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自主阅读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教育政策的导向,加之社会文化的舆论氛围,读书已然开始走进每一个学生,走向每一个家庭。人们对于阅读有了新的态度,家长对于学生的阅读也逐渐重视起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对于寄宿制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全部来自农村,家长对于阅读这件事,只是重视而无头绪。近年来在部分地区中考试题中也加入了单独的名著阅读或是综合性实践的考试模块,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进而促使了一线语文教师明确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中学生的自主阅读指导大多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措施和系统化的训练。
  以我校语文教学来看,自主阅读是名存实亡的,大致有两种形态,一是课堂上多以教师的“满堂灌”就文本来串讲的阅读方法,多为零散的点,为考试而讲解文本,就知识点而讲知识点,缺乏整合更缺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感知的时间。二是课外多数是围绕考试而安排的阅读任务和训练,训练就是练习题,随意的文章,毫无章法的练习题,仅仅只为考试而大量练习,缺乏系统性更无阶段性的训练目标。
  文字是有生命的,文字是有情感的,文字更是能够寄托情感的。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秉持着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我时常与同学们提及这样几句话,每一个人存于这世间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的,我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当这样的我们面对一串串跳动的字符时,那独特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想法与想法的碰撞就是思想的诞生。而一个有想法的人必然来自阅历的丰富亦或大量的阅讀。
  阅读不可功利化,自主阅读更是兴趣使然。叶圣陶先生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告诉我们:“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兴趣的激发可以来自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教材中选录的文章是学生初步阅读的载体,整合与充分利用会取得极好的效果。例如,在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教材中选录了《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两篇小短文皆出自《山海经》。教师可以以此为点延伸出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自主阅读。 兴趣的持续可以来自创作。大多数学生讨厌写作文主要原因是无话可说抑或是无法准确的表达,其根源还在于阅读。 在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教材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中有多处语句可以进行仿写。例如,其中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句子,“一排破窗,至少有三分之一埋在地下了,门也是,所以只能朝里开。窗玻璃脏得失去了透明度,乌玻璃一样。我不是迈进门而是跃进门去的。”学生很容易联想到食堂、宿舍、汽车站等场景,便不会太惧怕仿写反而饶有兴趣滔滔不绝。当学生敢于表达的时候也正是激发他阅读兴趣的时机。阅读兴趣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更需要搜集整理并积累相关素材以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进而以此感染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阅读不可粗略化,自主阅读更需要方法的指导。洪宗礼先生说:“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写作都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方法的指导就如大海中的灯塔,它是一条线更是一片光明。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之前,要有方法的指导。以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主要在文本解读中渗透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
  情、说明、议论。同一个单元主题,选取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例如,七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选取了散文、小说以及诗歌三种文体。让学生体会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达效果。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是成系统的,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建构这样的一个知识树,以期让学生看到一篇文章时,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个脉络并以此推开整体把握文章架构。
  阅读不可约束化,自主阅读更需要主体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体验空间与时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对话空间,从而触发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感知的产生。如在学习北师大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是“雨中情思”)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教材整合。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琦君的《下雨天,真好》,感受文中作者所叙述的故事的同时畅谈自己童年那记忆深刻的趣事,并体会文中情、景、事于一体的写作特点。进而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自主阅读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结合七年级已经识记过的作者背景材料,交流阅读感知进而形成文字的阅读感悟。阅读是与文本的对话,无论课上、课下都要相信学生的主体思考。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更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教师要打破原有的讲授模式并与学生共同研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阅读体验,珍惜学生的阅读感悟。让自主阅读内化于心,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三中学(735000)
其他文献
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然堪忧,学生把作文当成沉重的负担,望文生畏,乃至哀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写作文成了一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使,而写出来的作文结构一致,内容相似,思想一致,甚至语言也没有多大的差别。体验生活,表达自己,努力回复写作教学的生命,应成为写作教学的价值追求。  一、帮助学生积累写作原料  1.走进经典,在优秀习作中漫游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没
解读课文是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这项能力,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们一双"慧眼",用"小"的点拨得到"大"的收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对此进
“学讲”方式突出自主先学、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和
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同时它也是体现初中语文知识综合应用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初中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初中作文也是初中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就需要教师更加重视。教师对于初中作文写作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学生作文写作问题的解决,从而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的作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體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单元提示是编者直接向读者说明学习的内容,不仅让学生明白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此,要加强重视,充分利用,有效提高学生自觉性,增强其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挖掘苏教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必须深入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领域。教学实践表明,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追问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在作文评价中,我尝试改变传统的“生写师改”的模式,让学生在自改互评中,手“动”起来;教师用心写评语,让学生心“动”起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改,让学生手“动”起来  教师重批轻改,学生互评,自
农村初中生创作,总觉得没有事情可叙,没有道理可论,没有情感可抒。 这其中原因很多,囿于社会与环境的影响,缺乏优良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农村的学生生活贫乏,又缺乏精准的指导,所以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总是处于发展的瓶颈,在深度与广度上很难达到较高层次。  一、 把生活打造成鲜活的源头活水  1. 观察生活,记录琐碎的生活素材  生活原本就是十分琐碎,显得那样杂乱无序,尤其是写作时,总是凌乱而松散地储存在大
高盐化工废水通常具有较高的机污染物浓度和悬浮固体浓度,不仅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且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相比其它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纳滤膜技术不仅对高盐化工废水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