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教学的巧妙运用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6960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游戏教学是以游戏为手段,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下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以一定的学生心理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得到了众多教学专家和教师的首肯。下面笔者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数学游戏教学展开论述,以供大家品鉴。
  一、游戏唤起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居高临下,一派师道尊严的课堂氛围,这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学生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影响了学生自我发展、自主探究的兴趣。所以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要求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之下主动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笔者以为,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采取游戏教学方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游戏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对问题的兴趣。猜谜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有益的智力活动。其中有一类谜语与数学有关,形式活泼多样,既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博得一乐,又能增长知识,培养机智,陶冶情操,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组与组之间允许自由讨论),出示诸如以下与学生学过的知识相对应的谜语:伪造账目——无理数;一模一样——全等;马路没弯——直径;不足为奇——偶数;不带零头——整数;不弯不曲——绝对值(直);有始无终——射线;考试作弊——假分数;诊断之后——开方;周而复始——循环;考试不作弊——真分数;一个葫芦两个瓢——因式分解;此钱难买任何物——极小值;坐车五毛钱一趟——一元二次方程。
  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一般情况下,课堂上照顾全体学生要因材施教,这在口头上说说比较容易,但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落在实处却非常困难。毕竟教师只有一个,而学生有几十个,且性格心理、知识水准千差万别,要针对每一个学生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在游戏教学过程中,由于游戏活动比较自由,可控性极强,在学生进行自我活动的过程中,辅以教师用心观察,认真辅导,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也许就可以成为现实了。在学习初中数学“镶嵌”这一章节的知识时,笔者就准备了一些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凑成自己理想的图形,结果课堂上的气氛不但非常活跃,而且不同学习等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锤炼。
  三、游戏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在数学测验中,我们发现,若题目稍加变化,有的学生就不会做。联想到学生玩电子游戏,再难的游戏,他们却都能三五成群在一起商量,并很快攻克之。究其原因,主要是主体意识不同使然。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发给不同长度的红色(任何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黄色(有两根小棒的和等于第三根)、蓝色(有两根小棒的和小于第三根)小棒,让他们摆一摆,哪一种颜色的小棒能摆出三角形,并思考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大多数同学用三根小棒拼摆三角形,再测量小棒的长度,寻找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长度之间的关系。有几位同学却不摆三角形,只将两根较短的连在一起跟最长的小棒比较,便得到了答案。我赞许了他们的方法,便激起同学们主动探究其他方法的热情,最终,他们得到结论:当任何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时,这三根小棒便能拼成一个三角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四、游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玩电子游戏后,学生总会凑在一起讨论自己使用什么方法克敌制胜,然后都能把游戏玩得更快更好。因此,教师应经常与他们探讨解题技巧与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使之渗透到教学中去。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变被动、消极接受知识为主动、积极学习知识,教师应控制正面讲授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课前5分钟用抽签方法派一人到讲台上交流自学心得,在班里形成良好的自学探究氛围。长期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会学会分析了。最后,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学习,从而变被动、消极接受知识为主动、积极学习知识,养成“预习、质疑、释疑、分析、概括、复习”的自学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当学生离开课堂,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以后,就会具有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引入数学游戏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做到浅显具体、生动有趣,游戏内容要紧扣该课的教学重点,使游戏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形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采用多变的游戏教学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让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起舞,让学生们在数学的趣味中去品味数学、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其他文献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是一种透过行动实践学习的方法。它是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载体,学习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参训者素质能力的目的。通过实践证明,将行动学习法运用在内训兼职教师递进式培训上,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参训者的综合素质能力能以及开发专业课程、进行基层培训教学的能力。  一、内训兼职
不久前读到一则教学案例,引起了笔者的几许思考。执教老师的一言一行不时萦绕在脑际,挥之不去。  案例:在二年级涉及心理健康内容的一次教学活动中,授课老师布置了一项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十分积极参与。活动结束,授课老师说要发五角星奖励,同学们都很高兴。可是,老师只给靠近讲台的前面五位同学发了五角星。当老师停止发放五角星的时候,听课教师发现一些同学显得很失望,有的还叹了气……  反思——“生
众所周知,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最根本的途径。正是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应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学校,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
Fish biomass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fishery stoc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and it is often estimated from ocean primary production(OPP). However, the relat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语感训练与写作训练,语感训练的目的是提高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作文教学与语感训练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同时作文教学是语感训练的延续与深化,也可以说语感训练与作文教学是同一个系列的训练。语感训练分课堂语感训练与课外语感训练两种。  一、训练要立足于读  本人的做法是每堂课确保20~30分钟让学生读,对于较短的文章则要求全文读数遍,对于较长的文章则采用选读、跳读、
We review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eyond Pb/s capacity space-division-multiplexe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using multi-core optical fibers for satisfying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一张语文考试试卷,其中作文分值一直让人不敢小觑,作文成绩的好坏决定着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所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很多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对待作文应付了事,作文内容空泛,言之无物。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实在是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逐步引导学生乐于作文,写好作文。  一、首先引导学
在高效课堂中,学生采用分组而坐,可以围在一起自由讨论问题,或是教师提出的,或是学生自己提问的,教师没有固定站在讲台前,可以随意走动,没有以前一人在上几十人在下那种整齐严肃的教学模式。这种看似形散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其参与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追求高效的最终目标。高效课堂看似形散的,其实又是神聚的。回顾这种形散神聚的教学情景以及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笔者认为要真正把这种高效课堂之魂付诸实践,还
我们学校使用了一个学期的电子白板,电子白板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因为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问题也同时凸显出来,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传统教学比白板教学的效果好,有的时候白板被课件束缚了,学生也觉得有的时候上白板课比较累,比较迷茫,这类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那么,又如何克服高中政治课堂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存在的问题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中电子白板教学存在的问题  1.背离了使用电子白板教学
要写出好作文,抒发真性情,必须心入生活,融入体验,方可奏效。  一、心入生活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心入生活区别于身入生活。身入生活强调的是经历与实践,心入生活则不只注重经历、实践,更强调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能过滤掉生活中的杂质,沉淀出生活的真善美,辨别出生活的假丑恶。心入生活,让习作者明白,作文不是实录生活,而是生活的提炼;不是照搬生活,而是合理扬弃,精心选择。  在我校文学社组织的一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