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黎家女的一生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二十四
  
  当最初的一缕丝线从黎族织女手中如水流出,当最初的一块黎锦在碧绿的琼岛灿然浮起,它开始改写一个民族的文明史。
  
  海风拂过海南黎村,婆娑椰林下,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黎族妇女三三两两席地而坐,怀抱腰织机,弓着腰,伸直脚,错纱、配色、综线、絮花……一缕缕色彩斑斓的棉线,如同一道道彩光,在她们手中变得灵动,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品之一——黎锦。
  这是一种神奇的织物,它不仅色彩绚丽,那些神秘图案还讲述着黎家3000年的故事,被专家称为黎族的“甲骨文”。
  
  穿在身上的史书
  
  2009年10月,一则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的英文消息让海南省“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欣喜不已: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黎锦文化终于走出深山,站在更广阔的领域,向世人传播它的艺术、人文魅力。
  黎族有织锦技艺传女不传男的习俗,姑娘们五六岁就跟着长辈学织锦,从纺线、染色、织布到刺绣,家里的每一样物品都由黎家女亲手织造,被单、服饰、鞋帽……
  由于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于是,这一针一线织就的黎锦便是记录民族历史的载体。嫁衣,对黎家女来说,更是人生历程中最具分量的一部分。因为一旦她们离世,生前穿过的衣物便成为她们的陪葬品,或烧掉,或被埋于地底,慢慢烂掉,衣物上那些动人的故事也一同被历史深深掩埋,因此现今反映在黎锦织物上的图案不足200种。
  海南省乐东县千家镇永益村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人容亚美,是这门有着3000多年历史技艺的继承者之一。她的爱情故事,与绚丽多彩的黎锦相映生辉。
  容亚美与吉亚劳青梅竹马,吉亚劳喜欢她,她心里清楚,可害羞的吉亚劳不敢向她挑明,她又心里着急。无奈之下,她决定送一件亲手编织的礼物给心上人,表明自己的心意。容亚美不愿让家人知道,就在晚上借着月光偷偷编织,就这样,容亚美织出了一个黎族青年挎在肩上用的袋子,并特意在上面绣了一个英俊的青年男子劳作的模样。当容亚美将亲手编织的充满爱意的袋子送给吉亚劳的时,也收获了一生的幸福。
  容亚美的技艺,就得益于母亲的教导。“每位黎族女都会从阿妈那里继承一些织着不同图案的布片,一步一步模仿,手艺熟练了,图案的排列可能会跟上一辈有不同,但始终都带有母亲的影子。”容亚美动情地说。可如今,母女相传的黎锦技艺传承方式正随着时代的变化慢慢消失。不仅如此,曾是皇帝赠送友邦的古代贡品龙被,其纺织技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失传;那些曾被人惊叹为鬼斧神工的黎锦双面绣技艺,如今也只剩5人掌握该技术,她们还都是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几年前,曾有有识人士在海口对黎锦发展状况做过调查,竟有95%的当地人不知黎锦为何物……
  
  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
  
  养在深闺无人识。或许只有让这精湛的技艺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走出如今的困境。
  郭凯,一个在海南黎家无人不知的名字,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一次在五指山的调研中,她见到了从此让她魂牵梦萦的黎锦。“几百年了,这件龙被竟然保存得如此完好,颜色鲜亮夺目,编织技艺如此之精湛。”时隔多年再提起,郭凯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可在接下来的调查中,黎锦岌岌可危的生存状况让她痛心。“海南大大小小村落好几百个,可是会织锦的却寥寥数人,并且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之后,她几乎见到黎锦就买,“当时也不知道买来做什么,就觉得如果没人买她们就更不会织了。”眼看库房里堆积的黎锦越来越多,郭凯开始考虑怎样把它们利用起来,让更多人的认识黎锦、接受黎锦。于是,她将目光洒向全国。
  2005年,郭凯注册了一家公司,打算探索一条通过商业运作来保护黎锦的途径。可是,传统的黎锦主要用于被褥、服饰等,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要打开市场就必须重新研发设计。在一次黎锦研讨会上,郭凯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一、开发是最好的保护;二、不能贱卖民族工艺。她认为,只有把黎锦当文化来对待才能实现它们真正的价值。
  郭凯决定向五指山的农村织女收半成品,她承诺,不管她们织出来的锦是什么形态、质量好坏,照单全收!这一承诺让原本不太愿意织锦的妇女们积极起来。随后,她从时尚感、实用性考虑,将收回来的黎锦作不同档次的开发,放在专卖店里销售。郭凯的黎锦专卖店据说是目前海南出售黎锦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一家。店子的格调古朴淡雅,随处可见与黎锦有关的产品,大到十几米长的壁挂、床上家居用品,小到精巧的文具、手机链,无不浓缩着黎锦技艺的发展和传承。这些将现代生活元素融入的黎锦制品,独具特色,成了国内外游客来访海南的重要纪念品,有的还被政府作为高档礼品送给来访的贵宾,在海南各大星级酒店、航空公司、博物馆,大型黎锦壁画也作为标志性的装饰物耀眼展示。
  黎锦的“魂”,终于得以重生。
  由于长年在山区拜访和探寻,郭凯逐渐破译出部分黎锦文化图谱,并先后在五指山、乐东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开创了十几家黎锦学习班。接下来,她还将建一个生态博物馆,里面包括黎锦所有的传统技艺制作工序,走进去就如同回到千百年前古老的黎寨,让人们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古老文化。“它既是一个博物馆,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产品。一旦落成,将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说着,郭凯抬起头,眼里满是希望。
  
  薪火相传耀琼岛
  
  海南山岭间,充满热带风情的村落却一片静谧。刘香兰正抱着传统的腰织机专心致志地织锦,彩经与彩纬伴着“吱嘎”声上下飞舞,一阵飞梭走线后再轻轻一紧,彩色斜纹与留白搭配的人形图案就显现在了眼前。她是海南省最年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纺染织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纤细的手指间,可以流淌出上百种古老传统的图案。
  “把织的锦放在旅游区售卖,每月大概有1000元的收入,家里的家具、衣柜等生活用品都靠我织锦添设完毕。”40多岁的刘香兰很是骄傲。可如今刘香兰织锦不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是扮演着将黎锦技艺传承下去的角色。
  为了给黎锦日后织法创新打下基础,刘香兰决定复原麻纺织工艺,这才能将代表黎族纺织技艺最高水平、已濒临失传的双面绣技艺传承下来。于是她走访无数黎族老人,从她们的只言片语中寻找麻织工艺的细节要点。原料已经难觅踪迹,她就回到几千年前祖辈生活的状态,亲手在山上种植苎麻,晒干后挈丝抽纱,从中提取纤维。几经试验,刘香兰成功复原了这项几近失传的麻织工艺。
  在现代手工业的冲击下,传统黎锦不得不与之展开艰难的生存博弈。海南山岭间,一些民间组织不定期地举办织锦专项赛事;村民们自发地组织手艺精湛的艺人招徒授艺,教授年轻人。刘香兰在村民的支持下成立了黎锦传习所,一方面研究技艺,一方面培训队伍。不负重托,如今加入到番茅村织锦队伍的女性上升到20多位,不仅有年过半百的老婆婆,还有10多岁的小姑娘。刘香兰对此很是欣慰,“黎族妇女就该像传统黎锦中常用的青蛙纹一样,将织锦文化代代相传。”
  
  保住黎锦的“魂”
  
  “嚓咔、嚓咔……”在保亭县一个由仓库改良的黎锦生产车间里,20多位织女伴着阵阵机杼声,脚踩钢制织机分层打纬,提花织锦。她们摒弃了传统腰织机,坐在椅子上织布,腰和双脚得到极大的解放。流淌出的黎锦,与电脑上的图案相契合,鲜艳夺目。对这一切的改良,都归功于保良县2005年所启动的“文化修复保护工程”。
  “改良的是织机材质,不是传统工艺细节,原始手工编织依然得到保留,体现的依然是原汁原味的黎锦,这就保住了黎锦的魂。”一位织女如是说。正因为有政府的支持,使得黎家人在传统黎锦的复兴道路上走得并不孤单。
  “为保护和培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政府一方面鼓励传承人建立传习所,鼓励家庭保持或恢复母女传承方式,一方面还设定专门的黎锦技艺传承村。”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邓景华说,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黎家人掌握织锦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保护一件件黎锦艺术品。
  海南蕃茅村的杞黎擅长纺织,东河镇一带的织女擅长扎染,水满乡的织女则擅长绣花,各有专攻,将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就这样,黎族人靠着村落间各自的特长,靠着对传统文化不可割舍的信念成为传承黎锦技艺的纽带,默默延续着一个民族的薪火,继续书写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其他文献
设计:  新加勒比设计,流动着一个个爱的故事,做床垫的棕榈可以缝制成提篮,最土的烟叶也能制作成别致的瓶子。    当人们日渐对千篇一律的工业化批量产品厌倦时,地域文化为现代设计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于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深入工业不发达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寻找灵感和结合点。加拿大设计组织家Patty Johnson便是其中一员。  之所以称Patty为设计组织家,因为她不只关注单一的产品设计,而
机器人:未来空间的主宰?  1 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一场骆驼赛中,机器人正在鞭打一只骆驼。这是迪拜首次在骆驼赛中使用机器人。原来这一操纵骆驼的任务常常由一名10岁左右的印度小孩来担任。但由于这种做法会引起争议。所以在此次比赛中。当地开始使用机器人操纵骆驼比赛。    2 全球唯一会骑车的机器人“村田顽童”现身北京,不可思议的是。它的骑车技能甚至高出人类!该机器人能骑行在与车轮同样宽度的平衡木坡道上,
当奥运圣火由204个铜花瓣燃放时,这个夏天无疑是属于英伦的。它再一次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这片土地,它再一次提醒全世界的人们,这是一个坚守传统与引领潮流并存前行的国度。  英国的每一次发声,都对世界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牛顿、瓦特、莎士比亚……历史上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自不待言,而近50年来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万维网,就出自英国人蒂姆·伯纳斯之手。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这个时代,其意义不亚于工业革命
健壮的彝族阿哥站在山岗上,隔着青山细流,对心中爱恋的阿妹唱着热辣辣的阿都高腔。这是在布拖最常见的动人风景,而更美的风景将会在火把节的时候一起到来。我们此行正好赶上当地一年一度隆重的火把节。有人说,布拖的火把节其实也是手工艺展示节。  偶遇百褶裙  本来想等看了火把节,再根据火把节上的线索去寻访布拖的手工艺,没想到刚到的那天下午就偶遇了一个制作彝族传统服饰红蓝百褶裙的作坊。  布拖县城的街道十分宽敞
“当你每天都感觉不到进步,你的艺术生命就结束了。”童永全将此定为座右铭,致力于艺术创作,他大胆地将雕刻与唐卡题材结合,开拓了唐卡艺术新领域。  2012年9月中旬,四川工艺美术精品展在成都锦江大礼堂开展。其中一展台上的几幅“唐卡”作品使得众多观者驻足赏评,引来啧啧称赞。此“唐卡”非彼唐卡,内容虽为藏传佛教典故,却是用木材、铜材抑或青玉制成。脱离唐卡的平面展示效果,该作品运用了浮雕技艺,颇具立体感,
说到古老的传统手艺,前天在磐安的小巷子里看到一个老阿婆的织带手艺。阿婆看上去有七八十岁,满脸的皱纹,花白稀疏的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我举起相机,抬头冲着我笑的阿婆似乎在配合我的动作,马上低头开始编织。镜头里,阿婆不受任何干扰,就像一个完全沉浸在角色中的演技精湛的演员。  萌彩蛋  从没发觉自己是鸡蛋的狂热爱好者,翻箱倒柜后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收藏了好多可爱的蛋!看着满满一盒,不
“彩凤鸣岐”七弦琴系出名门,乃“中华第一制琴师”雷威所斫,距今已有千年。关于古琴渊源,民间曾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琴神”雷威曾经历一场刻骨之情,他将自己如诗的情感赋诸此琴之中,谓之“琴”者,“情”也。传说的真实与否已无从考证,但美丽的故事愈加渲染了这把古琴的美轮美奂。  “彩凤鸣岐”在八国联军入侵时流落民间,后为民国琴学泰斗、著名古琴学家杨宗稷重金收购,杨宗稷赞其“凤毛麟角矣”。杨宗稷病逝后,古琴历
看一本书就像一次旅行,书签记录每次停歇。将书签夹于书内,置于书外的挂饰就是旅途中的那个我。   1.剪两片6cm×8cm的方形棉布,一条长15cm的棉绳和两片圆形棉布。   2.设计出小清新的桃心图案,以十字绣的针法将图形绣在棉布上。   3.将两片棉布车缝,留出返口衔接收口即可。  宅女游记  材料与工具:素色棉麻布(绣图案用)、印花麻布(绣图案用) 、布用复写纸、配色印花布、布用硬衬、DMC绣
小时候喜欢看童话,童话里都有这样一个小木屋,高耸的烟囱、烧得劈啪作响的壁炉和雕花的小木床,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居住在那里。儿时,便梦想着自己能做回童话木屋的主人。国内有这样一群大男人,30开外,沉稳干练,忙碌于工作,却又童心未泯,闲暇时,便爱用草席、圆木棍、雪糕棒、竹片造一座小木屋,留住手艺,留住童梦。我用坚持行走江湖见过太多材质高档的微缩模型,却很少被深深打动,似乎总差那么一点灵气。“微缩木屋得有情
收集玩物的藏家不少,但能玩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葫芦庐主赵伟做到了。  葫芦器,是一种将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品。  葫芦器,也称匏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象会有数量如此庞大的葫芦。老话说“按下葫芦起了瓢”,可当葫芦的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二为一时,便出现“按下葫芦起了匏”的景观,制作这些匏器的便是葫芦庐主赵伟。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葫芦在赵伟家是绝对的主角,屋顶、墙上、桌上、地上,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