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宋学海学泥咕咕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课大师:宋学海
  宋学海,1963年生,河南浚县人,自幼受家学熏陶,继承了泥咕咕捏制技艺。其作品既保留了泥咕咕的传统艺术风格,又呈现出现代审美理念。作品多次在国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被中央美术学院、河南博物院、中国美术博物院等单位收藏,曾到新加坡、俄罗斯等国讲课或展演。199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授课门类:泥咕咕
  浚县泥塑,俗称“泥咕咕”,为浚县泥制玩具的泛称,因其尾部有孔,可吹出类似咕咕鸟的鸣叫声而得名。泥咕咕题材广泛、种类繁多、造型朴拙、色泽艳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
  根据创作风格和创作题材的不同,泥咕咕制作主要有三大流派:以王学锋为代表的泥咕咕派,以“泥猴张”张希和为代表的泥猴派,以宋学海、宋庆春为代表的泥玩派。三派艺人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硕果盈枝。2006年6月,浚县泥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选土
  取浚县黄河故道地表2米以下的黄胶泥,也可用外地胶泥。将黄胶泥块晒干,用棍棒捶打或用石碾碾碎,然后过筛,使土糁细如面粉。
  【大师讲解】
  选土十分关键,一定要选土质细腻、无任何杂质的黄胶泥,这种土和好后可塑性强。
  二、和泥
  在筛过的细土中加上棉花或纸浆,掺水和匀,浸泡数日,再用木头捶打数遍,使胶泥变得柔软、细腻,像和好的面团一样。
  【大师讲解】
  和泥时不要性急,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和好的熟泥不要急于用,最好放到案几上用塑料布包住,像发面一样让泥饧一饧,这样的泥在捏的时候才最听话,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创作。
  三、捏制
  将和好的熟泥搬上案台,根据要捏制的作品的大小,取泥料,然后用手团揉,粗略捏出大致轮廓,用工具雕画泥咕咕的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纹;再根据其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打眼通孔,以便吹出不同的声音。
  【大师讲解】
  做泥咕咕的工具不多,也十分易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头粗一头尖的竹棍;一种是管口为黄豆大小、三寸长的竹管。
  下面以咕咕鸟(斑鸠)为例,详细讲解捏制过程:
  1.揉泥做窝窝
  取一团泥,在两手之间反复揉搓,把泥揉得柔软如面。把揉好的泥像捏窝窝头一样,捏成一个泥窝窝。
  2.收口
  把泥窝窝口慢慢收拢,形成一个中空的椭圆形泥球。
  3.捏头、捏腿
  把泥球两极捏小,一头捏成咕咕头,一头捏成咕咕尾,中间捏出咕咕腿。
  4.扎孔制哨
  用竹管在尾部上下扎两个圆孔,这两个圆孔要和空腔相连。
  四、窑烧
  自然风干的泥咕咕不太利于搬运、携带和保存。放到土窑里用木柴火烧成陶质泥,就不怕水泡,不易破碎。
  五、着色
  将烧好的泥咕咕用黑色或棕色颜料打底,完全晾干后绘上白土粉、大红、大绿、大黄、大蓝等颜色的各种花纹。
  【大师讲解】
  要分层着色,先打底,完全晾干后再绘制泥咕咕的眼、嘴以及身上的花纹。
  民谚
  【泥咕咕、泥咕咕,肚大、尾巴秃】意思是说,捏泥咕咕时,一定要把肚子捏大,头部、尾部要小,特别是尾巴要捏得秃一些,以便在尾部扎哨孔。
  【嘴大、头大、屁股兜(都),两只前腿要捏粗】意思是说,在捏大狮子时,头部要捏得夸张,还要把嘴捏得大大的,否则没精神。要把狮子的屁股捏得坐在地上,这样造型才好看。在捏两条前腿时,要捏得粗壮有力,才能支撑住头部。
  【凹凹腰、尖尖嘴,别分两条腿】意思是说,在捏小泥鸡时,把鸡嘴捏得尖些,把尾巴捏得宽些就行了。腿粗略地捏在一起,不要分出两条腿,便于放置。
  【黑底起白线,越看越好看】为泥咕咕着色,一般是黑色打底,再画上白颜色,黑与白对比鲜明,引人注目。
  《咕咕鸟》:造型简练、丰满,淳朴生动。黑色铺底,简洁明快,用红、黄、绿为主色施以彩绘,间配白蓝,色泽艳丽。背部、胸部、颈部以花草为主纹饰,有的似花,有的似草,有的似花片,笔法简练、有趣,装饰性很强,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点。
  《生肖》:这两件作品是宋学海十二生肖作品中的龙和虎。作品兽头人身,兽头是属相的动物形象,人身则是人格化的做法,身着武官服饰,充满精气神。此组作品为宋学海的泥咕咕创新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摇头狮子》:狮子身和头分开捏,用一根弹簧连接,连接处用白色兔毛装饰。色彩华丽,把玩时,狮子头不停地摇摆,具有动感,充满情趣。
  
  《大吉大利》:公鸡是十二生肖中的吉祥神,鸡与“吉”谐音,寓意大吉大利。公鸡的造型准确,高度概括,夸张传神。造型突出鸡头和鸡冠,更显威武。
  收徒标准
  宋学海希望将泥咕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不论身份,不
  论地域远近,只要真心求教,都乐意传艺。他的收徒标准如下:
  1.人品好、善良、孝顺、知礼,不计名利,乐于奉献。
  2.热爱乡土文化,喜爱民间工艺美术。
  3.有上进心,能吃苦,肯钻研。
  4.最好有小学以上文化,有一定的创作专长,如雕塑、绘画等。
  授课计划
  如果是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新学员,需要1年的时间才
  能掌握泥咕咕的捏制技艺,授课计划大致为:
  第1~2个月,学习选土、和泥。
  第3~5个月,学习传统泥咕咕各种作品造型的理论。
  第6~9个月,学习捏制各种泥咕咕作品。
  第10~12个月,学习泥咕咕的着色技艺。
  
  《马上猴》、《背背猴》:马上猴的谐音和吉祥口彩是“马上封侯”,背背猴的谐音和吉祥寓意为“辈辈封侯”。“猴”与“侯”谐音,两件作品都有功成名就的寓意。马上猴把马捏成卧姿,施以灰色,显得温顺祥和,猴子骑在马背上,一手抓马耳,一手托寿桃,身上黑色为底,黄色绘毛,咧嘴瞪眼灵动活泼。背背猴下面老猴一手托寿桃,一手后举,扶着背上的小猴,唯恐小猴摔下来,尽显关爱之情;小猴骑在老猴的脖子上,双手抱着老猴的头,调皮可爱。
其他文献
当奥运圣火由204个铜花瓣燃放时,这个夏天无疑是属于英伦的。它再一次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这片土地,它再一次提醒全世界的人们,这是一个坚守传统与引领潮流并存前行的国度。  英国的每一次发声,都对世界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牛顿、瓦特、莎士比亚……历史上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自不待言,而近50年来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万维网,就出自英国人蒂姆·伯纳斯之手。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这个时代,其意义不亚于工业革命
健壮的彝族阿哥站在山岗上,隔着青山细流,对心中爱恋的阿妹唱着热辣辣的阿都高腔。这是在布拖最常见的动人风景,而更美的风景将会在火把节的时候一起到来。我们此行正好赶上当地一年一度隆重的火把节。有人说,布拖的火把节其实也是手工艺展示节。  偶遇百褶裙  本来想等看了火把节,再根据火把节上的线索去寻访布拖的手工艺,没想到刚到的那天下午就偶遇了一个制作彝族传统服饰红蓝百褶裙的作坊。  布拖县城的街道十分宽敞
“当你每天都感觉不到进步,你的艺术生命就结束了。”童永全将此定为座右铭,致力于艺术创作,他大胆地将雕刻与唐卡题材结合,开拓了唐卡艺术新领域。  2012年9月中旬,四川工艺美术精品展在成都锦江大礼堂开展。其中一展台上的几幅“唐卡”作品使得众多观者驻足赏评,引来啧啧称赞。此“唐卡”非彼唐卡,内容虽为藏传佛教典故,却是用木材、铜材抑或青玉制成。脱离唐卡的平面展示效果,该作品运用了浮雕技艺,颇具立体感,
说到古老的传统手艺,前天在磐安的小巷子里看到一个老阿婆的织带手艺。阿婆看上去有七八十岁,满脸的皱纹,花白稀疏的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我举起相机,抬头冲着我笑的阿婆似乎在配合我的动作,马上低头开始编织。镜头里,阿婆不受任何干扰,就像一个完全沉浸在角色中的演技精湛的演员。  萌彩蛋  从没发觉自己是鸡蛋的狂热爱好者,翻箱倒柜后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收藏了好多可爱的蛋!看着满满一盒,不
“彩凤鸣岐”七弦琴系出名门,乃“中华第一制琴师”雷威所斫,距今已有千年。关于古琴渊源,民间曾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琴神”雷威曾经历一场刻骨之情,他将自己如诗的情感赋诸此琴之中,谓之“琴”者,“情”也。传说的真实与否已无从考证,但美丽的故事愈加渲染了这把古琴的美轮美奂。  “彩凤鸣岐”在八国联军入侵时流落民间,后为民国琴学泰斗、著名古琴学家杨宗稷重金收购,杨宗稷赞其“凤毛麟角矣”。杨宗稷病逝后,古琴历
看一本书就像一次旅行,书签记录每次停歇。将书签夹于书内,置于书外的挂饰就是旅途中的那个我。   1.剪两片6cm×8cm的方形棉布,一条长15cm的棉绳和两片圆形棉布。   2.设计出小清新的桃心图案,以十字绣的针法将图形绣在棉布上。   3.将两片棉布车缝,留出返口衔接收口即可。  宅女游记  材料与工具:素色棉麻布(绣图案用)、印花麻布(绣图案用) 、布用复写纸、配色印花布、布用硬衬、DMC绣
小时候喜欢看童话,童话里都有这样一个小木屋,高耸的烟囱、烧得劈啪作响的壁炉和雕花的小木床,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居住在那里。儿时,便梦想着自己能做回童话木屋的主人。国内有这样一群大男人,30开外,沉稳干练,忙碌于工作,却又童心未泯,闲暇时,便爱用草席、圆木棍、雪糕棒、竹片造一座小木屋,留住手艺,留住童梦。我用坚持行走江湖见过太多材质高档的微缩模型,却很少被深深打动,似乎总差那么一点灵气。“微缩木屋得有情
收集玩物的藏家不少,但能玩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葫芦庐主赵伟做到了。  葫芦器,是一种将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品。  葫芦器,也称匏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象会有数量如此庞大的葫芦。老话说“按下葫芦起了瓢”,可当葫芦的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二为一时,便出现“按下葫芦起了匏”的景观,制作这些匏器的便是葫芦庐主赵伟。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葫芦在赵伟家是绝对的主角,屋顶、墙上、桌上、地上,几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二十四    当最初的一缕丝线从黎族织女手中如水流出,当最初的一块黎锦在碧绿的琼岛灿然浮起,它开始改写一个民族的文明史。    海风拂过海南黎村,婆娑椰林下,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黎族妇女三三两两席地而坐,怀抱腰织机,弓着腰,伸直脚,错纱、配色、综线、絮花……一缕缕色彩斑斓的棉线,如同一道道彩光,在她们手中变得灵动,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品之一——黎锦。  这是一种神奇的织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使用漆的国家,早在新时期时代,古人就开始用漆了。  在各种工艺重器中,漆器总是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它不张扬,也绝不低调;外表光滑,却手感温润;不华丽,却摄人心魂。第一次看到这件剔犀云纹漆盒,就被它惊呆了。无论是它的器形、大小、颜色、工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完美,看久了,眼中甚至有泪。这正是“美得惊心动魄”!  这个漆盒为木胎,胎表面用黑、朱两种色漆分别鬃饰,堆漆肥厚,漆光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