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研教”协同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案例研究

来源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烹饪营养与配餐》是中职学校烹饪专业普遍使用的一本教材,其内容以文字为主,图片稀少,案例陈旧且数量少,部分知识点晦涩难懂,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为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提高学习效果,根据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特点,以“学研教”协同理念为指导,结合教师科研实验成果设计了两个可直接运用于教学的案例,从而使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有效促进了《烹饪营养与配餐》教学方法的改革.
其他文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国家从政策与制度等多个角度使教育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不断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从各方面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和资助育人工作,以汉江师范学院为例,梳理了资助育人工作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建议.
贫困大学生成长中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经济困难导致其很多想法难于实现,而大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教书育人,而育人的功能则与学生管理及教学工作紧密相关.通过从大学生资助、学生管理及教学育人等方面存在的缺憾入手,分析造成这些缺憾的原因,从而探究对贫困大学生的多维度资助及精准帮扶的手段、方法对学生的帮扶和励志育人的效果,并结合三全育人方针,采用成果导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多年的帮扶效果来定量分析,评价它们在大学生成长中的效果,并对其中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实现帮扶及人才培养育人的最优途径.
学术界普遍认为家庭在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从三喻文化理论出发,可以把家庭分为“后喻式家庭”、“同喻式家庭”和“前喻式家庭”.不管是哪一种形态的家庭,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家庭策略都应遵循互喻化转向,即变单向文化为双向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后喻式家庭需要进一步强调“平等对话”,“同喻式家庭”需要进一步加强“主流文化”,前喻式家庭需要进一步强调“父辈的德育权威”.
将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导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培养大学体育终身训练习惯和良好的职业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毅的性格品质等融合在一起,打造大学终身体育不同阶段的新的教育体系,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人才的职责使命打造一支素质的过硬人才队伍.
大数据时代产生了大量的文本数据,由于数据源的不同以及产生数据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了大量的数据具有异质结构.将几种最新的机器学习方法与分层技术结合,针对具有异质结构的文本数据的算法,提高文本分类的精准率.实证数据分析表明我们提出的算法在提高分类精确度上有很显著的效果.
促进学生成功是美国高校的核心工作目标,《机构用数据分析促进学生成功》调查了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相互合作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为教育决策和学生提供服务的情况,阐述了其研究发现以及使用数据分析核心的领域,并给出了四条建议:从制度上确定和扩展IR,IT和学生事务部门的职责;去除组织孤岛,改善沟通水平;优先测量学生成果和增加定性数据的使用.该报告对我们启示是:学生成功服务和研究可作为一套服务系统和研究项目纳入高校的日常工作,借鉴报告中数据收集渠道、类型、利用、对学生干预的途径等,建立学生数据集成平台,改进各部门
以初中生物学“探索被子植物的一生”为例,尝试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从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与展示、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项目式学习模式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丰富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耐心、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及团队协作精神.
新形势下,党支部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的关键点就在这“最后一公里”.只有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频共振性和促进融通性.需要在科教融合的基础上,将科研和教学相互结合起来,保持新渠道的创新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特点和党建工作现状,构建出一条科研、教学、党建之间的协同发展路径.
我国启动新世纪教改工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背景下,为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变革,在前期围绕卓越化学教师培养以及高中化学教师职前职后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创新开展了大量教学实践基础上,通过创新化学学科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工作,建立“树立信心,选好课题,勇于探索,创出成果”模式,构建地方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切实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
“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计算机专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亦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基于理论研究概念,分析了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通过多样化渠道构建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展实践探索,以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