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绘本编写特点,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蝴蝶抱抱/安心童话系列绘本》是张喆老师根据自己和女儿的经历,在这个特殊的冬天,有感而发编写成的。里面的故事真实动人,情感细腻,真切流露出作者对年幼女儿浓浓的父爱,以及面对社会问题时的责任担当。故事以“蝴蝶拍”为理论基础,讲述爸爸上班,孩子不让走,爸爸教给孩子小魔法——“蝴蝶抱抱”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会家长如何解除孩子们因分离焦虑等不良情绪带来的困扰,也给孩子们的心里注入爱的源泉和力量。
  一、教学目标
  1.找出绘本中描写爸爸和我巧妙解决问题的对话,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2.通过安安前后情感的变化,理解“蝴蝶抱抱”的真正含义,产生积极的自我感觉。
  二、教学重点
  找出绘本中描写爸爸和我巧妙解决问题的对话,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三、教学难点
  通过安安前后情感的变化,理解“蝴蝶抱抱”的真正含义,产生积极的自我感觉。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经验,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家里有哪些人?你最喜欢家里的谁?如果因为特殊的原因,他(她)要去很远的地方,离开一段时间,你的感覺是怎样的?有个小朋友叫安安,她的爸爸是一名医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要去一线抗疫。安安的感觉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绘本《蝴蝶抱抱》。
  (二)解读封面,激趣阅读
  1.绘本简介
  作者、出版社……
  2.解读封面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安安的动作、表情,以及蝴蝶图案,猜测安安的心理活动。
  3.出示绘本
  “安安看着要出门的爸爸……爸爸和安安玩一个游戏再走,好吗?”观察插图中安安的动作、表情;找出句子中的动词,指名动作的表演;出示绘本中安安说的话,读好感叹句,体会安安舍不得爸爸离开的感受。
  4.多种方法读感叹句
  点名读、配动作读、男女生读。
  5. 观察插图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插图中爸爸的动作、表情,读好疑问句。
  (三)重温故事,游戏升华
  1. 听讲绘本
  听老师讲绘本故事“爸爸说:‘好呀!’……玩一玩‘蝴蝶抱抱’”
  2.游戏体验
  (1)儿歌学游戏。
  张开小小手,手心朝自己。两个大拇指,交叉在一起。
  四指快张开,蝴蝶飞起来!飞呀、飞呀,蝴蝶抱抱你。
  深深吸口气,用力抱自己。
  (2)师示范、生练习。
  (3)小组上台表演。
  (4)游戏小结,体验游戏带给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 谈感受
  谈一谈“蝴蝶抱抱”游戏带给自己的感受。
  2.提问
  绘本中,爸爸教安安做“蝴蝶抱抱”的目的是什么呢?出示绘本中,爸爸说的话。(深深地吸气,用力地抱抱自己,爸爸就会完完全全和你在一起,给你加油,给你力量,给你勇气!)齐读,读好感叹句。
  3. 思考
  安安学会了蝴蝶抱抱,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出示绘本。(“安安学着爸爸的样子……安安加油!”)找出表情安安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好喜欢)
  出示句子,读好感叹句。(“安安给爸爸‘蝴蝶抱抱’。爸爸勇敢!爸爸加油!”)
  4.总结
  观察最后一张插图,你发现了什么?点名说。(安安很开心地看着爸爸提着行李箱去上班了。)看到这张插图,你想说什么?(蝴蝶抱抱可真神奇啊!……)
  (五)联系生活,谈话小结
  小朋友们,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感觉到害怕、失去或焦虑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一做“蝴蝶抱抱”。因为它会给你加油!给你力量!给你勇气!学完这本绘本故事,我们来试一试吧!
  五、板书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授课程完成后,初中数学课程教师通常会以小专题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相比较新授课程而言,小专题的课程教学打破了教材编排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机的串联,这对学生归纳能力的提升以及各知识点的灵活运用都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专题教学;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数和型两相结合运用的最
【摘要】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性别平等观念和行动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与人和谐相处的教育。自近现代以来,每一代领导人对性别平等的重视,男女两性在各个领域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山区农村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落后性别文化根深蒂固,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教育是培养和树立性别平等理念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播下性别平等的种子,让性别平等的观念在小学
【摘要】习惯决定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所谓习惯,是指由于不断重复而形成的比较固化的行为方式,是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们要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学生的各种习惯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从细节抓起。  【关键词】小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二区域地理复习面临的困境,统计发现情境教学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应用较少。本文结合情境教学的理论与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能力要求,从一线教学的角度设计了两极地区的区域地理情境教学案例。试图充分发挥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拓展情境教学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中的应用,转变当前区域地理复习的方式,尝试解决当前区域地理复习的困境,为高中区域地理复习增添新的尝试。  【关键词】情境教学;区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影响对社会各个行业的不断深入,微博、微信、微商等各种“微”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领域的“微课”也应运而生。微课的出现,为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新的机遇。其以“精炼高效、灵活便捷、掌握迅速”等特点为众多英语学习者所热衷,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如何通过微课,构建小学英语思维课堂,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
【摘要】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延迟了开学日期。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学生都在家中学习,从而诞生了新型网络课堂,教师变身为网络主播,学生隔着屏幕听教师传授知识。如何让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获得知识?如何开展一堂高效的线上课?这些问题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扰。笔者以“利用‘三课’化学教学模型,提高线上课堂复习效率”的高三化学线上复习课为例,进行线上教学案例分享。  【关键词】高中化学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策划书。高效的、灵动的、有品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使学生在获得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触动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的探索,逐渐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必备的素养。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一课教学为例,探索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摘要】研究发现,良好行为习惯对成长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致力于这项工作: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在课堂上,课间,课后,教师的关注点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类,而应更多地花费功夫和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一位优秀的教育专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线上学习效率,成为教师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课前绘制思维导图,助力提高预习效率;课中解读思维导图,助力提高学习效率;课后完善思维导图,助力提高复习效率这三方面来达到巧用思维导图,助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学习效率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2020的春节,我们以别样的方式度过,我们也以线上教育这种别样的形式开展了春季学期的学习。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已经超出了最初的理论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有关的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理论教学往往与实践教育、探究教育的形式等结合起来,这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更密切地互动。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和实用的人才,小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最基本阶段,对实现目标有深远的影响。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对学习、创新和教育改革的兴趣方面发挥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