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组合作学习对游戏教学模式发展的影响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对幼儿小组的各个探究来讲是一个载体,在所构建的游戏中,要让幼儿们牢记掌握该游戏的建构模式,使他们能够适应这个游戏的模式。但是不能仅仅让幼儿们投入游戏,还要辅助幼儿们深入问题,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考虑问题处境,加强合作意识,遇到合作过程中有矛盾和冲突时要帮助解决。
  幼儿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概述
  幼儿小组合作探究就是指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幼儿组成一个小组,为了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互相合作互相弥补不足,能够高效率地共同达到相同的目标。小组合作不光用于幼儿课堂上,在成人工作以及高年级学生群体中同样适用。
  幼儿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结合建构游戏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建构中合作技能的不完善导致“冲突”与“矛盾”
  大班幼儿的游戏主题大都是比较复杂的,为了让幼儿们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有的游戏设计可能会出现超标等原因,导致幼儿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能力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的差距,产生意见不统一,合作的过程中发生口角矛盾,幼儿之间处理不当继而影响接下来的相处。
  游戏构建的角色和内容变化复杂
  幼儿的智力尚不健全,对于太复杂的游戏没有办法进行到最后,可能会卡在中途,游戏中都会出现角色互换、一人饰演多个角色等的需要,甚至有时教师会要求“改剧本”,幼儿无法接受,导致游戏的进度会停滞不前,游戏也就失去意义。
  教师在游戏中过于主导,控制幼儿们强行合作
  教师对于幼儿们的分组要适当地调试,有些幼儿由于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在一起合作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不能加强合作,还会降低合作学习探究的效率。在构建游戏时,有的教师会直接干预幼儿们的游戏过程,主导气场过于强大,这会导致幼儿们丧失自己学习探究的能力,有些教师会临时改变游戏中的任务,幼儿大多都反应不过来,根本不上教师的节奏,这就失去了游戏在合作学习探究中的重要性。
  对幼儿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结合建构游戏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优化对策
  以人员分组开始抓起,用优惠互补的手段进行分组
  在游戏构建合理的前提下,最基本的就是要分成几个合理搭配的小组,这个小组能力要各自不同,但是可以为了同一目标各自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才可以有效率地在游戏中合作学习探究,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里,小组里每个幼儿的性格都要各不相同,不可以外向的扎堆分在一组,相比之下要把比较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的分到一组,让小组成员能围绕同一目标,在游戏之中加深思维上的碰撞,以达到合作学习探究的最大效果。小组成员各有所长,才能显示出合作的突出性,使每一个幼儿都将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有利于其他幼儿以此为目标全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
  以建构任务为基础点,通过内容来促进幼儿的合作学习探究
  在传统的建构游戏中,每个小组所分配到的任务几乎都是由教师来指引完成,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改革,教师通过引导幼儿通过看教科书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完成建构任务,通过幼儿成员之间的交流,自己分好谁负责建构什么,负责建构哪个阶段等等,至于建构适用的材料等等都由幼儿自己去探究,不断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以及探究性。
  合理分配幼儿成员的分工,通过成员的探究去完成建构
  幼儿大班的建构普遍都是综合性主题的建构游戏,这也是为了加强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在进行建构游戏时,小组的成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提醒每个组员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在了解了之后如果觉得困难,就要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换个任务,或是请求小组成员合作来共同完成,幼儿在合作的同时便能够提升其他建构技巧。
  在幼儿构建遭遇瓶颈停滞不前时教师应积极辅助幼儿完成
  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如果发现有小组在进度上没有前进时,应积极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免幼儿钻牛角尖,教師要巧妙地帮助解决,侧面引发出问题在哪里,让幼儿们自己意识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这样有助于幼儿思维的运行,完成一个有新意的建构,对幼儿的思想灵活性有着较大的帮助。
  结语
  幼儿在进行建构游资之前,就已经提前将分工、建构材料负责等合理分配好。但是有些小组面临的问题是准备的材料不适合本节课的建构主题,所以教师安排的建构任务要具有一定弹性,不可以对幼儿的要求过于严格,让幼儿们在探究之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一个特殊形象的建构,这有助于幼儿的自主性发挥。
其他文献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那么如何创设“快乐”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制造快乐、生产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探索体验,在快乐中成长呢?  游戏的设置  游戏活动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在设置游戏时非常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中班有一个主题活动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教师组织小朋友参观了周边
期刊
国家教育部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进一步细化,使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更加明确地了解各年龄阶
期刊
实施背景  初认绘本是在一个令人心神宁静的南方文明自治区——广西接触的,广西幼儿师范专科学院是幼师的黄埔军校,2016年10在此参加了幼师国培,走进这所学院才发现这样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他们安排的培训中最令我刻骨铭心的就是绘本,在此之前虽聽过“绘本”二字,可却没有深入的去探知,第一次见到杨文香老师是在她的《走进绘本世界》的课程里,我被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吸引,她用《好饿的毛毛虫》开始了她精彩的
期刊
一、 问题提出rn有研究表明,婴儿期缺乏拥抱,会导致孩子爱哭、易生病,情绪易烦躁.在这一时期,拥抱是给宝宝提供触觉刺激的最佳方式.只够婴儿得到足够的触觉刺激,感觉综合能力
期刊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其独特的科学性、形象性、动态性,显示出特有的内在魅力:借助信息技术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情感、激活幼儿的思维、激进和谐的师幼关系。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进行适当结合、注重多种媒體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与语言的配合。总之,只要我们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就能使幼儿园语言活动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充满活力。幼儿园语言活动主要依靠画面、语
期刊
一个人养成习惯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幼儿时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园午饭结束后,表扬小朋友的桌子真干净,一点米粒都没有掉出来,表扬小朋友会自己吃饭,这样有助于幼儿养成卫生进餐的好习惯;在玩桌面玩具结束后,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去整理物品,有助于幼儿养成整理材料的好习惯。这种融于活动的做法令幼儿更加容易接受,更加有助于幼儿进行习惯的培养。  幼儿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
期刊
研究背景: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目前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598000人死于肝癌。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了。从刚开始的投影仪设备到幻灯片,再到现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科技一代胜过一代。而我作为幼儿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也深深地体会到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如何使幼儿对学习感兴趣呢?那就要学会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利用时下最流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提供给幼儿一个宽松、自主、能动的学习环境,
期刊
绘本剧作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载体,其内容广泛,具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能力,是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搭建幼儿自我挑战和获得成功的平台。  绘本的选择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喜欢表达、喜欢交谈、喜欢表演的特点。而这些愿望在表演绘本剧的过程中都能实现。在开展绘本剧表演前,教师应把选择绘本的主动权交到孩子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喜欢的绘本类型不同。小班幼儿偏向于内容简单,
期刊
合理组织幼儿餐点环节,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自助餐礼仪教育,各班级提前进行教育  1.对幼儿进行餐前教育,提醒幼儿轻拿轻放用具,正确使用夹子和公共用勺,食物夹子不混用,夹食物时要夹牢,不掉地上。  2.教育幼儿合理安排饮食,根据需要拿取食物,不要拿得太多,不挑食、避免暴饮暴食和浪费。  3.教育幼儿拿取食品时要有秩序,学会等待,人多不拥挤,互相谦让。  4.教师根据座椅摆放制定出取餐顺序或贴出标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