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浅谈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的意义在于,情境教学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情境教学符合育人的规律;情境教学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充分利用农村的田野、乡间等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进人规定的情境;播放音乐,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情境中去;运用图画,再现文中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规定的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的质量是情境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对于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来说,现代化教学手段仍然不普及。当城市的孩子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多媒体教室上语文课时,农村的小学语文教育是否就该维持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述式教学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农村小学还是维持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不但与目前倡导的新课程背道而驰,而且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升人更高一级的学校或走向社会时,很难与城市的孩子竞争。是故我尝试着因陋就简,把“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的意义
  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对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为语文教学不单单是知识性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提升,而情境教学恰恰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
  2.情境教学符合育人的规律。德育和智育教育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不把德育和智育的教育融汇于情境之中,就不可能有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因为情境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而且给予了学生一个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
  3.情境教学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割裂了教育与情感的关系,而情境教学却巧妙地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避免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感教育的偏差,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抑制。
  二、情境教学的策略
  1.充分利用农村的田野、乡间等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进人规定的情境。
  农村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城市里所不具备的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碧蓝的没有污染的天空,有成群的牛羊、鸡鸭,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风光,把学生带人规定的情境去。在大自然中进行情境教学,每次我们都确定好一个主题,并且提示学生在自然中进行观察的方法和顺序。比如,在进行以“春”为主题写景状物的作文教学时,我们带领学生在野外进行了观察。我们指导学生重点进行春天与冬天的比较观察,观察的顺序让学生自己拟定,可以采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从天空到地面等观察顺序。为了更加真实地把学生带人规定的情境,我们鼓励学生亲自用手触摸树上的嫩芽、河中的流水。这种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摆脱了那种无话可说、生编硬造的畏难情绪,从大自然回到教室后,学生们都产生了欲欲跃试、一吐为快的感觉。
  2.播放音乐,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情境中去。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很易于激起儿童感情上的共鸣。比如,在教学《春姑娘》这一课时,我在朗读课文环节,配上了柔和的轻音乐,使学生一下子就进人了规定的情境中,头脑中不住生发出对春天的各种想象。在《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的教学即将结束时,我适时地配以《国际歌》的雄壮乐曲,在激昂的乐曲声中,学生们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愤恨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一种希望祖国繁荣强大的情感也在悄悄地滋生。
  3.运用图画,再现文中的情境。
  抽象的课文,经过具体的图画再现就变得更加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很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在运用图画时,我们不是单纯地展示图画,而是时常让学生亲手绘制图画,这样更容易使他们进人规定的情境中。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时,首先让学生根据想象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样在没有进人课文的正式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进人了规定的情境。之后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再次进行绘画创作,并且把前后两幅画进行对比,这样课文的学习不但生动有趣,而且易于掌握。
  4.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规定的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儿童会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在情境中的情感。我们不但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还可以让他们扮演期待的角色:记者、解放军战士、警察、售货员等,甚至于也可以让他们扮演动植物等虚拟的角色。比如,在讲授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工《狼和小羊》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井底之蛙以及狼和小羊,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了寓言的深刻含义,比起单纯地讲解真的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的质量。
  培养学生运用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预习小组,小组之间、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分组并不是随便将几个学生简单组合,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每个组内要包括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异质分组,使能力强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起到带动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让能力弱的学生在小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产生对小组的归属感。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树立团队意识,以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为荣,使学习过程建立在相互学习、群体竞争的基础上。并且,各小组之间学生的整体能力要大体相当。通过这样的合作预习,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智慧得以共享,同时,发展了学习和交往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真正使学习富有成效才是硬道理,能自主预习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良好效果,能真真切切地体现出预习的好处,从而带动那些不预习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预习成果的展示。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预习笔记,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其实,在课堂的教学中自然能展现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认为,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领悟时,在上课时就会用自
  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相印证,他说:当他们“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和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可见,预习能激发学生深人探究的动机,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都摇要教者和学习者的持之以恒。预习并非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我们所要做的,是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找到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预习方法,从而高效率地学习,并为终身学习、适应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海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中学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浩荡春风,教纲在变,教材在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在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就高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版)在课堂上的深入使用方面,许许多多的英语教师大胆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说就完美无缺,没有问题。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主体错位  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环节的基本矛盾。我们虽然对“以教师为主导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应该重视英语的实用性,而不是死扣知识点。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教育观念;积极性;兴趣  目前,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
期刊
【摘要】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好英语非常重要。本文从快乐教学法入手,从情景教学、交际对话、游戏学习和故事演讲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采取加强情景氛围、采用多种形式和实现互动课堂的措施来实现快乐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快乐学习;情景教学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迎接地球村带来的挑战,能够用英语流畅地进行交流是一个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的小学普遍开设了英语课,对英语
期刊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拥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大有裨益。因而,必须要重视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作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语文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怎样的?或者说怎样的阅读教学课是一堂好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作者始
期刊
【摘要】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但是,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养成需要别人的指导,甚至需要付出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明确:知识如果有良好的习惯作基础,将会发挥其最大限度的作用。当良好的习惯形成之后,其他的一切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个大学生同在一家大公司应聘,试用期
期刊
【摘要】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从现在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误区。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现状;改进办法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作文是衡量一个人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
期刊
数学被称为“百科之父”,当孩子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以看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广泛的发挥空间,更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
期刊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本文就如何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校的教学设施情况,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实施分层教育进行了探讨,通过分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探讨  引言:体育教学要遵从教学大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同时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要关注
期刊
新一轮课程的实施使我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在教学中也在不断研究探索。课堂上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