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教师心理素质与工作效能感的关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on3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教师在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高职教师的心理素质现状却不容乐观。实践证明,高职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人格品质,能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强教师的工作效能感,同时工作效能感越高的教师,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因此,研究高职教师心理素质与工作效能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心理素质 工作效能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师队伍日益庞大。随着教师职业研究的不断深入,高职教师工作效能感问题越来越为人们关注。高职教师为什么有的受欢迎,有的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呢?经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其独特的个人魅力都毋庸置疑地涵盖其中。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受欢迎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效能高、效果好,学生给出的教学综合评分值也较高。因此认真研究和挖掘教师心理素质的潜在价值,关注教师心理素质及人格品质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反过来高职教师的工作效能感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是学校教学和教育革新的关键,更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考核因素。
  一、高职教师心理素质现状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素质。同时由于高职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的来源包括超负荷的工作任务、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付出与工资福利待遇相对偏低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因此高职教师的心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1.职业适应性差。表现为部分高职教师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差,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从而产生应付心理;除此之外,有的教师性格过于内向,不愿意与学生打交道,在教学中缺乏教育机智。
  2.情绪控制能力差。有些教师容易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自觉地迁怒学生,对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不能冷静处理,对待学生忽冷忽热,前后不一,常令学生无所适从。
  3.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紧张。教师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孤僻、敌对、多疑、焦虑等。这些人格缺陷容易导致教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自卑、自闭,自我评价过高、对人苛刻等,从而阻碍教师正常的人际交往,使其人际关系恶劣。
  二、高职教师工作效能感影响因素
  “工作效能”一词源于班杜拉“自我效能”这一概念,它反映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个行为的判断、评价和信念。所谓教师工作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和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师的工作效能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它能直接支配和调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率。
  对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影响因素,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归纳。例如有的研究发现有四个方面的信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是教师行为的成败经验(直接经验);第二是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第三是他人的评价、劝说和自我认知;第四是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与外部因素比较,教师的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心理素质。
  三、高职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工作效能感的促进作用
  高职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等。
  1.认知方面。高职教师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分配注意的能力、清晰的记忆力、思维的创造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例如:思维的缜密性与创新性,要求教师善于深思熟虑,准确掌握学科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点,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好切入点;教师还应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培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因循守旧,勇于尝试,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情感方面。高职教师良好的情感状态包括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等)及热烈的期待(期待学生成才的情感和意识)。教师丰富情感的核心部分恰恰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及所从事的教育教学的热爱,这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真正找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并愿意为此不懈努力的动力支撑。
  3.意志方面。高职教师坚忍的意志包括目的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对事业、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及信念)。例如:教师坚韧的意志力,给予他们乐观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与信念,使之较好地适应环境与各种挑战,并以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人格特征方面。高职教师应有的人格气质如:敬业精神,稳定的情绪及安全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活泼的性格,高尚的品德,自我适应能力等。人格的完整性使教师在生活中言行一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严格要求,有涵养,讲文明,生活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独立的人格使他们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也表现为教师自身对事物有独到见解,勇于坚持真理,有正义感,而不是无条件地服从学生。事实上,教师往往因其独立的人格品质赢得威信,受到学生的尊敬。
  总之,高职教师要学会改善自身心理素质,一个具有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的教师才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才会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为乐,教学效果才会越来越好;反之,一个心理素质不良的教师,就会对教育产生偏见,厌烦学生,其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四、高职教师的工作效能感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工作效能感越高的教师,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效能感构成了学校的规范化环境,对教师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当集体效能感高时,教师能克服环境上的不利因素,并且相信他们能教育好学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有了这些信念,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投入更多的努力,暂时的挫折或失败不会使他们泄气,对学生的成就有高度的责任感。另外,较强的集体效能感不仅能提高个体教师的成绩,而且能影响教师群体所持的分享信念模式,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另一方面,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能促进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让教师以更友善的方式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恰当地处理好和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的人际关系,并从他人的认可和自身的奖励上获得创造的动力和成就感。高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教师对校长、同事、职员、学生、家长等的知觉影响教师的集体效能感,使教师对集体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组织中,集体效能感会使成员更好地合作,产生更高的绩效,这种相互调节和相互影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又会使教师的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主动投入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个人潜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增强工作效能感,而较高的工作效能感又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27(2):159-165.
  [2]王国香,刘长江.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3):82-86.
  [3]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2):56-61.
  [4]刘红云,孟庆茂,张蕾.教师集体效能和自我效能对工作压力影响作用的调节-多水平分析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073-1076.
其他文献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化教学是在当代教育逐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高中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直接与我们的衣食住行不可分割。所以,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把书本中的知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并以此赋予当代化学教学生命的价值。  一、唤醒生活体验,运用生活经验学习知识  二、利用生活资源,在生活经历中掌握知识  高中化学教学要
坚持以人为本,是要把人作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满足人的需求,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所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它随着人学的研究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触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渗透到高校教育及管理各个层面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人类的一切活动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各种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人作为手
摘 要: 观察能力是人类学习的最基本能力,是众多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努力提高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观察也是从事生物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经历,简单总结一些策略方法,希望在有效的观察活动中,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策略  在新课改下,生物教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因此做好生物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分组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分组实验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实验类型,是生物实验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实验形式。
摘 要: 多媒体的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多媒体手段的价值意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途径,以及运用中的注意点进行分析,帮助广大生物教师更好地运用这一现代教学手段。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多媒体 运用途径 教学有效性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手段价值意义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一次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多媒体手段最显著的特点是演示生动形象,包
摘 要: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是我院首批教改试点专业,是学院铁路特色专业之一。教改团队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多,就业需求量大,但必须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应根据企业需要来设置专业和构建课程体系,与铁路企业建立“合作双赢”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学生符合铁路“半军事化”管理要求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
目的:   研究三种扫描模式的准分子激光机,即裂隙扫描(SlitScanning,SS-NIDEKEC5000CXII);智慧型大小光斑结合组-(VariableSpotScanning,VSS-VISXSTARS4);小光斑飞点扫描(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