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gb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减轻学生负担,腾出时间参加各种活动,学习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同时又要应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因此,向课堂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尤其重要的。
  作为从事多年物理教学的我,深深体会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善于教学反思,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
  物理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方法通常有:
  1、通过实验引出课题
  开始上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某个物理现象,或做某些实验给学生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疑问,从而让学生自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开始产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例如:在讲轮船的漂浮原理前演示牙膏皮的浮沉,实心的牙膏皮在水中下沉,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那是因为牙膏皮材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接着把牙膏皮弄成空心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重量不变的牙膏皮却漂浮在水面上,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期待。
  2、由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引入课题
  学生对某些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而这些现象又不便在课堂演示或观察,教师可以从列举这些学生熟悉的现象开始引入课题,例如:在讲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时可从冰雪融化寒冷,下雪暖和引入课题。
  3、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个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以师生讨论的方式引入课题
  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可先提出这样的问题: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嘛?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仪略认为物体运动不需力来维持,哪个观点是正确的呢?由此引起思考和讨论,引入课题。
  二、运用实验手段拓清误解,深入浅出,明晰概念和规律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也必然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1、由于惯性思维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某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对这些概念或规律有一些错误的认识,通过一些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左的实验,引发思维冲突,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不仅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而且能使相关概念或规律的记忆保持更久的时间。例如:在讲液体压强一节里,学生往往认为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重量有关,即液体质量越大压强越大,教师可自制一帕斯卡裂桶用一小杯水将一小桶涨破,或可用捏瘪的拉罐瓶代替小桶,往细长管子内倒水捏瘪的拉罐瓶会鼓起来,甚至发出噼嚗的响声,同学们会惊奇不已;印象深刻。
  2、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多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进而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例如:在学习液体沸点与压强关系时,告述学生浇冷水也能使水沸腾?同学们惊奇不已,然后分组实验,告诉他们先将小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塞紧瓶口倒立向瓶底浇冷水便可看到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起来,都会很兴奋,恨不得自己马上试一试,即使是平时学习最没劲头的学生,也会很认真地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束之后再作分析,这样学生可能记忆永久。
  3、物理中有些概念的理解除了利用实验手段以外,还可以深入浅出,利用学生易懂的语言加以阐述,效果显著,例如:在讲密度概念时,告诉学生看物质密度大不大就看这种物质压不压秤,压秤的密度大,不压秤的密度小,讲比热容时告诉他们看物质比热容大不大,就看这种物质难不难热,比热容大的物质难冷难热,比热容小的物质易冷易热,在讲燃料热值时告诉学生看热值大不大就看这种燃料耐不耐烧,耐烧则热值大,不耐烧则热值小等,这样学生就会感到物理概念不再难懂了,同时也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所帮助。
  三、调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能够感染学生的。当教师自始至终终板着脸讲课,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造成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输入。教师的情绪状态应该始终是饱满和振奋的,唯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而在一些农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往往不高,一些学生常常是学了当没学,考试及格率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善于教学反思
  只管教书而不懂得教学反思的老师绝对是不求上进的老师,有效教学能力高低往往并不与教龄成正比,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懂得课后反思,以及如何反思?我认为物理教学的课后反思,必须要对教学的实施过程与事前的设计,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课堂中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又是如何应对,要找出差距,并分析原因,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反复磨课和长期的教学反思,对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定能有所帮助。
  要让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就需要我们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而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充分感染学生,深入浅出,善于教学反思,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及效果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了,无论是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丰富的生活为他们的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生活的大作文观,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描述生活展示美,使生活这谭水真正成为他们习作的源泉。  一、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小学数学练习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展智力并提高各种思维能力而精心设计的一种课。在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许多老师都很注重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但却忽视了数学练习课的教学。不少教师练习课教学的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此,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就怎样
我国教育由知识型向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目前中小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显得异常迫切。这里就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 引导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
【摘 要】本篇论文就从小说中的议论以及作家在典型化的细节描写之后的理性生发、人物的精神世界、作品的史诗性质和大自然的描写等几个方面浅要分析理性色彩在作品中的体现,以期能获得对张贤亮作品内容的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理性 典型化 理性世界 时代风骨  张贤亮在《小说的辩证法》一文中,这样阐释理性在作品中的作用:“艺术家所选择的某对象的理性不仅是艺术家所意识到的和受到感动的,他对其本质的
室内景观是建筑内部的庭园景观,是现代建筑与庭园设计的完美结合,是人们生活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可以获得与自然界异曲同工的美丽景色。山石、水景、植物和室内装饰形成空间美、时间美、形态美、色彩美、声音美,便成了室内设计做了点睛之笔。从现代禅宗庭园,从园合庭园到温室庭园。室内景观包括现代禅宗庭园、空中庭园、围合庭园及温室庭园等。在欧洲、美洲以及亚洲,造园艺术在室内空章中的创新运用呈现
【摘 要】利用故事创设探究情境是一种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学方法。其基于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重兴趣激发,重体验,重参与,重实践和创造,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故事、科学探究、情境    科学探究是教师和学生比较生疏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探究式教学就需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
1、应用图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熔诗、画、情、景、色、声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例如:我教《爬山虎的脚》一文,就是利用文中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有的说,叶子是那么新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英语教学也是这样。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无论是教学环境的布置,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等,都应该是新颖和别致的。  【关键词】英语 教学 创新 环境 情节 设计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困扰着我们的英语教学。英语本来是一门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很强而又极富情感的学科,但多年的
【摘 要】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传统授受式教学有违高职学生的智力类型要求,使教学双方均倍感困难。本文以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全面重构了一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力求从“质”和“量”双方面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构建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
【摘 要】在教学中应注重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课堂训练中的创造性设计和鼓励性课堂评价中的创新激情,让学生在新课程的愉悦课堂氛围中增进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科渗透 课堂评价 创新能力  1.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科渗透  把音乐融入语文。运用音乐,启发想象。利用音乐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中,在进入拓展练习环节时,要求学生以《海底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