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学改革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贯彻新理念,实施新课标,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彻底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介绍了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标对学生的识字量、阅读、写作等方面都做了量化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达到这些标准,只有实施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我在教学改革中这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内容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做到主则详,次则略,不平均用力,要紧紧抓住课文重点,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白杨礼赞》一课的重点是: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象征手法的运用,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时间用在刀刃上
  我力求在课堂45分钟中找效率。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孔乙己’的名字”为题,让学生设想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问:“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三、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彻底改变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代之以能力为训练中心的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形式。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精心设计,精讲巧问,即使一般的提问和练习也着眼于能力训练。
  四、功夫下在备课上
  我备课时坚持做到了解学生基础、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内容。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只起监督、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授《春》一课时,我这样让学生学会生疑发问:首先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有学生质疑:朱自清为什么不把题目定为“春景图”呢?我就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始终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个性以及各自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创造力。学生的问题不管多么离奇、古怪,多么肤浅、幼稚,从不否定,而是热情鼓励,让学生扬起“敢”的风帆,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良好情感。发扬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标新立异的自主心理空间,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拓宽渠道,让学生问。“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育学生不会问就是不会学习,会问才具备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知识背景、对新事物的理解,所以对同一课文会提出不同问题。我注重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想的火花,值得探讨,就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第三,教给方法,讓学生善问。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质疑质量不高,仅仅简单地问几个“为什么?”。我就从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提出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如找关键词生发疑问。关键词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隽永深邃,蕴涵哲理又生动、具体,能突出中心或能说明对象特征。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质疑得好,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这些问题从而把握住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以及近年来各种教学辅助系统的装备到位,给教学领域带来了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师生观念等诸多方面的更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凸现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李逵见宋江》一课时,我利用“班班通”设备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有关李逵的片段,学生饶有兴趣的边观看边议论,不时地拿起笔在课本上圈点,学生不仅深刻全面地认识到李逵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而且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乃至于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斯普朗格曾经这样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我为自己能参与课程改革,感受到教学改革给教学带来的新气象,给教师带来的新观念、给学生带来的新学习方式而自豪!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其他文献
【摘要】据一项调查显示,山区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喜爱程度表现出了较大的偏颇,农村儿童对本课程的喜爱程度偏低。究其原因,品德与生活教材本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翻阅品德与生活(浙教版)教材,可以发现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更适合城市的儿童,和山区农村儿童的生活结合不够紧密。作为教师,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笔者现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生活;
ON April 10, 2018,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ed a keynote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Annual Conference 2018, in which h
太阳无私地照耀着地球,带来光明与热量,但有时候我们会特别厌恶太阳,比如,炎炎夏日,太阳炙烤着大地,让人热得受不了,恨不得太阳立马消失。如果有一天,太阳真的不见了,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呢?  太阳消失的一瞬间,你可能感觉不到它已经消失,仍然能够在天空看到它,因为太阳光“走”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8分钟后,阳光会消失,但你不要恐慌,地球不会完全陷入黑暗。宇宙中的其他恒星仍然发光,地球上还有电和其他能源
本实验测定了87例糖尿病人(早期肾病组24例,临床肾病组11例,无肾病组52例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过氧化脂质、维生素C、维生素E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各级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
【摘要】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将其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较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氛围,从而能够轻易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并能达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从影视作品特有的视觉和听觉特点来看,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对语文的记忆效果。  【关键词】影视作品中职语文兴趣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反映了国家的语言文化、生活
小学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多,集体活动中学生安全问题引人思考。关心和思考校内、外集体活动的安全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试对小学生的集体活动安全教育提出几点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如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