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迷”郑嘉琦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werof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嘉琦,我们班的小帅哥,小小年纪,就戴上了一副黑框的深度近视眼镜。如果你觉得他这是看电视和玩电脑造成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可是出了名的“小书迷”,完全是书看得多的缘故!《三国演义》《水浒传》《汤姆叔叔的小屋》《赛尔号》《洛克王国》……要是评选“阅读奖章”的话,我相信这枚奖章非他莫属。
  每当拿到一本好书时,他便兴奋得两眼发亮,满脸通红,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瞧,他那双渴望知识的小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书,好似有一块磁铁把他吸住了!每当此时,即使周围人大声喊他四五次,他也全然不知,好半天才心不在焉地“嗯”一声。他就这样沉浸在书海中“难以自拔”,像是一头饥饿的牛犊在广阔的知识草原上贪婪地吃着知识的嫩草。
  有一次,他在品社课上偷看课外书,被吴老师发现了。老师一步步向他走来,大家一起好奇地注视着他,他却沉浸在书海中浑然不知。一旁的我暗暗为他着急:“郑嘉琦,郑嘉琦,别看了,老师来了,你快点把书收起来啊!”老师一把拿过他的书,满脸严肃地看着他,他才慢吞吞地抬起头,一脸茫然。哎,这个小书迷!
  我敢保证,要是你看到郑嘉琦这副模样,也一定会像我一样,为他申请一枚“阅读奖章”的!
  指导老师:朱玉棣
  【点评】小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同学郑嘉琦读书入迷的典型事例,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写他读书入迷的神态,侧面描写就是写“我”为他读书入迷被老师发现而着急,这使得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
把飞在空中的小燕子比喻 成句号,  或者把刚刚露头的小草比 喻成分号,  老实说,我也觉得不像。  接下来,把小河比喻成省 略号,  或者把河边的凉亭比喻成 书名号,  这就更加不像了。  但是河对岸的电线杆真像 一排破折号。  它们躺累了,就全都站起 来,  准备发芽。  画画  有一座房子,  屋顶刷成了红色。  有一缕炊烟,  在和白云握手。  有一个小姐姐站在窗前,  她梳着马尾辫,没有我
【教学目标】  《牧童和狼》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 伊索寓言》中的第二则故事。这是一则耳熟能详的经典寓言,故事的情节学生早就熟知,寓言的寓意学生也早就理解。这不应该再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教学参考书上认为“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这不仅是学情特点所确定的,也是语文学科本体性特点所决定的。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指出,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反映语文学科本质特征的
【摘 要】教师可通过“温故知新,走近批注;抛砖引玉,学习批注;由表及里,操练批注;由此及彼,迁移批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批注式阅读,助力学生语言和思维共同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阅读指导  批注式阅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如何指导学生批注自己阅读时的收获、困惑、见解,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下面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牛和鹅》的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晴  “丁零零,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立即像出笼的小鸟一样,纷纷“飞”到外面去了。操场上,有的同学在踢足球,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丢沙包,大家玩得兴致勃勃。  突然传来一声“哎呀”,循着声音望去,不远处一位女生摔倒了。立刻,好几位同学围了过去。那位女生摔得似乎很严重,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大家面面相觑,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扶不扶她。有的说:“赶紧扶她去医
在词语教学中,将简简单单的数学符号引进课堂,能让人领略到别样的词语教学风采。   一、等号的妙用   [案例1]《威尼斯的小艇》(人教版五下)教学片段   师:“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里的“等于”一词请用数学符号表示。   生:小艇=汽车。   师:小艇是什么样子?   生:长、窄、深、翘。   师:和汽车一点儿都不像,小艇怎么会等于汽车?   生:河道的小艇很多,和街上的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使命”,要培养语感,要发展思维,要提高言语理解和运用能力,要丰富精神世界,还要传承民族文化……可谓千头万绪,以至于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顾此失彼。而时下流行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虽给语文教学锦上添花,但又常常有喧宾夺主之嫌,让语文课堂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失去了纯真的“语文味”。  语文教学有必要舍弃五花八门的教学辅助手段,让语文课返
【背景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和以前大纲对识字的要求相比,提高了认字数量。学生入学起的每一节语文课都离不开生字学习。刚开始学生的兴致还蛮高的,可时间一长,就觉得没意思,学习生字时提不起精神。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既能按要求达到认字量,又能做到不增加负担,在快乐中识字呢?《课程标准》告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原本在聊天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停止说话,把头转向教室门口,眼里有一丝期待和不安。  我也把头向外望去,不过眼中却多了一丝担心:这学期音乐课又换老师了,我期待老师凶一点。因为我们班从一年级开始一些副课纪律就不太好,音乐课更是如此。所以,我希望老师凶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不会太吵了。而如果老师很温柔的话,音乐课肯定会变成菜市场的。  “踏——踏——踏……"一阵轻快的脚
【摘 要】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名家作品为载体,在课堂上创设各种学习活动,通过“绘制导图、补充演绎、对比还原、关注‘人’‘文’、拓展阅读”等策略,让学生自主建构、真实体验、质疑探索、迁移运用,从而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名家之作;深度学习;阅读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浅层学习”“机械学习”随处可见,而“深度学习”则难觅其踪。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呢?教师可以
严寒过去,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这是三月,是春天。  春天有春天的景象。看,“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这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也是我们很多人都能看到的春天。本期的《美文品读课》栏目,我们为小朋友们选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