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生活用品 拓展初中物理实验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实验是课本知识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持久学习动力的重要方式.根据新课标理念,物理教师要找准实验基点,巧借生活用品,拓展初中物理实验.
  关键词:生活用品;初中物理实验;兴趣;情境;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指出:物理教育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1].
  加涅说:“当情境以及记忆内容影响学习者,以致他的动作从他进入这种情境之前到他进入这种情境之后发生变化时,便产生了学习活动.这种动作的变化就导致学习的发生”.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正是遵循着“用最平常的仪器做出最优秀的成果才算真本事”的传统,才有了帕斯卡、汤姆逊等人用自制的实验器材完成重大发现.博士李政道在国内参观时也曾说:“自己动手做的仪器,永远比买来的好”.
  用生活用品拓展的物理实验,可以很好地给学生提供学习情境,学生乐意接受,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并能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2].能让学生很快进入一种熟悉的场景,创造一种学习情境.
  初中物理实验是课本知识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创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持久动力的关键所在.而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较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大部分教师只局限于实验室现有器材,没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废弃的物品制作一些实验装置用于教学[3].这种情况有时会让学生产生物理是实验室的科学,离生活比较遥远,吸引力不够.
  本文将以板块式,举例说明以生活用品为实验素材的初中物理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有效性.
  1 声学
  土电话,如图1.可以课前布置,可以课后延伸,也可以课堂同步进行,材料来源生活、实验操作简单,但学生兴趣不减,可以很好地帮助刚刚接触物理科学的八年级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并且可以借此设计拓展实验.
  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给参与实验的纸杯两端的人,分别蒙上眼睛.不说明细线的操作,学生自己会出现两种情况.
  (1)绷紧细线,听到对方声音
  (2)细线松弛,听不到或听不清对方声音.
  在成功获得绷紧细线说话使细绳振动产生声音的知识后,可进行对比试验:
  请一名同学悄悄捏住细线,则会出现振动停止,声音停止的现象.
  1.2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注意,对比试验要注意控制变量.
  (1)响度:大声说,小声说对比试验.关键词振幅.
  (2)音调:选取不同粗细的线.如将以上细棉线换成粗棉线呢?用粗棉线、细棉线.关键词频率.
  还可以同样材质的情况下选择不同长度.如长细棉线,短细棉线.当然别超出距离范围.
  (3)音色: 粗棉线、细棉线, 粗尼龙线、细尼龙线等.关键词材料.
  1.3 声音的传播速度
  同样粗细的细线的情况下,用棉线,尼龙线,漆包线(细铜丝、铁丝等)可以研究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有别图1.均大于空气中速度.同样注意控制变量.
  2 光学
  2.1 小孔成像
  一个空茶叶盒,上有半透明的塑料盖.底部有可拆卸的黑色硬塑料,钻小孔于底部.操作如图2,图3.生动有趣,真实.
  2.2 放大镜
  透明玻璃杯子里放水使之成为水凸透镜.放大“呼伦湖保护式冬捕”字样.如图4,图5.
  2.3 自制照相机、自制幻灯机.不一枚举
  3 力学
  3.1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扎不破的气球”
  将图钉以一定距离密布在光滑板上,用502胶固定,可做成钉板,把气球放置图钉板上,适当用力挤压气球,成功演示气球受压而不破,效果甚佳.
  3.2 矿泉水瓶演示大气压强
  取一只空矿泉水瓶,向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3.3 乒乓球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
  取乒乓球两枚,可乐瓶从底部剪开,如图6放置.把水倒入去掉底部的可乐瓶中,可以看到其中一个球浮至水面,另一个停留在可乐瓶颈处,水透过可乐瓶颈滴落.如图7.两个一样的球一样的操作,在水的重力的作用下,一个堵在了瓶颈处,其下表面无积水,而其上表面却受到越来越大的逐渐添入的水的压力.所以此球不浮起.上浮的球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收到的向下的压力,故上浮至水面.若用手拿起了可乐瓶上半部分并迅速用手掌堵住可乐瓶口,会发现两个球最终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8.同样可以想象若不用手操作最后一个动作,那么当图7的瓶口一定时间内滴答的状态导致下平底内水接触到瓶口的乒乓球的下表面时,也会发生图8 的现象.
  也可以让蜡烛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对比一个蜡烛自然放于容器底部的实验.(图9、图10)
  3 热学
  被吸进瓶内的气球.同时有力学原理融合里面.烧瓶内加水加热,瓶口套上气球,不久可以看到气球鼓起来了(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导致气球鼓起来了).然后让烧瓶冷却到室温,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就把气球压进瓶内.也就是所谓吸进瓶内.
  4 电学
  4.1 自制初中电学模拟电路板
  所需材料有:轻薄平整的硬纸板,双面胶一卷,透明胶布一卷,小磁石10块,打印的电路元件实物图片各一张,小磁性黑板一块(如果班级黑板是磁性的就不需要了).制作方法:彩色打印機打印出电路元件的图片,将打印好的电路元件实物图片用双面胶分别粘贴到硬纸板上,将硬纸板按照图片形状剪好;用双面胶和透明胶布在硬纸板的背面固定磁石,将元件模型放到磁性黑板上就可以使用了,有了“初中电学模拟电路板”就可以利用元件模型直接在磁性黑板上任意摆放,然后用粉笔代线直接连接就行了,变换起来也很方便.
  4.2 自制电动机(如图11)
  5 磁学
  自制指南针
  原理:磁体的磁化和地磁场的作用
  思路:用一根类似于针的易于磁化的细钢针或铁针,磁化后采用悬吊法、支承法或液浮法.
  材料:主要材料为钢针类似物
  5.1 悬吊法
  把磁化后的小磁针吊起来,使之可以转动.
  (1)钢针的一端在磁铁的北极上摩擦50次,使针被磁化.然后拿着针的另一端在磁铁的南极也摩擦50次.摩擦的时候要保持同一个方向(不能来回摩擦).
  (2)然后用棉线拴在针的中间部位,挂在一个支架上,就成为一个指南针了.如图12.
  5.2 支承法
  把磁化后的小磁针从重心处支起,并设法减小阻力的使其能灵活转动,见图13.
  前者为按扣的凸出片.
  5.3 液浮法
  钢针磁化,方法同上.
  把插着针的整体物品放入液体(一般为水)中,让它漂浮在水的中央,试着转动它就可以了.见图14.
  助物可用软木塞,塑料瓶盖,蜡纸,或一张不易吸水的纸片(如厨房吸油纸,或档案袋纸,扑克牌纸甚至树叶等).
  以上只是一些生活中顺手可得器材,用这些器材做的实验,不是很复杂,学生更感兴趣,能自己动手,对原理认识更深刻.学生会亲身体验到物理就在身边,以好奇的心理走进科学探究.因此教师要深挖生活资源,巧借生活用品,拓展初中物理实验.一个好实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晓明.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170.
  [3]袁杰,物理实验教学低效的表现与改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11).
其他文献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强调关注学生发展,把握预设和生产的关系,梳理物理教学形成性评价程序,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实践,对物理教学改革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在新课改背景下,形成性评价更符合“注重学生发展”要求,从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的视角出发,以《认识浮力》为例,梳理初中物理课堂中预设与生成教学活动,观看学生
在基础物理教学中渗透前沿物理,是各国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是新课标对前沿物理渗透高中物理教学的明确要求,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有效途径,在
摘 要:物理学习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高级的心智活动,元认知在这种心智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策略:强化对培养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认识;构建对培养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可操作平台;袒露教师元认知过程.  关键词:物理元认知;构建;可操作平台  1 问题提出  1.1 问题背景  很多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都感慨“物理难难于上青天”,究其原因之一是学生的物理元认知能力匮乏所造成
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指引,围绕深度学习的四维要素,体会深度学习各维度的指向,以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摘 要: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的确如此,当我们舒舒服服地沉浸于音乐歌曲时,在我们身上就会同时开展着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这时候,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奔驰,观念、情绪在起伏,创造力在活跃。把英语歌曲导入课堂教学,让课堂唱起来,不但能够使学生通过听和唱来学习英语,而且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 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是一种既轻松愉快又效果良好的办法。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唤醒孩子的灵性,放飞孩子的心翼,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愉悦发展的乐园?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情趣浓浓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摘 要: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和废弃物自制教具,指导学生动手完成实验,改进原有实验器材,提高实验效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自制教具,既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所达到的效果,是任何现有仪器所不具备和不能代替的.  关键词:变“废”为“宝”;提高教学效果;设计巧妙;容易制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改革的思想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以
摘 要: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它无论是在学生的考试当中还是在日常的英语交际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阐述了英语阅读及阅读能力的内容;分析了影响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探讨了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方法    一、引言    阅读教学就是指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掌握怎样
每年七八月份,高考成绩发布和各个大学录取情况,都会吸引全社会的目光,更有热心人通过各种方式发布各种口径的统计数字。课外补习机构也不会放过这个黄金时段进行紧锣密鼓的营销宣传。一些补习机构的“饥饿营销”策略,更是让学生家长焦虑不安。  在我所结识的朋友中,有些并非毕业于顶尖名校,甚至有的学历并不高,但他们在工作和事业中甚至在学术领域里都做出了不小贡献,生活也很美满。如果能用一个数字化概念表示一所学校的
期刊