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画马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om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唐代始,画马名家辈出,如:曹霸、韩干、韦晏、陈闳,宋代有李公麟,元代有赵孟頫,清代有郎世宁,现代有徐悲鸿,而今有张乐毅,他们都以不同方式画马而闻名于世。
  不落俗套,翻古意为新情,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表现现代人的审美胸襟。因而,他笔下画马的素材、动态与神韵的捕捉都来自于他的生活体验与理解。在表现技法上,他从临摹古人、当代大师作品、师法自然,探究新的表现形式,这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变革,使得他笔下的马既植根传统,又高于传统,时刻显露着雄健飘逸的自家风格。
  这就是张乐毅,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被誉为“画坛牧马人”。
  以马之名
  与传统画马的求真实、求形似有所区别的是,张乐毅笔下的马在具象的基础上更注重对象征性的美的追求、意境的表现和精神的寄托。画中的背景,更是美轮美奂——戚戚盈盈的草地上、悉悉索索的芦苇旁、光辉晕染的夕阳中……正如张乐毅所说:“塑造好马,怎能不给它好的环境?”那生动立体的景与色、光和影,或素雅或绚丽,不着痕迹地点燃了各种意境和领域,这衬得那些马,不再是或静或动的物体,而是带了表情的精灵,欢乐或是忧郁、悠然自得或是若有所思。
  这哪里画的是马,这分明是表现人,抒发人的情感。
  即便如此,张乐毅觉得并不释怀。他借用西方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让马与配景成为具象、成为现实,而整个画面则追求着超现实的意境。有一组画,他描绘着马站在蜿蜒清澈的流水中,可那水已经不是真实的水了,它轻灵如烟,它飘逸似云。这不是自然界中会存在的景色,这景色只能存在于梦幻当中。这是一种堪称描绘“天马行空”的创作,绝对是源自张乐毅在精神和思想上对超现实感觉的追求。
  细细观察张乐毅的系列作品,你会发现每个时期都是体系分明、特色各异的创作题材,比如马、比如鞍马人物等等。而每个时期的创作,张乐毅都遵循着艺术那种虔诚的心境,从介入创作直到完成,保持着新鲜的感觉。这似乎是一种孩童般可爱的热情和率真。二十多年前,张乐毅曾在一本文学期刊上读过一篇关于白马的文字,那匹在战争年代忠心护主、被俘后绝食而死的战马让他热血沸腾。他立刻加班赶点绘制了一幅忧郁行走的《白马图》,并为此画题诗一首:问君几何愁,前线战未休,何日上疆场,为民分担忧。
  而今,致力于以彩墨为主中国画创作的张乐毅,偶尔尝试用水彩画马。几年前,一位相熟的上海藏家突发奇想,力邀张乐毅创作水彩马,碍于深厚交情,张乐毅就以水彩为材料画了几张。谁料,他笔下形式独特的马一遇上“新材料”水彩,立刻焕发出另一种绚丽的魅力。藏家和他周围的朋友都很喜欢,前来求画的藏家络绎不绝。而他自己,则在这样的尝试创作中,发现和体会了另外一种效果非常好的表现途径。张乐毅说:“水彩与彩墨相比,是‘技法上有相同、颜色上有相通’,而水彩又追求着与彩墨不一样的透明、灵动,探索起来,饶有趣味。”但张乐毅并未因为外界的热捧而改旗易帜,在他的创作中,仍以彩墨画为今后创作的重点。对于水彩,他是要看兴趣和灵感的来临。
  画无止境
  从国画入手,感悟西画,最终又中西融合地回到国画。
  张乐毅认为,在传统写意马画中,马往往是表现主题,连马具都绝少见到,而涉及到马上人物,传统鞍马人物画所描绘的大都是古代英雄战将、少数民族或是仕女贵族,而将当代体育项目马术等纳入表现题材的却极少。张乐毅坚信笔墨当随时代,他愿意画新的、前人没有涉及到的题材,他愿意尝试与众不同,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作品。从大连女子骑警中队到欧洲马术比赛,从赛马进入奥运会到各种马术俱乐部,再到为亚运会主会场创作《亚洲雄风》……在这些当代画家很少涉猎的题材领域中,张乐毅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创作着,有时画完几幅画,依然意犹未尽,他会特地去找新素材,那种探索的喜悦让他满足。当然,这在矜持拘谨的传统马题材画家来看,是颇有着媚俗甚或是歌颂时代的倾向的。张乐毅却怡然自得地说:“一个活在当代的画家,与时俱进地画有时代特色的画,是真实,也是进步。”
  其实,张乐毅选择这样的题材,与他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
  早年,他曾在欧洲学习多年,由于欧洲良好的马术环境,张乐毅经常到马术俱乐部骑马,与不少赛马高手都有交往,偶尔兴之所至,张乐毅也会为他们和他们的天价马画上一两张速写或肖像。然而真正触动张乐毅进行马术题材创作的,却是1994年他在德国的一次经历。当时,张乐毅和一位德国教授去观看一次马赛,比赛过程中不幸发生骑手坠马受伤事件。原本张乐毅带着速写本只是为画马的,却被马术比赛的激烈与马术运动员的勇敢所打动。后来,他与那位让人钦佩的受伤骑手成了朋友,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遗憾的是,张乐毅在意大利游学期间,不慎在火车上失窃了一个行李箱,大量图片、资料、日记和几个国家马场的速写本都不翼而飞。这成为了张乐毅的心头之痛,而今他笑着自我安慰:“虽然大量的资料丢失,但留在心头的形象却更加清晰,这才叫腹稿。”
  爱马、画马、知马、懂马……提到笔下的爱马,张乐毅赞不绝口:“马有四点让人赞叹——一是造型优美、飘逸潇洒;二是勇往直前、忠诚护主;三是温顺善良、善解人意;四是寓意美好、马到成功。”张乐毅感慨说,在众多动物中,马与狗是最灵性的,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一种文化象征,关于马的题材只会越来越丰富,这是一辈子都画不完的故事。或许,正是因为不断地将这样的人文思索付诸于绘画中,使得他的马画,既蕴藏了鹏程万里、积极振奋的大众感受,也不乏南山采菊、小桥流水的个人情绪,他笔下的马或娇羞或静谧,或有奔腾之骄傲,为主角时肆意张扬,为配景时温驯内敛。
  他拜访徐悲鸿先生夫人廖静文女士时廖曾对他说:“悲鸿在世时曾多次对学生讲,画马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很难的课题,需要有人来研究。张乐毅的马题材独特,独树一帜,有自己的面目,有不同于他人的语言与风格”。也有国内知名评论家认为,“画马技法的中西融汇,由郎世宁最早开始而至徐悲鸿发扬光大;而论到在画马上将西方绘画、构图、笔触、颜色、光影等绘画元素借西润中的做着深入尝试和探索的,在当代张乐毅属于开拓者,他的画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样式,他笔下的马已进入自由创造的境界,他的画马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张乐毅简介
  著名画家,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校友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花鸟画艺委会委员。1995年任教于意大利米兰美术学院,后任教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张乐毅先生绘画题材涉猎广泛,尤以画马闻名海内外,被誉为“画坛牧马人”。出版有多种画集和著作,先后于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1988年10月应联邦德国弗赖堡大学及斯塔拉茨展览中心邀请赴德国讲学传艺,举办多次个人画展。1990年1月受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组委会委托为亚运会创作巨幅群马图《亚洲雄风》,悬挂于亚运会主会场。1992年7月,再次应邀赴德国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先后在德国康斯坦茨、阿道夫采尔、美因兹、柏林以及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举办11次个人画展。2002年2月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在春节特别节目“马年说马”中示范画马。2002年3月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乐毅画马》画集,2004年8月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专著《西方美术》,2011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张乐毅画集》,2012年山东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画技法大全·张乐毅画马》音像教材。
其他文献
介绍了矿用绞车主要排绳方法,分析了钢丝绳缠绕不匀的原因,研制了一种压辊式排绳装置,解决了松绳、乱绳问题。实践证明:该排绳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调整维护容易,能
学位
云南凤庆县是滇红之乡,所产红茶以金毫润身,汤色红艳、香气浓爽、滋味醇厚被誉为滇红之巅。全县有茶园9300hm2,大都处在海拔2000m左右的高山,茶园的平均海拔高度可谓是云南之
本课题考察了朱东润三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所有传记文学论文,以及其创作的作品,全面论述朱东润对传记文学理论的独特贡献。朱东润本人所独有的坚韧的儒家特色,使得他的理论带有浓厚
期刊
期刊
二十世纪初,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出现在古老的中华大地,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新一代知识精英开始把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相信只有国民精神
中国水生花卉的开拓者占地10公顷,专营:碗莲、睡莲、荷花千屈菜、再立花、花叶庐竹、水葱等水生花卉及锦鲤、锦鲫等观赏鱼。陈俊愉院士题写苑名,国际睡莲协会会员、江苏省花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