持到下一站再下车的人;跟司机吵的乘客肯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教师:同学们都认为,按规定到站下车的乘客会赢得大家的支持和贊扬,而和司机争吵的人肯定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这说明,遵章守规的人会被认为是正直的。正直首先是严以律己,按规则处理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从“自我”的视角让学生初步理解“正直”这一概念的含义。
   2.二问“正直”:我对他人能“态度公正、坚守原则”吗?
   教师:假设你是司机,有乘客坐过了站,坚决要求停车。你会如何应对和处理?
   情境1:要求下车的乘客是你的亲友;情境2:要求下车的乘客是一位行走困难的老人;情境3:要求下车的乘客是一位蛮不讲理的彪形大汉;情境4:要求下车的乘客是一位哭哭啼啼的漂亮女子;情境5:要求下车的是一个团队;情境6:要求下车的乘客是一位忘记带高考准考证的学生。
   教师:请各组选择一种情境,讨论应对策略,然后在全班分享。
   关于情境1,学生可能的回答:如果是我的亲友,我不好意思不让他下车;不能停车,更不能让他下车,不能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亲人就破坏规则。
   关于情境2,学生可能的回答: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让老人下车是对他的一种尊重;虽然我们要尊重老人,但公共安全比敬老更重要;通融一下,毕竟老年人行动不便,别让老人多走路了。
   关于情境3,学生可能的回答:我怕不让他下车,他会揍我;我不怕,按规则办事,他没有理由打我;得看这位彪形大汉的态度了。
   关于情境4,学生可能的回答:也许有什么着急的事情,还是让她下车吧;坚决不让下车,说不定她在演戏;关键还是“规则”二字,我才不管她是不是漂亮弱女子。
   关于情境5,学生可能的回答:少数服从多数,应该停车;那么多人要求下车,我未必能顶得住压力;我只服从规则,不管人数多少。
   关于情境6,学生可能的回答:应该人性化一些,让他下车,对于他的人生来说,高考太重要了;不让下车,人生是由很多经验、教训累积而成的,忘带准考证是他自己的事,如果参加高考迟到,应由他自己负责,凭什么拿全车人的安全为他的丢三落四买单;高考太重要了,我宁可接受处罚,也要停车。
   教师:通过交流,大家已经感受到,我们在社会上遇到的人和事会很复杂,要想做到公正、正直不容易。面对不符合规则的要求,正直的人应坚守规则,做到不偏不私、不畏权势、不怜悯眼泪,甚至要顶住多数人的压力。但正直不等于不讲情理,在遇到特例时,规则可以变通而且必须变通。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领会:在复杂的环境下,面对不符合规则的要求,要想做到正直,还需要不偏不私、不畏权势、不怜悯眼泪,甚至要顶住多数人的压力。
   3.三问“正直”:我对不正之风能“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吗?    教师:公交车虽小,却是社会的缩影。假设你是乘客,看到车上发生了以下情况,你会及时劝阻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吗?你会怎么劝阻或者采取什么措施呢?请各组自选一种情境,在组内进行讨论。
   PPT展示:发现有人行窃;乘客为争座位吵架;乘客和司机吵架,并动手抢方向盘。
   学生可能的回答: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决定,特别是要在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再采取行动;可以和周围的乘客一起大声制止吵架行为;绝对不能容忍抢方向盘的行为,那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教师:对于前两种情况,同学们的选择视情况而定。对于第三种情况,同学们都坚定地选择了阻止,因为这种情况可能会威胁到全车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正直就是遇到重大问题时
   “该出手时就出手”。
   播放视频: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
   区公交车坠江事件;2018年云南男乘客制止欲抢公交车方向盘的乘客,最终避免灾难发生。
   教师:看了视频后,大家有什么启发?请与同桌议论,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的回答:如果有人去阻止,我肯定也会上前帮忙;原来的我可能会怒不敢言,现在的我选择坚决制止。
   教师:感谢同学们的分享,相信大家经过对比、反思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就现实中可能遇到的矛盾或道德两难进行选择。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逐步厘清“正直”的含义并梳理其具体表现。
   三、“正直”之悟
   教师:你对“什么是正直”和“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有何感悟?
   学生可能的回答:正直就是坚守原则和规则;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应当做一个守护原则和规则的人,不偏不私、不畏强势、不怜弱者,甚至要顶住所有人的压力;生命至上也是正直的一部分;做一个正直的人可能很难,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能让我心安。
   教师总结:可见,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都很重要。通过讨论,相信大家对什么是正直已经达成共识:对自己,能行得正、立得直;对他人,能态度公正、坚守原则;对不正之风,能挺身而出、主持正义。正直是光明磊落、不畏强势、有勇气坚持自己信念的人格特质。面对生活中的两难情境,如何培养正直之心,选择正直之举,努力做正直之人,值得我们深思。
   设计意图:总结正直的含义,提升学生对“正直”人格特质的认知,激励学生努力“养正直
   之心,择正直之举,做正直之人”。
   【教学反思】
   從总体设计来看,本课引入社会热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达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正直”这一品格的初步目的,并引导学生回归社会生活,身体力行,最终实现人生的沉淀和精神的升华。从实施过程来看,学生在课上兴致盎然。如果有些情境让学生自导自演,或许更能加深他们的感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新时期朝鲜族居民旧房改造与创新。在综合分析现有朝鲜族居民生活基础上,结合当代建造技术,从空间分布、功能组织及节能设施等方面提出合理且可持续的新时期朝鲜族民居的新形态。  【关键词】朝鲜族;民居;改造;创新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本文以吉林省图们江流域的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空间特征以及功能进行创新研究。研究的方法采用文献调
【摘要】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是国内外心理学界关注的内容,而大学生群体最明显的分类就是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国内众多学者都对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差异产生了兴趣,但大多数学者将目光集中在人数较多的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研究。因而笔者对人数较少的哈萨克族的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得出不同宗教信仰和民族生活背景使得哈族大学生在一些心理品质上有异于汉族
【摘要】弗朗西斯?普朗克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法国六人团”的成员之一。与其他同时代法国音乐家不太相同的是,普朗克是少数未曾接受过巴黎音乐学院正统音乐教育的音乐家,他凭借自身的音乐天分、母亲的启蒙栽培、自学与拜师学习,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特有的个人风格,在20世纪法国音乐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风格充满着新鲜感与亲和力。本文就他的钢琴组曲《拿波里》为例,进行教学研究,
【摘要】活態博物馆是一种博物馆的新形态,起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作用。安亭打造活态博物馆,活态展示畲族传统工艺、习俗等,传承弘扬畲族文化。本文以畲族文化活态博物馆——安亭畲寨为例,探讨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以获良好的文化和经济效应。  【关键词】安亭;活态博物馆;畲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信;朋友圈;心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8-0064-04  【作者简介】1.罗国兰,杭州市惠兴中学(杭州,310006)教师,一级教师;2.朱思颖,杭州市第十中学(杭州,310006)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自我意识发展,或者说对自己和他人差异性的认识,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到
一、自我伤害的小叶  小叶,14岁,八年级女生。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后,小叶对上学流露出畏难情绪,不想去学校,并伴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如胃痛、肚子痛等。家长多次带她去医院检查,都显示身体无器质性病变。小叶在班级里基本没有朋友,上室外课或者去食堂吃饭时常常落单,课间也常一个人呆坐着。渐渐地,小叶越来越不肯去上学,小叶妈妈每次都要连哄带骗地要求她去学校。小叶的状态越来越糟糕,长时间情绪低落,并开始用刀划伤
【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交往;冲突;个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6-0026-04  【作者简介】刘秀英,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江苏丹阳,2123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凸显,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他们在面对与同伴、父母、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开始有了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
【摘要】《马氏文通》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成系统的语法专著,学界对《文通》的作者、版本、性质、语料观以及《文通》以前未产生语法学的原因等方面都有深入和广泛的探讨和研究,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史料挖掘等原因,造成人们至今尚对《文通》研究涉及的大多数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旨在通过对《文通》中“名字”及其分类等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并结合前人观点与今日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对《文通》“名字”卷进行梳理和探讨。 
2017年6月,贾春峰同志打电话告诉我,他整理过去的信件,有胡绳三封信。随后他把信寄给了我,附信述说原委和感念,还送我一本《贾春峰文稿新集》。这是意外的惊喜。胡老病逝后,我们虽曾广为征集他的书信,但所得甚少。这三封信捡拾了一段难得的记忆。  “文化大革命”之初,胡绳在红旗杂志社被打倒,被批斗,开始不断地写检讨和交代材料,被惩罚性地劳动改造。1969年6月,他下放到河北石家庄郊区的五七干校,视为另类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仍有不少未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窘境。上杭县泮境乡的竹椅制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上杭县城有一定知名度,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受到现代工业及互联网销售的冲击,其面临失传,如何传承下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闽西客家; 泮境; 手工技艺 ; 竹椅  【中图分类号】TS959.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