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记》中“志”的教育思想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zerov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论《学记》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文中多次提到有关“志”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志当早立、立志有方、志当以恒。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自己的志趣,发掘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及早树立、坚定自己的远大志向,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学记》 志 立志 语文教学启示
  《学记》中阐述了教育具有“化民成俗”[1]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知道”[2]的必须途径,是“古之王者,建国君民”[3]的首要之务,但要达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即是“志于学”,“凡学,士先志”[4]。《学记》中包含着深刻实用的教学思想,但理解这些教育思想、教学原则的前提与和核心,则是一个“志”字。统治者“志于学”,才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教育者“志于学”,才能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成为好的教师,使学生“继其志”[5];学生“志于学”,才能得以“小成”[6],“大成”[7]。本文重点从教师引导学生立志的角度出发,整理分析《学记》中有关“志”的教学思想,旨在对高中语文课堂立志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学记》中“志”的思想
  《学记》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优秀教育思想,儒家学派从孔子教学起就非常重视学生的立志教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8],同时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认为“志于学”是人生之始。其后的孟子、荀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也都认为“志”是一个人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孟子提出了“尚志”,认为一个“士”的修养、应该做的事就是使自己的志向高尚,同时将“志”与“气”联系起来,“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9],认为一个人的志是会从内而外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的,有“志气”才能使一个人全身充满活力。当然《学记》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其他诸子的思想,例如当时墨家的墨子也是非常重视“志”的,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10],意志不坚定的人智慧都一定不高,还主张“志行,为也”[11],志向要和行动结合起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还有当时的集大成者荀子,更是认为“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12]。
  (一)志当早立
  《学记》开篇就论述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而“凡学,士先志”[4],古之学习者,首先应当树立自己的志向。再者,《学记》中记载古代的教学制度为“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13],学生每一年入学,隔一年进行考核,在第一年便要“离经辨志”,就要求学生在第一年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读经断句的能力,还要有自己的志趣趋向。从“一年离经辨志”中可以看到“志”与“经”同时考察,将辨别志向与学习文化知识相提并论,足以见立志宜早的重要性。同时,从《学记》中古代教学制度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离经辨志”是学生后来学习“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以致学有小成的第一步,也可见立志为学之基础,不得不及早树立。
  在具体教法中,《学记》中提出:“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14],开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宵雅》,使他们感受君臣和睦的情景,以激励学生有奋斗方向的学习,这也是让学生早立志的一个体现。
  (二)立志有方
  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早立志,就需要有一定的培养方法。
  首先,“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15],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发现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的志向。先秦时代,考察者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视察考核学生的学业,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避免因为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预先设定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造成学生志向雷同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其次,“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16],立志不要仅为了一官、一器、一约、一齐,而违背对德、道、信、时的本质追求。志向,是脚踏实地的追求,是长期坚持与奋斗的目标与方向,因此所立的志向要有远见,当志于本,存高远。
  最后,“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查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17],学生立向在一开始的实践过程中,缺乏理性的知识与思考的能力,是需要认真耐心地听从老师经验的教诲与指引,使自己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方法。同时,要明白实现志向不能一蹴而就,要如“良冶之子”、“良弓之子”般,先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
  (三)志当以恒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18],这里“继志”的“志”,所包含的是个人对学习的追求与对待自己志向的坚定态度,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志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继志”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教学思想:
  第一,从教师层面来说,如何“使人继其志”,教师首先要有志,对学习与教学拥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其一志于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9],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也是自己的一个学习过程,即“学学半”[20],其二,教师有志在“善教”,“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21],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习,还要善于教授学生,《学记》中有关“善教”的论述很多,在教学方法上,应是“使人由其诚,教人尽其材”,充分考虑学生内心的要求,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2]的善于诱导学生学习。在语言表达上“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23]从而使学生继承老师的意志。
  第二,从学生层面来看,在“继志”的过程中,其一,“凡学之道,严师最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24],学生首先要尊敬老师,而后才能重道,重视学业,从而继承老师治学的意志。其二,“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25],对待学业要时时刻刻勤勉进步,磨练自己坚持不懈的意志,堅守自己奋斗目标和方向,才能够“继志”。   二.《学记》中“志”的思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语文教学有着其特殊性,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肩负着对学生向善、向美、向真的思想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学生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这时候坚定学生志向培养坚韧意志是非常重要的。对《学记》中有关“志”的教育思想的探讨,对我们今天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有以下启示:
  (一)运用情感熏陶教学让学生感受仁人志士情怀,尽早树立自我志向追求。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6],人文性注重学生情感的挖掘、熏陶、感染,这与德育美育的目标相统一,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当注重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立志教育纳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之中;其次是在选择阅读材料方面,阅读鉴赏部分精选的文章中包含着我国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的远大志向,但也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或者都需要对学生进行立志思想教育,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与需要再进行情感熏陶,立志培养;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要关注、讲解文章的作者。“知人论世”法不仅仅常运用在诗歌教学中,能生动的讲解作者立志或者刻苦学习的相关事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作者这个人,接近作者的精神世界,深入理解文章思想,思考自我志向追求。
  (二)教师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畅言其志,教师从中分别其志,加以引导。
  想让学生能够勇敢的表达自我,一是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能力以充分的信任;二是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2],使学生自己脑海里能够形成一些属于自己的想法。然而要让学生能够畅言其志,就需要有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精神放松、打开思维,从而充分地表达自我,从中得到一种得到自己、同学和老师认同的满足感或者愉悦感,老师也才能从中了解到学生真正的志趣,分辨出学生的志向是否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的志向不可只是些关于爱恨情仇功名利禄的信念,也不能仅仅是一些口号,教师要辅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者短期目标。
  (三)不断检测学生树立志向的情况,坚定学生意志,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
  有志难在能恒之,要想了解到立志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必定是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否发生了期望中的变化。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一种对待学业刻苦专心、持之以恒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根植于学生的脑海里;其次从学生的写作中,老师可以检测到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去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最后,需注意的是不同志向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表现,例如一个同学的志向是想成为一个作家,那么语文教育对这位同学的培养则是加强对其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对其阅读范围与能力的更高要求;同样如果一位同学的志向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那么语文教育培养的重点就又不一样了。尽管学生各有其志,但都不能缺少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意志,在语文教育中通过对学生不定期的检测,对学生做到个性化的回顾和展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持续性的发展。
  《学记》集中体现的儒家立志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形成了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个人或者自己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显得十分重要。当代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的立志问题,让学生及早立志,坚定奋斗方向,发扬坚韧意志。
  参考文献
  [1][2][3][4][5][6][7][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周及徐《新编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第100, 100, 100, 101, 104,101,101,101,101,101,106,105,104,100,100,105,103,104,104,102页.
  [8]朱熹集注,金良年导读,胡真集评《论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9]杨逢彬,杨伯峻译注.《孟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10][11]周才珠,齐瑞端译注.《墨子全译》,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0页.
  [12]章诗同注.《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页.
  [26]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61页.
  (作者介绍:涂丹,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粟斌,西華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死亡是一个人类无法逃避的问题,也是哲学上值得深刻思考的永恒问题,而文学上更是用死亡的方式打破完满的结局,带给读者迥然不同的审美体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间大篇幅的死亡描写,显示了作者曹雪芹的独特匠心,“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的死亡,带有各自的特点,展现了深层的审美内涵与意义,留给后世解味。  关键词:《红楼梦》 死亡描写 象征 审美
美国加州蒙特利半岛上的卡梅尔镇在一百年前就是艺术家聚集的地方,据说那个时候在卡梅尔买一块地只要十块钱,对于害了地震恐惧症而且一贫如洗的艺术家们来说,那真是一个不错的价钱。艺术家们把卡梅尔变成了加利福尼亚的桃花源,他们要求绝对的自然,任何人工的材料,包括门牌号都被排斥在外,他们津津乐道地叙述他们中间的每一个都得去邮局取自己的信,于是邮局变成了社交会所,说起来,这真是再自然不过了。卡梅尔的地已经成为了
内容摘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文章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等方面探索了家校互动管理平台的有效途径。   关健词:家校互动 互动管理 家庭教育   搭建家校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越来越被广大学校、家庭高度重视。众多的学校,利用网络、手机、电话、通信等通讯工具建立了学校、教师
内容摘要:本文深入剖析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组成要素、支撑理念和基本特征。通过研究,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支撑“标准”的理念主要有:终身教育、以儿童为本、反思型教师教育、合作和全纳教育等;“标准”的主要特征包括:民主性、宏观性与微观性、持续性、回应性和操作性。最后,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研发幼儿教
内容摘要:目前大学文学教育普遍缺失,凡是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大学教师,都应该牢记使命,正视并尽一切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文学教育,必将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陶冶,从而成为栋梁之才。“周口作家群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能够对大学生进行良好而系统的文学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学教育 周口作家群研究 校本课程  著名学者丁帆先生说:“文学是生命的阳光,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家族的亲人们:  大家好!  我也曾获得过一些奖励,最高的有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一等奖,但今天这个奖励很特殊,是家族亲人们授予我的,由我的老同学、保康县的陈永高先生亲自给我发颁奖,我很激动,也有些紧张。  油菜坡苏系家族决定授予我2018年度杰出人物奖,并让我代表获奖者发表感言。那么我首先代表获奖者真诚感谢家族的肯定和鼓励,真诚感谢家族亲人的认可和厚爱!  至于我个人,当我得知自己
我从惊涛拍岸的南海走来  拾一捧鲜亮的贝壳和珍珠  镶嵌在母校的校徽之上  五彩斑斓  闪闪发光!  我从北国的林海雪原走来  采撷一束和露带雨的人参与灵芝  为敬爱的老师献上  祝福老师妈妈  桃李天下  幸福安康!  我从祥云瑞霭的云贵高原走来  苍山洱海 蝴蝶泉边  我掬起一捧甘冽的清泉  为母校献上  祝愿母校  源头活水  桃李芬芳!  我从江汉平原的草台 剧场走来  还来不及卸下舞台的
深秋的风不近人情,将季节逼向寒冷的冬天。读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诗集,这个三十年没有离开过里斯本的诗人,竟然说出“我的心略大于宇宙”。八个字不是掷地有声,而是冲击心灵,使我不忍心再往下看。坐在工作的案前,呆愣许久,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案上放着一撂打印的书稿,每次读朋友的电子稿,习惯打印出来,一页页的读。长稿子在纸上读,才有感觉。  十几天前,夏元明发来他的书稿,由于我去沈阳调查老建筑,未来得及
内容摘要:民工子女对《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喜爱程度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品德与生活》教材本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翻阅《品德与生活(浙教版)》教材,可以发现其中一部分内容更适合城镇的孩子,和民工子女的实际生活结合得不够紧密。作为教师,该如何提高民工子弟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民工子弟小学 品德与生活 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
1.鄂西北 油菜坡 傍晚 外  夕阳余辉下,一辆运苹果的卡车从公路上驶来,车子开到油菜坡山脚下突然停住开不动了。  司机(43岁)麻利地跳下车,走到车前打开引擎盖,低头检查车子。  驾驶室另一侧,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走下来,边下边轻声问:咋啦?哪儿出了毛病?她是司机搭伴儿的车花。  司机头也没抬地:糟糕,发动机坏了。  车花(38岁)凑近司机,有点着急地:能修好吗?  司机叹口气:得去宜昌买配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