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体育运动,关注学生个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80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个性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与才能的培养,尊重人的尊严,挖掘人的潜能与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因为每个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启发引导,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不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例如:在教学练习中总是达不到规定的标准,游戏比赛中经常给小组拖后腿,教师对他不闻不问、同学对他疏而远之等,造成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总感到孤立彷徨、在练习时自感能力不足而不敢表现才能、在游戏竞赛中唯恐失败而推辞躲避,等等。由于经常把这种自我否定的评价理解为应得的和不可挽回的,时间长了就会树立“没意思”、“我不行”等自我否定的不自信意识。针对种种消极的自我观念,体育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启发引导。首先,应帮助他们全面地评价自我,让人人树立“人家好,我也好”、“我一定能赶上并超过他们”等自我肯定的意识。其次,要尽可能地提供一定的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如比赛中对体育基础差的同学指派他们出任先发阵容,并把他们安排在最有利于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安排与水平接近的学生比赛,体验成功感;练习时经常指派他们保护或帮助其他同学;对体育基础较好而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委任其为分组练习的小组长等。对学生在训练中取得的成绩与良好的表现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增强他们的自尊。
  二、面向全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优势。初中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爱。因为每个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体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内容与训练内容的安排上不能一视同仁,而是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预期的训练目标,体验到体育寻得带来的快乐。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与自信。例如:在教学“跳高”这一内容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并给每个小组制定不同的目标,让学生明确这些内容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这样学生就会按照预定的指标开展练习。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中要达到的指标,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现实的目标,并努力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了预定的目标后,这对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侧重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潜移默化地发展个性。
  三、兼顾个性,统筹性开展训练活动
  在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中学生的体力消耗很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就会对体育训练存在一定的心理抵触。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各个环节、步骤中把学生的个性因素统筹考虑。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相应的训练方式与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例如:在针对那些动作技能基础掌握较好、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就给他们设计一个专门的环节,给这一类型的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把学生分为不同的互助小组,在每一个小组中配备一名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让他们做示范性教练,帮助这一组的学生开展规范化训练,从而一方面满足动作规范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让他们在训练与指导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对于其他学生的训练活动帮助较大。这样的效果非常好,因为这是在学生心理特点扬长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基础较差、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等类型的学生,于是就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采用降低要求与表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多获得老师肯定性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针对不善交际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团队合作方面的训练项目,使其成为小组中的一分子,把他融入集体中。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封闭的心理状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
  四、凸现主体,培养学生优秀個性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语言要亲切,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具备“主持人风格”的教学艺术。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这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例如:耐久跑本是一项很难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跑练形式。不妨创设情境,利用“故事”串联,采用练歇息的形式等,这样不仅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重视学生间的活动和交往,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学生都有一种求异心理,这本身就是一种朦胧的创新,我们并不指望他们能够创造出什么,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准备若干个皮筋、跳绳、篮球,垫子、凳子、桌子,然后分派到各个小组,让学生研究怎样利用这些材料组织活动,在各组自行组织时,他们会看其他组的练习情况。但是,在最后的总结展示时,每一组却各不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研究证明,这是一种求异心理。他们认为,这是一次展示自己最好的机会,为什么我要与别人一样呢?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游戏、球类教学活动中,只要保证安全,大可不必强调过多的规则与要求,尽量让他们自己组织。这样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场所。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呢?应该从学生的特长出发,把握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长处与缺陷,给予分别指导,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仅靠单纯地提高身体素质,已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与心理需求。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个性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Reading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提出:采用以写带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Reading教学推陈出新,构建创新课堂。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Reading教学 创新课堂  美国学者Kranshen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及水蛭注射液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神经
摘 要: 本文以学生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消极表现为探述课题,尝试运用多元化教学思维策略解决问题。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中存在畏难不前、不主动参与、缺乏信心等问题,源于自我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薄弱,从而导致消极应付。围绕学生英语消极学习,探寻解决策略对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消极学习 解决策略  纵观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往往很多学生
摘 要: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对事物感知和自觉思维的过程。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培养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为全世界的人们搭建了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几个英语单词,会几个英语短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读懂英语资料。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体现出阅读能力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的临床诊治方案及对胎儿的危害方法:本文通过2019年12月11日于河北省盐山阜德医院剖宫产的一例脐带多处缠绕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缠绕是指脐带围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英语学习属于一个丰富生活经历的重要过程,各初中院校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及学校兴趣入手,采用交流、合作、体验及实践等形式,使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话题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与探讨。  一、教学方法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师应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课堂中努力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的作用,让生活走进课堂。  (一)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摘 要: 如何巧妙开展综合板块教学,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作者以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第三教时,Part E、F、G、H )教学为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教学 教学主线 语言知识  《牛津小学英语》综合板块是单元话题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各部分内容和形式不相同、缺乏联系,教学时较
摘 要: 江苏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主要为技能主导类的格斗项目、体操项目、小球项目、射击项目,以及需集体配合的团体项目。而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紧密围绕国家奥运战略,大力发展奥运优势项目;二是坚持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并举,保持非奥运项目的竞争优势;三是缩短战线确保重点,项目分类提高效益。  关键词: 江苏省竞技体育 优势项目分布 特征分析  江苏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2008年北京
摘 要: 积极情感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增强教学中的积极情感:一是教师坚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顽强意志;二是开展民主沟通交流,营造和谐学习环境;三是主动关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四是开展正面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关键词: 高中体育 积极情感 促进作用 分析研究  体育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过程较为枯燥的教學,学生在训练中容易出现疲劳感,降低学习与训练的兴趣,
摘 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古以来居住着壮、苗、侗、瑶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验与科技财富,而且组织了各种各样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广西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展开研究,发现其具备以下特征,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特征 发展对策  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征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